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药品回扣 每年侵吞国资超7亿(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3日10:45 大洋网-广州日报
药品回扣 每年侵吞国资超7亿(组图)
贵阳一家平价药房挂出的条幅。新华社发

药品回扣 每年侵吞国资超7亿(组图)
据新华社电

  商务部提供的资料表明,在全国药品行业,作为商业贿赂的药品回扣,每年侵吞的国家资产约为7.72亿元,约占全国医药行业全年税收收入的16%。

  记者从中纪委、最高人民检察院、最高人民法院、商务部等部门召开的治理商业贿赂座谈会上了解到,由于目前我国药品生产、流通企业数量众多,导致医药流通领域中“回扣”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盛行,一些推销人员为销售药品、医疗器械,以“宣传费”、“新药推广费”、“处方费”等名目,向医院院长、医院药剂科以及临床医生等大肆行贿。推销人员一般按药价5%到15%甚至更高的比例给医生以处方回扣,让医生多开药。

  商务部等部门的调研表明,医药推销人员给院方或个人回扣,必须把行贿的这笔成本从交易当中“赚”回来,往往采取抬高价格、账外经营、逃避财务制度监督等方式,在加重患者经济负担的同时,侵吞国家医疗保险资金,偷逃国家税收。

  药品降价为何“着陆难”?

  撰文/本报记者 周思详

  发改委降低22种药品的最高零售价格,成为近期最热的话题之一。

  据了解,这次降价的22种药品共涉及400多个剂型规格,都是临床使用量非常大的品种,主要是高档头孢类,以头孢曲松、左氧氟沙星、氧氟沙星、阿奇霉素、克林霉素等抗生素为主,同时还有胸腺肽、干扰素、水溶性多种维生素等品种。

  但这次降价是否能反映到药品的最终售价上、降价真正将带给老百姓多少实惠,还取决于经销商是否经营、医院招标、临床使用等环节的调整。

  八成以上的药品消费在医院

  业内人士指出,本次降价是建国以来10多次药品降价中降幅最高、酝酿时间最长的一次。降价方案最初考虑的60%降幅曾引起了医药企业的强烈反应。医药企业认为,在“以药养医”的现行机制下,药品的利润有很大部分流向了医院,医药企业充当了“以药养医”的“替罪羊”。

  事实上,从以往十几次的降价来看,由于外资企业和一部分国内名牌企业的相关药品享受单独定价,不受国家定价的控制,因此这些企业生产药品的价格并没有随着降下来。而医院也就“顺理成章”地更多选择了价格仍然较高的药品。

  到医院难买到降价药,到零售市场就更难。每次药品降价,药店的上游———批发商就会减少甚至不做降价品种,这一方面是因为更上游的企业在减产、限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中间利润随着降价而大幅减少,药店只能被动跟随。

  “有一半的损失要由我们自己承担。”广州金康药房总经理郑浩涛坦言。他指出,由于存在降价品种断货的情况,降价品种的优惠就很难落实。

  老百姓大药房总经理江欣告诉记者,平价药房早在两三年前就已经把药品的零售价按照国家定价的标准降低了近50%。但由于80%以上的药品消费还在医院,所以社会药房有些“干着急”。

  药价竞争缺少必要市场环境

  国家发改委有关人士早前就药品降价销售现象答记者问时指出,目前我国药品零售环节的价格竞争仍很不充分。在生产、批发企业早已展开激烈的价格竞争、出厂及批发价格大幅下降的同时,药品零售环节并未出现价格竞争,零售价格并没有明显下降。目前药品市场降价主要为零售药店和生产企业对品牌产品降价,医疗机构的零售价格变化微小,而我国药品零售额的80%以上是通过医疗机构实现的。

  另外,药品价格竞争还缺少必要的市场环境。不同的生产、运输、储备、保管环境和条件,都会对药品质量产生影响。目前我国药品生产企业达到GMP标准的仅占全部企业的5%。部分批发、零售企业既无必要的质量检验手段,也无必需的储藏、保管设施,其所经营药品质量无法保证。假冒伪劣、走私药品的生产、流通更加扰乱了市场秩序。

  对医药企业的影响

  降价直接影响业绩表现

  白云山制药总厂厂长陈矛告诉记者,去年的抗生素降价中,该厂的损失超过三千万元。此次降价带来的直接损失至少也在一两千万元,而且这还只是账面估计,如果分销商不经营这些药品,估计影响会更大。

  民安证券医药板块研究员刘伟认为,此次国家对医保目录药品的降价,从短期来看,必定将进一步打击医药企业的盈利能力。这样的担忧已经在近期二级市场得到体现,医药板块下跌比较突出,多只医药股大幅下挫。

  刘伟称,此次国家对医保目录实施的降价主要以抗生素药品为主,受影响较大的是化学制药企业和生物制药企业,在去年发展已经陷入困境的情况下,这次降价将对这两个医药细分行业中的医药企业产生进一步的冲击。但业内人士预计今后降价的范围可能会扩大到全行业,包括中药在内的其他药品也将面临降价的压力。(来源:广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