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和谐社会进入操作实践新阶段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09:47 大洋网-广州日报

  据新华社10月11日电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北京胜利闭幕。这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入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擘画了未来五年的宏伟发展蓝图。这是今后一个时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十六届五中全会及其审议通过的《建议》,必将对中国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

响。

  关键时期:“十一五”的历史方位

  科学发展:“十一五”规划的灵魂

  “关键时期的一次关键会议”———这是舆论对十六届五中全会的基本定位。

  “十一五”时期能否实现又快又好的发展,为下一个十年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对于能否实现十六大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具有决定性意义。

  这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面临的第一个“五年时期”。这是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00美元后的第一个“五年时期”。一些国家、地区的发展历程昭示我们:在这个机遇和挑战并存、希望与压力同在的时期,如果举措得当,经济社会发展将实现新的跨越;如果应对失误,很容易导致经济徘徊、社会动荡。

  五中全会突出强调我们正“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十一五”时期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历史地位”。

  “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后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规划,是这一重大战略思想由理念全面转化为实践的第一份“五年路径图”。全会突出强调,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

  坚定不移地走科学发展的道路———这是十六届五中全会传递出的鲜明讯息。

  以人为本:提纲挈领的发展本质

  自主创新:推动建设创新型国家

  突出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强调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是十六届五中全会一个引人注目的亮点。坚持以人为本,亲近民生、关注民生,对“十一五”的中国而言,仍然是紧迫而现实的重大课题。“十一五”规划的编制,将从过去偏重于物质财富的增长,转向更加重视人的发展。

  “把扩大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位置”、“努力缓解地区之间和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五中全会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确立为“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并就认真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出了具体部署。

  当前,我国正经历经济转轨、社会转型,不可避免地面临大量复杂的社会矛盾。党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考在不断深化,和谐社会建设这个宏大命题,已逐步从初步破题进入操作、实践的新阶段。

  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五中全会从这6个方面,对和谐社会建设作出全面规划。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五中全会公报关于自主创新的叙述,让人印象深刻。党中央一再强调,必须更加坚定地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竞争力的中心环节,把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

  建新农村:三农工作进新境界

  改革攻坚:关键领域寻求突破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五中全会公报中的这一表述,引起不少人的关注。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绝不仅仅意味着加快农村经济的发展。五中全会强调,“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这意味着城乡差距有望逐步得到缩小,农村面貌将迎来新一轮的历史性巨变。

  五中全会科学判断,“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阶段。”全会号召全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以更大决心加快推进改革”,努力从根本上消除制约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使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对攻坚阶段的改革作出具体部署。

  全会强调必须抓住机遇,应对各种挑战,认真解决前进道路上面临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表现出强烈的忧患意识和理智、清醒的科学态度。

  五中全会强调,实现“十一五”规划目标,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关键在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

  这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使命的清醒把握,是中国人民对中国未来的信心之源。(来源:广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