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日本呈现战略性衰弱(纵横)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09:29 环球时报

  如今,面对新的历史转折点,日本似乎既找不到国家定位,又不能进行自我身份认证,呈现出战略性衰弱态势

  日本与国际社会相处的能力正在下降,这种下降,主要源于日本对国家发展战略的迷惘与错位

  对小泉改革来说,最重要的是如何使新生代政治家们更具有国际视野和平衡意识,以更加理智、开放的思维描绘日本的发展战略

  近代的日本,经历了一个大起大伏的发展历程。然而,对于日本国家的整体形象,却很难用理性语言进行描述和概括。因为,在近代过程中,不管战略本身的是与非、善与恶,日本总是追求战略结果,忽略战略的性质和道义。由此,在近代日本的发展轨迹中经常出现两种背离的现象:一方面,在正确战略引导下日本能够取得惊人的成就;另一方面,因战略偏差所导致的后果也令人瞠目结舌。无论是明治维新、对外扩张还是战后一段时间的和平发展,若不论这些战略与政策本身的是非善恶,应该说,日本不乏战略性思考。但如今,面对新的历史转折点,日本似乎既找不到国家定位,又不能进行自我身份认证,呈现出战略性衰弱态势。

  日本东亚外交“一潭死水”,中韩等国的政治互动则“波光粼粼”

  最近,日本在外交上接连遭受挫折,问题迭出。先是在历时5年之久的俄罗斯远东石油管线走向问题上,日本并未如愿以偿,这对追求绝对能源安全的日本来说是个不小的打击。随后,在“入常”问题上,日本当初志在必得,现在则不得不接受无果而终的现实。尤其是,东盟地区作为日本通过“金元外交”苦心经营起来的“后院”,在关键时刻没有几个国家力挺日本。而一些“非盟”国家对待日本“入常”,更是口惠而实不至。此外,日本与周边国家的关系总是磕磕绊绊,“九曲回肠”,很少有“峰回路转”的时候。目前,日本与周边国家的争端呈现出复合形态,不仅有靖国神社这样的历史、政治和价值观之争,也有领土和海洋权益之争,还有关于区域主导权的地缘政治争夺。尽管日本可以把这种现实归咎于别国的对日政策,但这并不能改变其在国际政治舞台上的窘迫境地。

  环顾近邻,中韩两国的情况则截然不同。中韩两国都能顺应时代潮流,从有利于本地区和平与稳定的角度出发,积极推动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第四轮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成果的取得,不仅表明中韩在维护地区安全、实现半岛无核化问题上所发挥的作用正在增大,同时也证明两国围绕地区政策的共识与合作,正在成为推动地区事务的主导力量。另外,最近美国的对华政策也在朝好的方向发展,中美双方都在积极进行战略层面的调适和探索。与日本东亚外交的“一潭死水”相比,东亚其他国家之间的政治互动,犹如一湖秋水,波光粼粼。

  应该说,日本所面临的一系列政治现实,一方面表明国际政治并非如日本一厢情愿的那样,日本价值标准得不到国际社会普遍认同,因此外交难以达到预期目的;另一方面也表明,日本与国际社会相处的能力正在下降,这种下降,主要源于日本对国家发展战略的迷惘与错位。对此,很多东西都值得日本反思。

  日本有必要进行战略反思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初的中曾根内阁开始,日本就提出了“国际化日本”的口号,此后不断以“西方一员”的身份完善对外立场。在亚洲,日本一直以“西方发达国家”自居,对于东亚近邻始终怀有一种优越感。然而,日本政治家们却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日本有负于战前遭受其侵略的东亚国家。尽管战后日本在美国的扶持下迅速崛起,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强国,但现在看来,日本长期保持这一地位并不容易。日本的成功,与美国发动的对朝、对越两次战争及美苏形成冷战格局等政治因素密切相关,而日本所处的政治环境目前正在迅速改变。

  最近,日本帝京大学教授志方俊之发表了《日本发展的大战略》一文,其观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日本对于国家战略的思考。他认为,日本的发展是靠“赶超”来实现的,需要有值得效仿的榜样。从近代初期的英法德,到战后的美国,日本都实现了赶超目标。如今,日本已经没有要追赶的榜样,只能用自己的智慧描绘“蓝图”。为此,要制定与其他国家不同的具有特别“智慧”的国家“大战略”。这虽然只是对近代日本复杂政治过程的一种简单描述,但有一点很对,即正是过分的实用主义战略思维,导致了日本国家发展方向的迷失。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日本问题专家约翰·内森在其最新出版的《自由的日本:一个变化中的国家正在寻求民族意志和民族自豪感》一书中认为,日本正在经历一种民族认同的危机。日本学者称之为“一种完全不同类型的危机”。近代日本成功跨越了两道难关,一是19世纪中叶“殖产兴业”和“富国强兵”的第一个难关,二是战败后国家重建的第二个难关。不妨将今天出现的战略困惑与迷惘看成日本所面临的“第三个国家性的难关”。总之,危机也好,难关也罢,在日本还未实现其政治、经济、外交的改革目标之前,面对今天的现实,日本的政治家首先应该思考,失去了东亚的根基,甚而追求“挟美制亚”,对于日本来说,究竟是福还是祸。

  日本新生代政治家缺乏国际战略视野

  当今的日本正处在“历史的转折”时期,在内部政治波动、经济结构调整、各政党对国家发展战略拿不出新思路的形势下,小泉带有蛊惑性的政治口号,确实给习惯于“离散聚合”的日本政坛吹来了一股“新风”。不久前,日本众议院大选,自民党能够重新聚集众多新生力量,表明选民对自民党、对小泉的改革仍抱有希望。然而,这些被称之为“先生”的新生代政治家为了什么目标走到一起,他们将如何勾绘日本的国家发展战略,都是令人担忧的问题。

  小泉在选举中全然不提对国家的使命意识,追随“小泉泡沫”的新生代议员不仅形成了“小泉的宝贝帮”,自民党也成了“小泉的自民党”。尤其是,小泉开始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灌输和教化,目的无非是在日本内外政治中更加凸显“小泉色彩”。但这种个人集权化的政治现实,对日本政坛、日本国家走向,未必是件好事。一方面,这些政坛新面孔,既无政治经历,也没有政策制定、执行能力,有些人甚至毫无“国会舞台经验”。另一方面,日本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与政坛的新老交替并行,就意味着一些新人将陆续占据要位。如果按照小泉设定的内外战略目标走下去,难以保证日本不脱离正常轨道。

  为此,对小泉改革来说,最重要的不是培养“嫡系”、确立接班人的问题,而是如何使新生代政治家们更具有国际视野和平衡意识,以更加理智、开放的思维描绘日本的发展战略,因为他们所面对的不仅仅是“小泉政治”,还有全球化背景下的国际大政治。

  (作者是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研究所副研究员。)

  《环球时报》 (2005年10月10日 第十一版)

  作者:王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