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飞向太空第一天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3日08:07 成都日报

  肩负着祖国的重托,他们不辱使命。12日9时整,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驶乘神舟六号载人飞船飞向太空,开始了中国人首次双人太空多日行。

  自飞船起飞开始,40岁的费俊龙和41岁的聂海胜就神态平静,在太空中他们表现出中国军人的坚毅、果敢和冷静。

  12日早上,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地区突降大雪。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费俊龙、聂海胜冒雪出征:“总指挥同志,我们奉命执行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准备完毕,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

  “出发!”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陈炳德庄重有力地命令。

  背负着祖国的期望,费俊龙和聂海胜顶风冒雪向发射塔出发,6时15分进入了飞船,进行发射前的准备。8时59分50秒,费俊龙、聂海胜庄重地举手敬军礼,向祖国人民致敬,告别。

  9时整,费俊龙、聂海胜乘坐神舟六号飞船在长征火箭的托举下,飞向太空。

  飞船升空后,费俊龙沉着地发出各种指令;聂海胜手握操纵杆,稳健地进行着技术操作,他们冷静地面对着太空的挑战。

  9时28分,北京航天飞控中心调度指挥员首次呼叫航天员,费俊龙语气平稳地报告:“飞船工作正常!”

  飞船飞行过程中,两名航天员安详地在座椅上翻阅飞行资料。

  9时40分,北京航天飞控中心调度指挥员在确认飞船舱内环境正常后,通知航天员可以打开面窗,两名航天员打开面窗后,面带笑容,招手致意。

  9时55分,坐在北京航天飞控中心指挥大厅内的航天员医监医生李勇枝开始与航天员通话:“01,从地面观察,你的各项生理指标正常,感觉如何?”“我感觉良好!”费俊龙回答。接着,李勇枝又询问了聂海胜,他大声回答:“感觉很好!”

  10时32分,地面调度指挥员在确认飞船工作情况正常后,通知航天员摘下手套,解开束缚带。他俩解开束缚带后,11时,开始第一次太空进餐。14时,航天员开始休息。

  17时29分,航天员向地面飞控中心报告飞船工作正常,已做好开启返回舱舱门的准备。在得到地面指挥员的指令后,费俊龙打开返回舱舱门,在聂海胜的帮助下进入轨道舱工作,这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飞行由神舟五号的验证性飞行试验完全过渡到真正意义上有人参与的空间飞行试验。

  权威发布

  费俊龙

  江苏昆山人,1965年5月出生,1982年6月入伍,1985年5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上校军衔。他曾任空军某飞行学院飞行技术检查员,安全飞行1790小时,为空军特级飞行员。

  聂海胜

  湖北枣阳人,1964年10月出生,1983年6月入伍,1986年12月入党,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三级航天员,上校军衔。他曾任空军航空兵某师某团领航主任,安全飞行1480小时,为空军一级飞行员。1998年1月正式成为我国首批航天员。他曾入选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员梯队。

  费俊龙、聂海胜经过多年的航天员训练,已完成了基础理论、航天环境适应性、专业技术等8大类几十个科目的训练任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航天员专业技术综合考核。2005年6月,入选神舟六号飞船载人飞行乘组梯队成员。

  航天员落地后全到清华读研

  我国十几名航天员在此次“神六”落地后,将全去清华大学读研究生,并考取航天工程硕士。这是记者昨日上午从清华大学获悉的。

  据清华大学航空学院的庄茁教授告诉记者,根据清华大学与相关部门签署的协议,等到“神六”发射回来,目前在役的十几位航天员,包括此次上天的两名航天员,都会到清华大学航空航天学院入学,经过两年培养,考取航空工程硕士学位。

  国际反响

  美议员表示热烈祝贺

  美国国会众议员、众议院美中工作小组发起人之一马克·柯克11日对新华社记者说,他代表众议院美中工作小组对中国神六载人飞船成功发射表示热烈祝贺,这标志着中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又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柯克说,他在网上收看了神六飞船的整个发射过程,他很高兴地看到发射非常成功,而且两位航天员也都状态良好。他祝愿中国两位航天员的太空之旅能够取得成功。

