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深谈·回声:台商/改革开放(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10:00 金羊网-新快报
  新快报记者陈文 实习生 黄嘉莉 许倩晔

  康保乐(小康之家总经理)

  我是地地道道的美国人。12年前,我和于曰江先生一样来到中国大陆这片土地上,开办了自己的公司。应该说,是改革开放的中国,让我从美国来到中国,并找到了创业的机会。我认为于曰江先生“假若你不懂中国特色,那就会‘水土不服’”这句话说得很对,中国是一个文化根基深厚的国家,你一定要去理解她的民俗民风,善待为自己辛勤工作的员工,遵循中国的法律制度,才能更好地发展下去。

  另外,企业在不断发展壮大的同时,真的要考虑到对社会的回报。套一句中国的老话:取之于民而用之于民,才是发展的长久之计。这一点我觉得非常重要。

  王晷新(广东工业大学)

  改革开放帮助不少人实现了梦想,包括中国大陆以外的人士。但我们的社会应如何帮助大多数的老百姓也实现他们的梦想?这是我们,也包括于曰江等应该思索的问题。

  刘超(广州合众拓展律师事务所律师)

  田炳信先生的《深谈》栏目我每期必认真拜读,不漏一字一句,同时也推荐给家人、朋友和同事,受益匪浅。他的访谈思维严密,知识渊博,在与各行各业受访者的对话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让我们感受到精神的启迪。

  这期文中讲到温州人做生意不看重知识,认为只要我肯拼、我聪明就可以了,其实现在很多广东人也有这种想法。但很显然,改革开放之初,国家百废具兴,凭着一股劲也许什么都可以做成,但知识经济时代就是万万不可。为什么现在珠三角与长三角有了差距,教育上的差距就是一个重要原因,这个观念必须彻底改变过来。

  全晓兰(中山市中学教师)

  我经常教育学生们在生活中要怎样不畏困难,要如何理解财富,对社会要充满爱心与责任感。我希望当我的学生走上社会面对各种困难的时候,有准确的判断力和对策;成为社会栋梁的时候,要知道他的成功不仅仅是个人的努力,还包含着社会的功劳,所以,他应该知道回报社会。有时我会把田先生文章中我认为重要的、有针对性的内容读给学生们听,就是希望他们能潜移默化地受到启发,我认为这非常重要。

  Veola(读者)

  两岸需要更进一步的交流,我们需要更多像于曰江这样促进两岸经济文化交流的人才。作为一个知名企业的领导人,他身上有很多智慧和经营理念值得我们学习。

  210.21.17.*(网友)

  于曰江的力量不在于他的财力,而在于他的精神。从1997年进入祖国大陆至今,“好又多”已摸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经营之道———追求商品大众化,确保畅销品齐全。因为他是中国人,他热爱中国大陆这块土地,所以知道什么是这里的顾客最需要的。这也正是“好又多”在全国的店铺数远远超过其他同类型洋商家的原因。

  徐桢(美籍华人)

  我经常从网上阅读田炳信先生的《深谈》专栏。这个栏目不仅成为我们海外华人全面、深刻了解祖国真实发展状况的渠道之一,也可以从中感受到思想和文化的熏陶。他的文章充满机智与深邃的思想,在他的启发下,受访者讲出的真实的感受和事实,让我们了解到很多真相。

  其实无论是在中国创业还是在国外工作,有两点非常重要:一是教育和知识,二是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过去不少人依靠的是机遇和勤劳,但在今天这是远远不够的,还要加上良好的教育和先进的管理。
深谈·回声:台商/改革开放(图)
上期《田炳信·深谈》(2005年9月14日)

  (以上看法仅属个人观点,并不代表编辑部立场)

  (紫/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