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重视对创新能力的研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08:24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题记 一个秋雨绵绵的日子,我拨通了梁树发教授家里的电话。梁树发,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他还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早就听说梁教授对创新问题有独到研究,便约请他寄来一篇有关这方面的文章。他很爽快地答应了。第二天,我的电子信箱里便发现了他发来的邮件。他说:“谢谢您的关照!现将文章原稿发去。请查收并指正。”第三天,我的邮箱里又发现了一个他的新留言:“谢谢关照。现再发一遍。如

收不到,就请您给我发个邮件,然后用此邮址再发过去。肯定能收到。”短短几行字,一个认真负责且平易近人的知名学者的形象,跃然呈现在我面前。他用附件发来的文章较长,因报纸篇幅所限,现只能选登其中一部分,以飨读者。 本版策划人

  党中央一再强调,必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人的自主创新能力是实现自主创新的主观条件中最基本的或基础性的条件。应当说,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系统。以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为例,构成这个系统的是创新的主题发现能力、理论研究能力、理论提升能力和成果表现能力。

  主题是创新的对象、目标,是实现创新的突破口。创新的主题从来不是现成地摆在人们面前的,而是发现的结果。发现其实是一种能力,这个能力体现为直接的或间接的实践经验、理论基础、创新意识和理论思维能力。

  主题发现的根本所在,是懂得怎样寻找主题,到哪儿发现主题。按照历史唯物主义观点,理论发展的根据在于实践,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和发展的源泉和动力在于无产阶级的实践。实践的主题归根结底决定了理论的主题,亦即理论创新与发展的主题。实践提供理论创新的主题,但是实践不会把这一主题自动地呈现在理论家面前,而是需要理论家去发现。理论家是理论创新主题发现的主体性因素。理论创新主体首先是理论创新主题发现的主体。主体能否发现理论创新主题,取决于他是否具有直接的和间接的实践经验,这是使其产生创新意识乃至发现主题的基础。在丰富的实践经验面前,能否产生创新的意识、冲动,并进一步发现创新主题,决定于理论家的理论修养。就理论家个人来说,没有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知识,不可能从直接经验中产生理论创新的意识,更不可能对创新主题有所意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题的发现,除了对理论家的经验方面和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知识方面有所要求外,对理论家的思维能力也有要求。就理论家的个人创新活动来说,他的理论思维能力如何,是决定其创新成就的直接因素。理论思维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从经验到理论的思维,是理论创新主题发现必须经历的全部过程。理论创新主题的发现是理论思维的结果。

  理论研究能力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理论研究能力是理论家的理论基础、主题发现能力、理论思维能力、成果表现能力等的综合。狭义理论研究能力是一个过程概念,表明理论家运用理论研究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发现、发展新理论的能力。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的要求而言,它实际是理论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对实际问题和理论问题的研究并在这一过程中实现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能力。它的基本要素和表现形式是分析。这里,我们是在狭义上理解和使用这一概念的。

  研究中的创造性最集中地表现在提升能力上。从实践经验到感性认识是一次提升,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又一次提升。理论提升过程是一种理论思维过程,它的突出特征和基本表现形式是综合,是由分析到归纳的过程。理论提升的表现形态是创新性理论成果的呈现。

  通过研究和提升过程而实现的一定创新,总要通过一定的形式呈现出来。它是创新的最后实现形式。这一过程对主体的要求,是创新性成果的表现能力。成果表现的具体形式可以是口头的或文字的,但以文字为基本表现形式。就其过程而言,宣传是口头的或文字的最初表现形式的后续形式,是创新成果的更大规模和范围的表现形式,同时是成果扩展的可能的形式。就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来说,宣传是成果表现的形式,也应是积极的进一步的理论创新过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成果的真正意义上的表现形式是实践,是理论创新成果在现实实践中的运用。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主体的要求而言,关于理论创新成果的口头或文字表现能力的要求是不言而喻的。宣传或成果扩展能力的要求对于理论家来说也不为过分。而对于理论创新成果的实践表现能力要求,人们可能认为它应是对实践家的要求,而不应是对理论家的要求。我们不同意这种观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应是政治(实践)—理论家或理论—政治(实践)家。

  加强对创新能力的研究,是关于自主创新如何能够实现的实质性研究。它的意义,不仅在于如何调动创新者的这种能力,而且在于创新者所应具备的这一能力的培养。这是自主创新如何能够持续的问题。

  我们对创新者的培养大体分为两个阶段:一是学校培养阶段;二是社会培养阶段。应当指出,在现实生活中,在社会层面上,对创新者的培养往往是一件被忽略的事情。我们要在培养和造就大批创新性人才方面,创造出一个适于创新性人才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氛围,探索出一套使全党和全社会都加以重视并自觉行动起来的有效机制。⑦1

  梁树发责任编辑:陈要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