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大学生折兵外企全是“应试教育”惹得祸?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00:01 红网

  国际咨询机构麦肯锡的最新报告指出,实际应用技巧及英语水平不高,使中国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时折兵外企,据统计,每年的大学毕业生进入外企的不到一成。(《竞报》10月13日)

  实际应用技巧及英语水平不高,使中国大学毕业生找工作时折兵外企——麦肯锡矛头所指,显然是中国的“应试教育”。笔者并不否认“应试教育”弊端多多且流毒甚广,但

是如果把进入外企的大学生占不到一成的原因简单粗暴地归咎于“应试教育”,归咎于大学生的素质问题,那显然既抬高了“应试教育”,又侮蔑了当今众多出类拔萃的大学生们。

  撇开实际应用技巧不谈,就拿英语水平来说,麦肯锡得出的“不高”的结论就很难服人。在全民学英语的大背景下,就笔者所见所闻来说,在大学当中不管是应试还是口语,出众者数不胜数,甚至在一些高中、初中、小学当中,把英语说得顶呱呱的孩子也不是凤毛麟角。英语只是一种交流工具,如果和外籍人士交流没有任何障碍,做起工作来得心应手,那英语的目的就已经达到了,难道只有每一个中国大学生都是研究15世纪古英语的行家里手,英语水平才叫高吗?如果是这样,那美国人和英国人的英语水平也高不到哪里去?

  显然,麦肯锡还以上世纪8、90年代的英语背景和眼光来看待当今的中国人,同时也显示了麦肯锡的傲慢和对于中国社会、中国大学的隔膜。退一步说,就算中国大学生英语水平不高,那跟进外不了外企也没有必然的联系。要知道,在中国的外资企业并不全是美国人、英国人的,还有庞大的日资、韩资、法资、德资、东南亚、北欧等等外资队伍,这些外企不一定就要求英语水平非要多高吧?

  事实上,大学生进外企的不到一成,并不能简单的归因于应用技巧和英语水平,我们必须看到,在当今中国经济变革和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国企、民营企业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在这种背景之下,大学生们惟外企马首是瞻的就业心理早已经发生了改变,进入各种国企和经营良好的民企已经成为了不少大学生的主动选择,一来没有文化隔膜,二来可以避免“职位天花板”——做的再好,也只能屈居中层。而且从经营和待遇的角度看,外企也不见得比很多国企和民企要好,这样,中国的大学生为什么还非得去你们外企而不进入中国的企业呢?

  如今大学生的就业观已经趋向理性和务实,那种把进外企当作一种炫耀的就业观已成昨日黄花,而且当今外企也没有什么值得炫耀的地方了。与其在外企中永远屈居人下,充当打工者,不如在自己的企业当中大显伸手,当家做主人。可见,进外企的大学生不足一成,并不代表大学生们应用技巧和英语水平“不高”,而是有更为深刻的背景和复杂的原因,麦肯锡也别在那里抱着上世纪的思维不放了,以发展、理性、开放的眼光来对待调查对象,才不至于得出令人贻笑大方的结论来。

  (稿源:红网)

  (作者:张若渔)

  (编辑:潇湘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