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高奖金助长了拜金主义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00:00 红网

  第十届全国运动会开幕以后,十运会组委会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南京向记者讲的一番话很耐人深思。他说:“为鼓励运动员、教练员出成绩,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是必要的。但要充分认识到单靠高奖金、高待遇,将会助长运动队伍中的拜金主义倾向,造成运动员之间互相攀比,甚至不择手段去谋求运动成绩。”(10月13日《中国青年报》)

  德国哲学家叔本华有一句名言:“财富就像大海里的水,你喝的越多,你就会越感

到口渴。”现在我们国家的一些运动员,是不是也因为“海水”喝的太多了,所以才经常喊叫“口渴”?

  前不久,看过一场国内两支足球队的比赛。当比赛终场哨响的时候,双方结果是2:1。这时获胜一方的董事长给本球队领队打来电话:“告诉大家,这场比赛的奖金再加10万元!请注意,是在原定30万元的基础上再加10万元,一共40万1当时,我就吓了一跳。一支球队,拢共不过二三十个人,一场球下来,就奖励40万元,平均每人1万多,这可等于我这个工作了30年的科级干部一年的工资收入呀!而大多数的农民,一年辛勤劳作365天,收入只有两三千元,还不如这些足球运动员半个小时的进账。

  但这么多的钞票甩给了运动员,他们高兴吗?他们满足吗?不高兴,不满足,一点都不高兴,一点都不满足。乃至那个给运动员一场掏了40万元奖金的明星董事长,此后不只一次地在电视上伤心地惆怅。运动员不高兴和不满足的原因有很多。第一,你虽然给了40万,但人家国内或国外某某球队,胜一场就给80万呢。第二,你这次给了40万,下次如果给30万,他们就会更不高兴。怎么了?穷不起了?我们就值这几个钱哪?于是,发牢骚的有,磨洋工的有,罢训的有,把教练赶走的也有。

  无节制的乱提奖金标准,起到的是一个非常坏的“榜样”作用。刘鹏局长说得很对,高奖金、高待遇的结果,必然会造成运动员之间互相攀比,助长运动队伍中的拜金主义倾向。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这个省市一块金牌奖励5万元,那别的省市如果奖励3万元,运动员和教练员就肯定会不满意。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你高我也高,你高我更高,恶性循环,恶性竞争,不仅脱离了运动的本质,而且会腐蚀和耽误一批运动员。

  据说,十运会组委会全体会议已经形成共识,全运会的竞赛成绩并不完全代表各个参赛单位体育事业发展的整体水平,并不完全说明一个单位在体育工作上的全部成绩。如果把争金牌、排名次作为惟一的目标,那就与全运会的宗旨背离,不利于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

  十运会刚刚开始,但愿各代表团按照刘鹏局长的建议,少打提高奖金标准的主意。各级领队和企业家们,也不要以给家乡的运动员发奖金为乐。严是爱,纵是害,意外和过多的的奖励,有时是一种刺激,也有时是一种误导。当然,在各家的媒体上,我们也希望少一些这样的消息。别让我们的优秀运动员,倒在拜金主义的泥坑里。

  (稿源:红网)

  (作者:汪金友)

  (编辑:潇湘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