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高平台上新跨越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3日05:16 人民网-华东新闻

  “如果到了‘十一五’,我们引以为豪的还仅仅是GDP、工业销售多少,那显然是不完整的”

  从8月中旬开始,江苏江阴市开始实施“500天行动计划”。这500天要做什么?简言之,就是以新港区建设为突破口,积极实施临港新城建设。先期规划建设占地5平方公里的现代化新港区,争取到2006年江阴港区完成货物吞吐量5000万吨、集装箱吞吐量达到10万标箱

  “规划建设临港新城,是江阴增创发展新优势,从而继续走在全国县域经济前列的重要途径。”江阴市委书记朱民阳言简意赅。

  说到江阴,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华西村、全国十强县(市)等。“的确,江阴历来走的是工业立市、经济强市的路子。但现在情况发生了变化,我们的思路和发展模式也要以变应变。”朱民阳说,“如果到了‘十一五’,我们引以为豪的还仅仅是GDP、工业销售多少,那显然是不完整的。统筹协调发展,就需要找到新的载体。”新的载体就是总体规划面积150平方公里的临港新城建设。

  江阴滨江近海,素有“江海门户”、“锁航要塞”之称,35公里的长江岸线被称为“黄金水道的黄金岸线”。因而,江阴也定位成“现代化的港口工业城市”。

  虽说是港口工业城市,但江阴港的货物吞吐量与苏南地区其他一些沿江县市差距很大。江阴每年价值2000多亿元的工业品中,从江阴出货的只有20%。这样的尴尬,或许容易被“全国百强县(市)排名第一”、“全国上市公司最多的县级市”等桂冠所掩盖,但江阴人自己明白:不走以港兴城的新路,江阴很快就会被其他县市赶超,最重要的是,江阴的经济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企业到国际上打拼营造有利的城市环境,政府这样才算“帮在点子上”

  紧迫感不仅来自会被别人超越的担心,江阴处于高平台上,但也面临很多现实的难题:全市人均耕地不到半亩,环境容量不足,生产要素紧缺。相比之下,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任务更为艰巨。

  江阴的工业经济总量不小,但还是粗放型的增长模式,以传统产业为主。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自己的核心技术不多,发展主要是靠量的扩张,这样难以持久。江阴的政府部门反思:原来“放水养鱼”式的服务方式需要提升内涵,在企业科技创新方面,要进一步放手、放开、放活。同时,要为企业到国际上打拼营造有利的城市环境。政府这样才算“帮到点子上”。

  困难的确很多,江阴人的骨子里有不服输的精神。这体现在他们抓住了两次大的发展机遇,第一次是上世纪80年代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第二次是上世纪90年代的浦东开发开放。这两次机遇,使江阴在全国县域经济格局中获得了领军的地位。“现在我们正面临第三次发展机遇,也就是经济的国际化。我们现在遇到的困难和压力,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大。”朱民阳把现在的问题总结为两句话:高平台上如何实现高增长,高增长如何实现高质量。长期在外经贸部门工作的他反复强调,要在经济国际化的背景下谋划江阴未来的发展。

  通过深入思考和反复论证,江阴现在的思路就是:以港兴城、港以城兴、港城共荣、互动发展。

  不是在港口放几个项目、建几个工厂就是港口城市,最重要的是依托港口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

  江阴对于港口城市的理解是立体的:不是在港口放几个项目、建几个工厂就是港口城市,沿江开发也不是简单的产业铺排。最重要的是依托港口,实现经济结构的调整,使产业的布局通过沿江开发向纵深辐射。同时,港口城市不仅仅是产业在港口集聚,更重要的是“宜商、宜工、宜游、宜人、宜居”。

  按照市长王锡南的解释,加快江阴港口发展要明确三大定位:不能把江阴港建成交通通道,而要建成区域性的重要港口;不能把江阴港单纯建成港口,而要建成现代化的港口城市;不能把港口建成政府性实体,而要组成国际型、开放型的经济集团。也就是要考虑港城联动,考虑产业、物流、人居,形成港区、城区、工业区的三区联动。

  根据临港新城的规划,江阴将以建设功能完备、设施先进、疏港便捷、运转高效、环境优美的新港区为突破口,创新管理体制,运用市场机制,大手笔、高起点构建集临港工业、仓储物流、商务贸易、居住休闲、观光旅游、生态环境、留足发展空间为一体,充满活力、具有持久竞争力的现代化港口新城。

  在接下来的400多天中,江阴将首先建设7个万吨级外港码头泊位、20个以上千吨级内港码头泊位、100万平方米陆域堆场、20万平方米室内仓储、6万平方米公共服务区。另外还将规划与新港区配套的商贸、物流等服务业项目。

  眼下,江阴市正按照100万人口城市的目标,着手制定“十一五”的城市规划。150平方公里临港新城的建设,无疑具有战略意义。“我们的目标是,把江阴建设成为一个具有世界眼光、现代气息、个性色彩的活力之城!”江阴人心气很高,底气也很足。

  《华东新闻》 (2005年10月13日 第一版)

  作者:本报记者 汪晓东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