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当代文艺理论的反思与探索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3日06:15 人民网-人民日报

  郑欣淼

  熊元义多年来在文艺理论与文艺批评上笔耕不辍,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最近由人民出版社和新华出版社先后出版的《中国作家精神寻根》与《眩惑与真美》两本著作,就是近年成果的集中反映。两本书中所收文章,多是对当前具体的作家作品和文学现象的批评,可贵的是,作者善于从中提出一些思想文化问题并进行理论的分析和把握,对有些问题更是

做了较为深入的探索,提出了新的观点,这对于当代文艺理论的建设无疑有着积极的意义。

  作者在批判当前文学消解中国悲剧倾向的基础上,对中国悲剧理论进行了深入探索。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坛上粗鄙实用主义严重,中国悲剧精神遭到消解和否定。为了抵制和批判这种错误倾向,熊元义认真研究了中国悲剧的审美特征,并从悲剧人物、悲剧冲突、悲剧结局及悲剧的精神和境界等四个方面,比较了中国悲剧与西方悲剧的不同,对中国悲剧理论有了系统的把握,提出要弘扬中国悲剧精神,弘扬正气。

  在努力把握当前现实主义文学发展的基础上,作者对当前现实主义文学理论进行了探索。1994年,作者提出了当前现实主义文学崛起这个现象,并用历史现实主义这个概念概括了这种审美取向。随后,他陆续在《走出文学的沼泽———再论当前文学的审美取向》、《论当前文学的分化———三论当前文学的审美取向》等论文中对当前现实主义文学作了进一步的探索,后来又批判了两种歪曲当前现实主义文学的价值取向,并在结合具体的文艺评论中使这一探索不断深入。

  针对一些作家在审美理想上迷失的问题,对于中国作家精神寻根的价值取向问题,他进行了认真探索。作者认为,当代文艺中存在的低俗化问题,都是当代一些作家的审美理想发生蜕变的产物。中国知识分子包括作家要直面现实,感受基层,超越局限,精神寻根。中国作家直面现实、精神寻根,不是形式上的,而是精神上的。也就是说,中国作家可以超越基层,这种超越不但是在社会分工上与基层民众有别,而且在精神上克服某些基层民众的缺陷和局限。但是,他们精神的根必须牢牢扎在土地上,扎在基层民众中。中国作家直面现实,精神寻根,就是这些作家不能在精神上背叛他们的社会出身,而是要为基层民众说话,维护和捍卫他们的根本利益,而不是掠夺和损害。

  在把握近十几年来文艺界的重大文艺论争的基础上,作者努力探索科学存在观的文艺批评。熊元义针对当前文艺批评界存在的彻底否定现实的虚无存在观及完全认同现实的粗鄙存在观,提出要坚持辩证地批判现实的科学存在观。他认为,这种科学存在观既承认人的局限性,又承认人的超越性。它既不是完全认同现实,也不是彻底否定现实,而是要求既看到理想和现实的差距,又要看到现实正是理想实现的一个阶段。我们绝不能因为人们完全没有达到这种要求,就全盘否定他们的努力。这种科学存在观既反对片面地追求历史的进步,完全顺应历史的发展,也反对各种各样的脱离历史发展的道德理想主义,即沉湎于审美世界的解放的幻想之中,而是致力于社会平等与和谐,追求历史的进步和道德的进步的统一,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人民日报》 (2005年10月13日 第九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