  中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12日发射成功。外电纷纷发表评述,赞扬声频:

  法新社:今天,中国实施了第二次载人航天项目,将两名航天员送入轨道,开启了中国致力于成为全球航天大国的新篇章。中国进行第二次载人航天发射表明,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中国航天事业已经趋于成熟。

  美联社:载有两名中国航天员的火箭12日在中国西北沙漠的基地升空。在两年前完成历史性的首次载人飞行后,中国再次实施载人航天计划。中国国家电视台对发射进行了实况直播,这是信心的体现。

  路透社:在中国加入航天“精英俱乐部”两年后,中国的第二艘载人飞船12日升空。此前一天,中国共产党一次关键性的会议闭幕,会议为中国今后5年发展描绘了蓝图。12日的发射也是在中国第十届全运会召开之际进行的。

  德新社:中国12日进行了第二次载人航天发射。当天清晨,酒泉地区下了雪,气温降到3摄氏度,但发射显然未受影响。

  共同社:继神舟五号之后,中国再次成功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向世界展示了其航天大国的地位,发扬了国威,强化了凝聚力。

  台港澳·澎湃中国心

  媒体滚动播出骄傲之情难以言表

  台湾

  12日上午,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台湾岛内媒体对此十分关注,电视、网络等电子媒体都对这次发射进行了滚动播出,并制作了专题新闻。台湾《联合报》《中央日报》《民生报》等平面媒体12日都在重要版面刊载了有关神六的报道,以“举世关注”等词汇加以形容。

  香港

  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曾荫权12日代表香港市民祝贺神舟六号飞船成功发射。

  香港各大电子媒体都对飞船发射这一历史性时刻进行了现场直播。香港部分学校组织学生观看了神六升空过程。香港舆论对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寄予了热烈祝愿。舆论表示:祖国载人航天事业再创辉煌,将极大地鼓舞全世界炎黄子孙的信心,进一步增强华夏儿女对祖国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澳门

  在澳门,濠江中学约4000名师生12日上午在各自的教室和大礼堂收看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发射的现场直播。濠江中学副校长黄枫桦激动地对记者说,此时此刻正在太空中飞行的神舟六号,承载的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又一重大突破,标志着中国综合国力正在增强,作为中华民族的一分子,没有理由不为祖国的日益强大感到自豪。

  杨利伟为何没上神舟六号?

  记者从中国航天员中心得知,我国第一个飞上太空的“航天英雄”杨利伟,这次没有参加神舟六号飞行航天员乘组选拔。目前他担任航天员系统副总指挥,负责航天员的训练和选拔工作。

  中国航天员中心主任陈善广说,我国航天员目前都在40岁左右,是执行飞行任务的“黄金时期”。我国载人航天发射时间间隔大、任务密度低,航天员上天的机会不多。但他们个个都完全具备执行任务的能力,所以我们尽可能在有限的任务机会里多让几个航天员上天。

  陈善广说,由于杨利伟是目前唯一有过飞天经历的航天员,他更重要的任务是用自己的经验指导和帮助队友。将来随着任务增多和事业发展的需要,杨利伟还可能再次执行载人航天飞行任务。

  用于发射神舟六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型火箭搭载了图像实时测量系统,这是我国长征系列火箭首次装上的“千里眼”。

  据载人航天工程运载火箭系统主任设计师张智介绍,通过这枚火箭新增加的图像实时测量系统,地面可以看到火箭从起飞到船箭分离等动作的实时画面,从而更加准确地观测和判断火箭状态。

  图像实时测量系统由两个摄像头、图像压缩处理器、图像综合控制器等设备组成。一个摄像头镜头朝向火箭尾部,用于观测助推器分离和一二级分离;另一个摄像头镜头朝上,用于观测整流罩分离和船箭分离。

  张智说,这两个摄像头的分辨率,相当于普通电视机画面的效果。这样,在火箭上升过程中,我们既可以向下看到越来越远的地球,也可以向上看到太阳或星星,堪称真正的“现场直播”。据新华社、央视(来源:成都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