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一“龙”一“胜”同出农家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09:02 新文化报

  聂海胜

  为“减肥”吃尽苦头

  聂海胜41岁,家在湖北枣阳,是农家子弟。接受航天员选拔时,聂海胜的体重有点超标。航天员在训练中身体消耗很大,不吃东西不行,吃不好也不行。如何减重?只有通过

加大运动量来实现。

  “离心机”训练是航天员提高超重耐力最有效的方式。在圆圆的大厅里,聂海胜坐进一只8米多长铁臂夹着的圆筒里。在时速100公里的高速旋转中,他不仅要练习紧张腹肌和鼓腹呼吸等抗负荷动作,还要随时回答提问、判读信号,保持敏捷的判断反应能力。每做一次训练,他都要付出巨大的体力。

  性格沉稳的聂海胜最喜欢垂钓,侃起钓鱼经来,平时不善言辞的他也会唇舌麻利。据北京航天城内的一名老工作人员称,在备选的三组航天员中,聂海胜的优势在于心态很好,他喜欢通过钓鱼调节心理压力。

  由于从事的工作需要保密,航天员基本与外界割断了联系,但他们在紧张训练的间隙还安排了充实的文体活动。2002年初,航天员大队请了音乐老师。每位航天员都根据自己的喜好选学了一种乐器,杨利伟吹黑管,翟志刚看上了萨克斯,聂海胜则选择了小号,还吹得很不错。《楚天金报》供稿

  聂家门口配备救护车

  聂海胜的母亲一年前因脑溢血半身瘫痪,日常起居由弟弟聂新胜一人照顾,当地政府也备加关照,老人的病情一直很稳定。但最近几天,因为太多的陌生人(主要是媒体记者)造访,老人的血压有些不稳定。当地政府于是决定,对所有想见老人的记者一律挡驾,并派专人守在聂家楼梯口。

  聂新胜给住在杨当附近的3个姐姐打了电话,要她们今日8时之前赶回家里,一同陪着母亲看“神六”升空的电视直播。

  聂家已经布置好看电视的地方,算上亲属、媒体记者与当地官员,将会有上百人在聂家观看直播。

  昨日,一辆枣阳当地的急救车停在了聂家门前。一名医护人员告诉记者,考虑到聂母患有高血压,当地政府为预防聂母在观看直播时情绪紧张出现意外,特意在现场配置救护车。《武汉晨报》供稿

  费俊龙

  姐姐带大 细心低调

  本报综合消息 40岁的江苏籍航天员费俊龙已成为“神六”升入太空人的大热门人眩作者日前先期来到昆山巴城,探访费俊龙的家,听他的家人讲讲这位航天员的“风人小事”。

  小时候老实细心

  比费俊龙大9岁的大姐费美琴讲,费俊龙就是她带大的。提起弟弟,费美琴一脸的骄傲:“他小的时候就很听话,从来不惹是生非,更不会和别的孩子打架,带起来特别省心。小俊龙10岁的时候就边上学边背麦子背稻穗挣工分了。秋天农闲时候,细心的小俊龙就背着小篓子去河渠边上掏螃蟹,两个小时不到就能掏一篓,回来煮着吃。”

  打电话时三段论

  1991年费俊龙与同在航校毕业的妻子喜结连理。如今,费俊龙一家三口生活在北京航天城公寓,14岁的儿子正在外语学校念书。离家23年费俊龙才回家6次,性格内敛的他每次打电话都是三句话:“父母身体好吗?外甥学习好吗?姐姐的大闸蟹店生意好吗?”得知家里一切都好后,就挂断电话,他从来不提自己的工作。

  平时做事很低调

  费俊龙的老家在巴城费家浜,是典型的江南农家。

  据了解,每次费俊龙回来都是相当低调,到了家里就是下厨做菜,陪家人聊天,帮家里干活,几乎不怎么出门,就连自己的姐姐、姐夫也是在2000年去北京看望费俊龙时看到费俊龙在俄罗斯加加林宇航员训练中心集训的照片,才了解弟弟的工作是伟大而又神圣的。二姐夫黄建明说:“现在才知道费俊龙和杨利伟就住上下楼1

