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张建亚颠覆传统得“三毛”真味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09:19 新京报

  1992年张建亚编剧、导演《三毛从军记》,“后现代喜剧”重塑漫画经典

  学术顾问:陈山、郝建、陆弘石

  1992年,“第五代”导演张建亚完成了两部“后现代风格”的喜剧,《三毛从军记》和《王先生之欲火焚身》这两部均出自上海四十年代漫画的电影让张建亚的名字留在了中

国电影史上。郑洞天曾在《九二年的三毛》一文中提到“张建亚是得三毛真味的,电影《三毛从军记》引起的笑声,和当年的人们看连环漫画发出的笑声大不一样,这是九二年的笑声,笑谈往昔,夹杂着自嘲的意味。”张建亚则表示“那个时候,‘第五代’已经风格林立,前路已封,后路被堵,只好‘绝境逢生’,陶醉在让人舒坦,也让自己舒坦的漫画里。”

  

张建亚颠覆传统得“三毛”真味

  张建亚在《三毛从军记》中用真纪录片与卡通段落拼接,玩真假于股掌之间,形成一种黑色幽默的意味。

  

张建亚颠覆传统得“三毛”真味

  张建亚以《三毛从军记》在第五代导演中风格独树一帜。

  被动多于主动

  我毕业后回到上影做过一阵子创作室主任,也就是组织剧本的过程中,非常迷恋的一位导演就是伍迪·艾伦,反复看他的片子,非常希望我也能够创作出这样的影片。后来我去美国时曾见到伍迪·艾伦,他很吃惊“中国人怎么能够理解我的电影?”因为文化背景完全不同,他讲的也都是在美国纽约犹太知识分子生活的一些很小的事,而他在美国的观众群也是特定的一小撮人。应该说我拍《三毛》的时候正是非常非常迷他电影的时候,也可以说受他电影的某些启发。

  《三毛从军记》是漫画的电影,说起来当初为什么想到这个,其实被动多于主动。

  一方面是让市场逼的,虽然之前已经拍了一些电影,但是心情一直不舒畅,心里想的与市场要的似乎总是矛盾的,虽然也有一些卖钱的片子,但是心里挺别扭,不甘心。另一方面,到90年代初“第五代”作品已经风格林立,各条路都有人走过了,那我拍什么?我把自己重新当作了一个观众,自问我想看什么?希望能够拍出属于我自己的片子,好看、好玩,并带上自己烙印,顺着自己“心气儿”去拍的那种。找来找去,想到了漫画,深入浅出,看似通俗意义却不俗。

  蒙恩得惠于张乐平先生

  解放前的上海集中过全国一流的漫画家和最一流的漫画,张乐平的“三毛”,叶浅予的“王先生系列”都是家喻户晓、经年不衰的。我上小学时看过二三册成套的《三毛从军记》,很多细节历历在目。90年代初再看的时候,还是喜欢得不得了,我就去找到张乐平老先生,向他谈起我的改编设想,当时老先生已经在病榻上了,我明显感觉到他的犹豫,那种神情我至今还记得,就是有种自己的亲生骨肉让别人领养去的伤感。

  《三毛从军记》拍出后受欢迎,很大程度上我蒙恩得惠于张先生。“三毛”出世是在1935年,1945年回到上海时老先生创作《三毛从军记》在《申报》上发表,提出“有话无文,连而环之,在文盲居多的中国,可算是大众化。”因为《三毛从军记》是他很偏爱的作品,他怀疑我们拍电影能不能把神韵拍出来,当时已经有不少人想重新把“三毛”搬上银幕,后来我们找他谈了很多想法,坚持是要拍原汁原味的漫画电影,老先生终于同意把改编权给我们了。半年后,就在我们拍完最后一组镜头的时候,听到张乐平老先生过世的消息,他没能看到我们的电影。

  其实人生的遗憾往往就像编剧精心安排的情节一样。

  玩真假于股掌之间

  我想做一部常规与非常规之间的电影,需要找到新视角。当时就考虑把影片做成一套大漫画,因为发现四格漫画中的三毛缺少一个比较实在的对立面,难以串起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而且我所希望的三毛是一个历史真实中的存在,并不是虚构的,所以我们做了很多很像真纪录片的假纪录片,让三毛在里面出现,让他和历史中的大人物出现在镜头中,想成为大人物的三毛屡战屡败仍痴心不改,屡败屡战仍摆脱不出去的这种感觉人人都能理解到。

  为了这个我们翻阅了很多资料:1937年、1938年的全部《申报》,还有《大东亚作战史》、《蒋介石评传》等等,看到老蒋那段关于华盛顿和岳武穆的语录顿时来了精神,于是找到了孙飞虎演蒋介石,三毛参加战斗严格按照淞沪战役处理,用黑白纪录片似的方式重现,真纪录片与卡通段落拼接,玩真假于股掌之间,似真非真,似假不假,不真不假,亦真亦假。

