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十运资金,不该花的一分也不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2日10:57 南京报业网

  【江苏商报报道】 本报记者周韬报道

  省委省政府曾对十运提出了节俭高效的要求,4.7亿资金当然不是乱花的。

  “收支两线”透明化

  记者了解到,早在十运会筹备之初,十运会组委会财务部就制定了筹委会财务管理制度,对全运会的财务管理、预算管理、器材设备管理、资金使用、经费开支标准等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并汇编成册。此后,财务部又拟定了《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经费开支标准和财务管理办法》,并报国家体育总局批转各地各部门执行。

  在执行过程中,财务部工作人员严格按照制度规定办事,对不符合管理制度和经费开支标准的一律拒绝办理,力求做到“该花的钱要用好,不该花的一分钱也不花”。

  财务部还研究制定了十运会资源开发收入管理规定,严格“收支两条线”管理,并制定透明的激励政策,保证全运会资源有序开发,实现透明、合法、合理。

  以往大型运动会结束后,由于原来花钱购置的有关财产物资所属主体不明,以至出现财产物资搁置、浪费、流失的现象。针对这点,财务部提前拟定了《十运会财产物资处置办法》,计划采用调拨、收回出售、报废等方式,及时处置十运会所有物资,避免国有资产的流失浪费,以实现国有资产使用效益最大化。

  首次实施预算管理

  “实施预算管理,这在历届全运会中还是第一次。”财务部部长李小平告诉记者,“没有预算管理,经费开支就会像脱缰的野马,无法驾驭。而预算管理就好像给马套上了一副笼头,实现经费开支有序,杜绝超支、挪用现象,同时也使各部门提前计划、准备,推进筹备工作,为大会顺利进行打下坚实的基矗”

  从2004年年初到2004年6月,财务部利用半年时间,通过两上两下的预算编制程序,充分征求有关部门意见,力求贴近实际、提高预算科学性,编制了十运会总预算。在此基础上,又进一步细化,编制了年度预算、季度项目预算。

  预算管理使十运会组委会对经费开支实现了有效驾驭和控制,各部门对经费使用也心中有了数。例如在开幕式的筹备过程中,有关部门在对经费明确之后,放弃了原来支出较多的在宾馆进行筹备工作的计划,而改为调整现有办公室,挤出筹备工作人员宿舍,编导人员用沙发床解决办公住宿问题的办法。仅此一项,就节省开支两三百万元。

  已经省了2500万

  “我们将政府采购纳入运动会财务管理工作全过程,作为筹办节俭十运的重要措施抓牢抓实。通过它能制止采购环节的不良现象,达到节约资金,保证所需物资质量,使有限的资金发挥其最大效益的目的。”李小平指出,为做好这项工作,财务部成立了物产管理处,专门负责十运会组委会财产物资的政府采购管理工作。采购范围包括专用设备、办公用品、劳务等,即使对国家体育总局指定的某些特殊体育设备器材等,也同样实行网上7天公示,进行市场求证。同时还主动协调省政府采购中心和省级机关政府采购中心,为十运会组委会政府采购工作开设“绿色通道”,尽量简化程序、缩短周期,特事特办、急事急办。

  截至目前,十运会累计购置物资器材达12000万元,其中办公用桌椅、电脑等300万元,比赛专项器材4600万元,安全保卫器材2000万元,广播电视设备2500万元,与原预算14500万元相比节约资金2500万元,节约率达17%。

  开幕式节约为先

  提出节俭办会的十运会在准备开幕式时同样是节约为先。十运会组委会副秘书长、大型活动部部长章剑华向记者细数了十运会开幕式的节俭招数。

  一是尽量减少参演人数,不搞人海战术。参加十运会开幕式文体表演的人数只有8000多人,与前几届全运会相比,人数少了许多。章剑华表示,举办开幕式的奥体中心场地规模较大,人少了也不能体现气势,8000人可以说是最低限度了。仅这一部分,几个月的排练下来,交通费用、人头费用就节省了不少。

  二是开幕式的制作全部采用招标的形式,降低成本。这次十运会开幕式演出制作不是搞大承包,也不是完全交给某个制作单位,而是将舞台部分、道具部分、灯光部分、音响部分等分开来进行招标或是租赁的方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将价格压到最低。

  三是非专业参演人员完全尽义务,没有任何演出费用。由于十运会在社会上宣传广泛,人人都是东道主的意识深入人心,所有参加文体表演的群众演员包括解放军、武警战士,军事院校、大专院校的学生等6000多人,都是积极响应号召,义务参演的。

  四是所有工作人员全部从江苏省文化系统内部抽调,节省了外聘人员的一大笔费用。江苏省文化厅也腾出一部分办公室,用作十运会大型活动部的工作用房,所有的工作人员都不住宾馆,就在办公室内搭床住,吃饭也在文化厅食堂,这种做法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办公费用也因此压缩了很多。(编辑暴雪)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