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老外捧号外 连声道恭喜(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3日10:33 大洋网-广州日报
老外捧号外 连声道恭喜(组图)
  昨日上午,在广州市政府前广场,热情的市民纷纷前来争阅广州日报“神六”飞天号外。王维宣摄

  本报讯

  (记者刘海健)“神六发射成功啦,这真是值得敲锣打鼓庆贺的好消息啊!”昨天上午10时40分,正在人民公园跳“扇子舞”的广州市民张阿姨从本报发行员手中接过《广州日报》号外,兴奋地说。

  昨天上午,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陈炳德宣布“神六”发射成功后仅仅1个小时,本报的号外就在广州、佛山、东莞等地率先上街,受到广大市民的热烈追捧,不到1个小时就派发一空。

  号外、红旗汇成红色海洋

  在天河城广场,十余名身穿红色工作服的广州日报报业集团的发行人员一边向市民派发充满喜庆色彩的《广州日报》号外和《信息时报》,一边赠送小国旗。一时间,几十面鲜红的五星红旗在天河城附近挥舞,天河城广场一度成了“红色海洋”第一个拿到号外的菲律宾留学生tommy也与周围的人们分享着喜悦,他用不太流利的中文对记者说:“恭喜中国,恭喜你们!”

  在中华广场,本报号外也成了市民争抢的“抢手货”。与老公手拉手来购物的谭女士拿着本报的号外兴奋地说:“今天我们一早就出门,要不是看到《广州日报》号外,我现在还不知道神舟六号成功上天的消息呢!”到昨天中午,数十万份广州日报号外基本被派发一空,不少来迟了的市民为不能得到这份具有纪念意义的号外而大呼遗憾。

  佛山:首份号外11时出街

  昨天上午11时许,当《广州日报》送报车驶进佛山地区时,早已等候多时的梁婆成为第一个拿到“神六升天”号外的幸运读者。多数佛山市民则表示,看到“神舟六号”升空,觉得作为中国人十分自豪。

  东莞:号外半小时就抢空

  昨天中午《广州日报》号外在半小时内被东莞市民一抢而空。据悉,《广州日报》号外是昨天在东莞市内发行的唯一一份号外。在东莞古色古香的可园门口,几名保安闻讯后就“急不可待”地前来“讨要”。在东莞的标志性建筑———西城楼旁,打工仔、个体户、学生……边争看广州日报的号外,边表达着自豪和兴奋之情。(刘宏宇、胡亚平、肖欢欢、涂岚)

  高校学子:顺利飞天意料之中

  昨天上午9时整,“神舟六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广东高校大学生以多种多样的形式关注飞船升空全过程,为“神六”的成功发射欢呼喝彩。大学生们在表达自己的激动之情的同时,也提出了冷静的思考:我们离欧美等科学强国还有很大的距离,我们还要更加努力才行!另外,除了像原子弹、宇宙飞船这样尖端的国防科技之外,希望我国在民生方面有更多令世界瞩目的科学发现。

  在中山大学,许多同学都在课室、饭堂、宿舍一起观看激动人心的发射壮观场面。中山大学图书馆学的同学们全班一起观看了“神舟六号”载人飞船升空,大家都非常激动。法学院的刘同学说,虽然他与同学们来自全国不同的地方,虽然他们互不认识,但当倒计时和操作员启动点火按钮时,当“神六”点火升空时,他们的心情一样非常激动,大家强烈感到作为一名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

  华工一名女研究生则表示,在激动和兴奋之余,更希望我国能培养出自己的女性宇航员。在观看完发射的现场直播后,同学们虽然内心依然十分激动,但却不失一份冷静。中山大学的欧阳同学说,他对我国的载人航天技术十分有信心,这次成功发射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但中国在卫星技术方面仍与世界顶尖水平有一定的差距。”政务学院的周同学表示,虽然“神六”的成功让我们骄傲,但这不代表中国科技已经全面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平。冀望自己的祖国在民生科学和尖端科学领域有更多令世界瞩目的突破和发现。(秦晖、蒋开秋、何晓钟)

  市民建议:设法定“航天日”纪念

  “发射了!发射了!”昨日清晨的北京下起小雨,寒气袭人,但是一个好消息却迅速“闹醒”了首都的清晨。乘车前往采访现场的记者一路上都看到了密切关注发射的北京市民,更有市民在听到发射成功后,建议设立法定的“航天日”予以纪念。

  “神舟六号”的成功“飞天”成为昨日的“绝对”焦点,记者发现,北京市民对此反应非常热烈。昨天一大早,北京市一家幼儿园就组织孩子们集体观看“神六”升空的现场直播,此幼儿园负责人介绍说,“这是今天孩子们最重要的一节课,可以培养孩子们的科学探索精神”。

  有市民认为,对于“神舟六号”发射这样极其特殊的日子,国家应该设立特殊纪念日予以定格纪念,更有市民建议,“神五”和“神六”的发射都是在金秋时节,而且相对固定地选择了10月,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节日来纪念载人飞船的成功发射,因此,应该在10月选取一天作为法定的“航天日”来纪念我国在航天科技领域取得的巨大成绩。

  昨天晚上7时,本报记者采访了刚刚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返回北京的航天研究专家。“从9月30日开始,我们已经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待命。”这位专家告诉记者,10月11日晚10时左右,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已经开始“紧张”起来,所有岗位人员全部进入上岗准备状态。“我们全部都熬了个通宵!”这位专家说。(赵琳琳、邱瑞贤、谢绮珊、刘彦广)
老外捧号外 连声道恭喜(组图)
在佛山街头本报发行员将“神六”号外以最快速度送给市民。龙成通摄
老外捧号外 连声道恭喜(组图)
  在东莞可园,本报“神六”号外引起众多游客的浓厚兴趣。邱伟荣摄
老外捧号外 连声道恭喜(组图)
广州市民排长龙争睹本报号外。张伟清摄

老外捧号外 连声道恭喜(组图)
  在佛山祖庙门前,一名读本报“神六”号外的市民与她身边的铜像相映成趣。龙成通摄
老外捧号外 连声道恭喜(组图)
在广州街头市民聚精会神地阅读本报“神六”号外。海国摄

  (来源:广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