  神六遨游太空大约3天,航天员太空生活面对仨难题

  缺水时 航天员汗水也得回收

  本报讯 从“神舟”五号太空飞行的23小时,到“神舟”六号的3天左右,并不仅仅是时间上的简单延长,无论对飞船制造和控制技术,还是对在太空中工作和生活的航天员来说,都意味着更大的挑战、更高的要求。航天员长期太空飞行中,下面三个问题必须引起重视。

  ■难题一:缺水

  解决方案:汗水也得回收

  载人航天活动中,由于远离水源,水更显得弥足珍贵。每人每天约需水量30公斤,仅靠储存用水和收集的冷凝水,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为解决长期载人航天活动中大量的用水问题,只能考虑水的再循环,即废水的再利用。航天活动中乘员呼出的潮气、汗水,尿液、粪便中的含水,乘员洗脸、洗澡、洗衣及个人卫生废水,食品配制与用餐中生成的废水以及生物实验、植物栽培等产生的废水,都可以进入水的再循环系统,经过专业的处理之后,再作为饮用水、生活用水、工作用水等投入使用。

  ■难题二:疾病

  解决方案:航天医师地面监控指导

  太空环境极其恶劣,给航天员健康带来危害。因此,航天专家们要对航天员进行医学监督与医学保障。医学监督主要用来监护航天员在航天全过程中的健康状况,监督涉及航天员健康和安全设备的运行情况等。飞行中的医学监督主要靠遥测、航天员的自测与互测和通讯系统传送医学信息和数据。航天医师通过地面站的医监台,监视从太空发回的各种数据,并通过电视与航天员直接对话,对其身体状况作出综合性的判断和预测。

  ■难题三:交流

  解决方案:人际关系得当处理

  如果载人航天器搭载的是两个或多个航天员,对航天员来说,他们还面临着另一种无形的考验———人际关系。

  乘员组人员与地面人员人际关系的处理是一个重要因素。在狭小的环境里,跟地面的联系是乘员们惟一与外界的交流,处理不当,很容易引起他们情绪沮丧、低落。

  此外,航天员还要和地面上的家人、朋友进行情感沟通和交流。目前,即使是航天专家对这种沟通的利弊也有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这种沟通是必要的,可以减少航天员对家庭的思念和人际关系需要上对其他成员的依赖;而另外一些学者则认为,这种沟通是有害的,一些性急的航天员可能一直惦记与家人的联系而忽视自己的职责。

  据《羊城晚报》

  啥样的人可当航天员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 黄明) “中国航天员的标准身高为1.60米~1.72米左右,体重55公斤~70公斤。这是中国青壮年人的普通体型。选择这个标准,一方面是为了拓宽选拔面,另一方面则是考虑到飞船的空间极为有限,身材小一点,就能为飞船腾出更多空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总指挥兼总设计师陈善广说,中国航天员的选拔极其苛刻,100名左右参选的飞行员中,才能挑选出1名。这个比例与美国和俄罗斯的挑选概率基本一致。

  “在所有职业中,只有战斗机飞行员的工作环境和自身素质最接近航天的要求。”陈善广介绍说,美国、俄罗斯的航天员,都是从空军飞行员中选拔出来的。“我国也不例外,第一代航天员全部选自空军战斗机飞行员。他们都有近千小时的飞行经历,具有高超的飞行技术,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强健的身体,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反应能力。”

  飞行员本来就是经过航空学校和飞行部队不断筛选,百里挑一留下来的精英。航天员的选拔,则是从这些精英里再次百里挑一。据悉,我国第一代14名航天员,是从1500多名空军现役飞行员中选拔而出,均为男性,堪称“万里挑一”。

  自己调整生物钟

  要求:按规定时间随时睡着和醒来自己调节心跳速度

  要求:标准心跳每分钟70次左右,无论何种情况绝不能有波动身兼数职

  要求:充分了解飞船构造,会修理机械故障,会操作科学实验设备“特种兵”

  要求:携带一把匕首、一支手枪、一瓶染色水,如进入森林,用匕首和手枪维持生存和自卫;如掉进大海,用染色水染黄海水吓跑鲨鱼永远不会晕车

  要求:有良好的前庭功能,即永远不会晕车

  聂海胜夫妇与母亲费俊龙和爱人、儿子曾经进入太空的五位华人(新闻编辑:)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