  影片在开头就插科打诨写了行字幕:“本片全无虚构,如有雷同,不胜荣幸。”应该说片子拍得很顺,也很过瘾。

  “王先生”小市民气更重一些

  拍完《三毛从军记》总觉得肚子里的“坏水”还没抖落干净,于是就又拍了《王先生之欲火焚身》,《三毛从军记》中原作的成分比较多,算是漫画的电影;《王先生之欲火焚身》我的主观色彩比较浓,是电影的漫画。如果说“三毛”还是个小屁孩的故事,“王先生”则小市民气更重一些,而且和我们一样是成年人的故事,其实是想调侃一下电影,调侃一下文艺,最重要的是调侃一下我们自个儿。拍这两部电影的时候,没有想过什么“主义”,目标是想让自己的电影让人喜欢。

  做出来的东西放在哪个抽屉里,就不是我的事了,归评论家和理论家管。

  说到当下,都知道上海人喜欢吃阳春面,我以前经常去一家面馆,它门口的招牌贴着供应“硬面,硬硬面,硬硬硬面”,还有“烂面(软面),烂烂面,烂烂烂面”,它的厨子能把火候控制、拿捏得那么好,我觉得我们行当现在越来越少的就是这样特别精细的安守自己职业身份的导演。现在很多奔国际电影节和那儿的奖去了,我不是说这个不好,但是我认为这个行当毕竟不是体育竞技,也不是刘翔,不是跑得最快就是最好的,在人家只有“烂面”的时候,你能够做出“烂烂烂面”,那才是我真正钦佩的。

  口述:张建亚

  采写:本报记者张悦

  ■电影笔记

  传统的后现代

  漫画《三毛从军记》是画家张乐平的,电影《三毛从军记》是导演张建亚的。两个时代,两位作者,一个三毛。电影《三毛从军记》有股超现实的寂寞感,声音有点空,故事有点散,笑里有点悲,让人有俯视所有人物的居高临下感,但是看到的分明就是自己。就此说电影就后现代了,却也未必。比起任何一个版本的《三毛流浪记》来,《三毛从军记》都要忠实原著得多。

  张乐平的三毛,从来不在嘴边画出大小不一的框框,再填进去若干的文字来补充模糊的行动。笔下三毛永远很干脆。这是张乐平的笔力。对改编电影来说,这种行动性,是利好消息,意味着不必再挖空心思交代来龙去脉,也不会产生语言带来的误读。演出来的笑话比说出来的笑话更有直接的冲击力。不经过语言的翻译,反应慢的人都能立刻笑出声来,皆大欢喜。所以张建亚在电影里同样没让人多说几句话。这是他的好意。

  《三毛从军记》原本就是漫画,今天一个点滴明天一种感慨,没有连续性。四格内容,印在纸上一目了然。有没有回味,完全靠品。从了军上了银幕的三毛,依旧如此。虽然也有进出军营,开战停战的时间顺序,但是导演也没有刻意地非要加进几次转折几个悬疑。这是张导演对张画家的致敬,也是对观众大众“品位”的试探。

  大量的抗战电影,关键词无外以下几个,诸如神勇、悲壮,或者是智慧、轻松。前者是和鬼子同归于尽,后者是把鬼子玩得团团转。三毛是漫画人物,到电影里,再苦大仇深,也不能浩然正气拍案而起。也不能再多一个小兵张嘎了,不然历史得重写。在这里我们才能看到张建亚的真正意图。

  他从张乐平那里选来的料,关键词变成了小人物,小快乐,小聪明,和一切之前的印象形成对比。没上过战场的三毛,是个有着本能畏惧的傻大胆。劳军演出的现场,尽是色眯眯的兵哥哥。恪尽职守,也变成了一种没有理由的习惯。相对于死,对死的恐惧要更可怕。这就是没见过炸弹的张建亚所理解的见过炸弹的张乐平,也是他对后者漫画的真正改造。

  张建亚的《三毛从军记》的确很奇特,奇特到作为一个能获最佳儿童片奖的电影,在喜剧的形式之下,让不少大人当场就感觉到很落寞,在一个传统的宏大叙事的背景之下,导演再次让我们感觉到,我们其实很渺校□沈西

  ■张建亚后现代系列

  《王先生之欲火焚身》

  

张建亚颠覆传统得“三毛”真味

  《王先生之欲火焚身》的漫画色彩更强烈。

  《三毛从军记》之后,张建亚又拍摄了《王先生之欲火焚身》,影片漫画色彩更加强烈,张建亚尝试用电影语言来表达幽默,将古今中外许多著名电影的经典场景,巧妙地融汇在影片中,体现出导演的诙谐、调侃的意味。影片由林栋甫、张瑜、何政军主演。

  《王先生之欲火焚身》讲述的是上海滩的“名人”王先生,他喜欢拈花惹草,但又十分怕老婆,时时出洋相,是个典型的小市民。王太太却是除了睡觉就是赌牌,而女儿阿媛成天花枝招展,不好好念书。王先生和好友小陈“臭气”相投,很是合得来。两人遇到歌女伊雯,发生了一段荒诞有趣的故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