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东亚合作的未来:地图问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02:46 东方早报

  文 翟崑责任编辑 魏英杰 刘景 任大刚

  在上两篇文章中,笔者相对理想化地将东亚合作比作“车”与“乘客”的关系问题。

  一位同行马上从现实主义的角度对此做了更有趣形象的解释。他说,东盟就像开出

租车的,拉上活肯定对自己有好处,但又担心打车的是劫匪,怕中日两个乘客身上有刀;中日两个乘客身上确实有刀,没准能把车劫了,钱抢了,但是俩人都有刀,彼此不服气,所以谁也不好动手,只好继续让东盟开车。这样司机就一直开,开着挺上瘾,也挣到了钱。可是这时候马路上又有三个拿刀的在打车。不停车也不好,中日两个带刀的,也不敢说不让司机停车,否则路上带刀的发恨了也不好惹。最后又上来三个带刀的,把出租车撑成了大巴士。另外还有一个拿屠龙刀的,一直还在路边骂呢。满车人的神色都被骂得有点尴尬。

  这个比喻启发我们看到一个现实:理想的合作,现实的制约,居然使这辆车还一直在跑。当然,前提是,车的方向必须只有一个———在东亚地区塑造一个更合理、更繁荣、更和平的地区秩序。车的目标也必须只有一个———共赢。惟如此,开车的才能安心,带刀的乘客才能把家伙藏起来。

  当方向和目标都被确定时,一个重要的问题是———地图———东亚地图———东亚的概念问题。

  首先,东亚是个历史地理概念。古代,东亚体系与中国联系在一起。近代以来,日本的“大东亚共荣圈”差点毁了东亚这个概念。冷战期间,国际政治中似乎没有了东亚这个概念。当历史滑过1997年的刻度时,东盟倡导组织的东盟+中日韩合作(10+3),逐渐成为代表东亚的主流概念。东盟代表东南亚,中日韩代表东北亚。在世纪交接处,由于东亚合作颇有气色,东亚的概念自然被定义为“东北亚”+“东南亚”。13国领导人都承认自个是东亚国家,10+3机制是东亚合作的主渠道。

  请注意“代表”和“主渠道”这两个词。13国只是东亚的“代表”,因为朝鲜、蒙古和俄罗斯远东地区都属于东亚,未来的东亚共同体也应包括这些国家。由此可见,代表还会增加,只是车不等人,有条件的先上,还没准备好的以后补票上车。“主渠道”表明,10+3合作有了一定基础和经验,在一定时期内还没有出现能替代它的机制。由此可见,也不排除未来出现替代10+3或补充10+3的机制的可能。

  其次,东亚是个正在变动的概念。说起性质的变动,先让我们看看变啊变的长城吧。秦之前的长城是各诸侯国为防范对方和匈奴而建。秦始皇将长城连起来以后,长城就成为专门抵御北方少数民族入侵的工具。长城在疲弱时代的中国是无效防御的象征。而在新中国,长城则又演化为中国统一的象征,全世界最著名的人文奇迹之一。

  让我们再看看东盟这个概念是如何变化的。1967年成立的东盟,在冷战时代基本上是“反共”的工具。冷战后,东盟摇身一变,改为追求将东南亚十国团结在一个屋檐下。金融危机后,东盟摇身再变,成为将东亚各国拉在一起搞地区合作的倡导者和组织者。眼下,东盟又酝酿三变,把东亚西扩到印度,东扩到澳新。这是历史任务的变化导致的历史载体性质的变化。

  顺此推论,东亚也是个正在变动的概念。10+3不能完全代表东亚,美国向来说自己是东亚国家,印度想加入东亚,澳新想融入东亚。历史地理概念上的东亚是东亚,非历史地理概念意义上的东亚也是东亚。

  第三,东亚是个象征性的概念。还是从东盟说起。面对一盘散沙的十国,东盟将其组建成一个大家庭。面对各地区大国,东盟建立了10+1机制。面对历史地理概念的东亚地区,东盟建立了10+3机制。面对左边的印度、右边的澳新,东盟又建立了EAS机制。面对影子乘客,东盟还得考虑建立一种新机制。

  仔细考虑,东盟思想的逻辑发展其实是其追求的历史使命的象征:不断建构一个以东盟为核心,不断扩大的一个个同心圆,以期不断将稳定、和平与繁荣纵延横拓。东亚概念是个使命的象征。这种努力至少已经得到多数本区域国家的认可。当然,伟大的理想必须要配以伟大的能力。东盟握着勾画“东亚”这个象征性概念的笔,就必须得保证这张东亚地图确实能开车走路,尽量避免由于桥多关密,此路不通,或者线路冲突而翻车。

  总之,当我们在思考东亚合作之车的地区问题时,可能应该多一些政治家的灵活性,少一些钻牛角尖儿的概念固化。毕竟,外交的实质是解决现实问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