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余秋雨:中华文明的四大缺失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03:55 舜网-济南日报

  为什么近几百年中国大大地落后于西方?为什么直到今天中国人的整体形象连我们自己都不太满意?中华文明的毛病究竟存在于哪些方面?走了欧洲的96个城市后,我归纳为四点。

  第一,中国缺少一种组合。这是我在欧洲文艺复兴的发祥地——意大利佛罗伦萨的感觉。佛罗伦萨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因为文艺复兴在那里发端。文艺复兴为什么能够成功,

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美第奇家族起了很大作用。这个家族集权力、财富和文化使命于一体,在佛罗伦萨完成了一个惊人之举,并因此改变了整个欧洲的面貌。作为当时意大利最大的银行集团,美第奇家族可谓富可敌国。这个家族同时是佛罗伦萨的统治者——家族里有人做教皇。更重要的是美第奇家族沉迷于古希腊文明,支持艺术创新,办了柏拉图学院、雕塑学院等。他们发现一个13岁的小男孩非常有艺术天赋,供他吃、穿、上学,这个人就是米开朗基罗——改变了整个欧洲雕塑历史的人;他们重用达·芬奇,培养了近代欧洲第一代重要艺术家。这种权力、财富和文化的组合,在中国历史上一直没有出现过。中国的权势力量始终都在为争权、保权而奋斗,玩弄文化只是一种装饰;中国的富豪有时也在收藏一些文物,却无心营造公众文化;中国的文人要么做御用文人,要么做孤寒清流,从未实现过在权力和财富支持下的人格独立。

  第二,中国缺少一种大学。欧洲许多大学几百年来培养了大量既有独立判断能力、又有广泛公众信誉的知识分子群体。在近代蔡元培先生提倡过,但很快被政治运动席卷。

  我们的大学在纷纷庆祝的时候,欧洲的好多大学安静地度过了它的几百周年。我在德国著名的洪堡大学逗留期间看到,这个学校没有校门,没有围墙,在校内一个很小的聚会场所,墙上挂着一些黑白照片,这是学校获得诺贝尔奖的教授,一共29位。正是在这种不事张扬的安静中,大学始终表现出一种高于社会权力结构的气度。美国总统小布什耶鲁毕业,做总统一年以后想要争取一个名誉教授的头衔,但由于他在读书期间成绩一般,居然没有通过。大学本是现代社会精神文化的重心所在,大学不崇拜外在的多种重心。没有这种安静的重心,整个社会的精神文化就会在热闹的权力文化和经济浪潮中失重。中国的大学虽有不少,却缺少大学应有的文化伦理。

  第三,中国缺少一块“石头”。北欧一些国家的祖先都是打家劫舍的海盗,然而现在那里却找不到一丝一毫海盗的痕迹,人们都非常文明安静,信奉宗教。这个转变是怎么产生的?我从冰岛火山断裂处的一块“法律石”得到一些启悟。当年的海盗也有利益纠纷,需要评判,一年一度,海盗头子都要到法律石面前,让一个德高望重的人裁决他们的是非。裁决就要讲理性和公平,多年以后,他们开始怀疑自己过去尊奉的为家族复仇的最高道义。法律石年年在那里审判,昔日的英雄豪杰感到了自己的毛病,于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不再这样。占领北欧、中欧、西欧的一些地方以后,他们的孩子听到了教堂的钟声,看到了法院的大门。几百年过去,他们终于产生了脱胎换骨的改变。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义精神,最后总是在武侠复仇、好汉结拜中得到了弘扬,其实这种精神也需要受到“法律石”的一一评判,但这样的评判并没有在中国发生,因此,法制意识一直稀保直到今天,人们仍然不喜欢通过司法起诉,而更喜欢逐级上访,就是一例,这是古代“拦轿告状”的现代版,与法治背道而驰,而我们又总是纵容这种行为。其实,矮化法制就是矮化现代文明。

  最后,中国缺少一面“旗帜”,就是像欧盟蓝旗那样的民族和解的精神旗帜。我们在历史上曾经自足自大了很久,19世纪开始受到列强欺侮,因此产生了民族主义的高度敏感,这是正义的,无可厚非。但是后来,民族主义成了一种非理性的情绪话语,就产生了自身文明的偏狭化倾斜。我在布鲁塞尔曾向中国驻欧盟的大使宋明江先生请教,中国现在普遍没有认识到而非常重要的概念是什么,他答:欧盟。我赞同这个说法。

  在滑铁卢战场有个非常高的土丘。据说当时有一个城市的妇女疯狂崇拜拿破仑,拿破仑失败后,胜利者就以劳动来惩罚这些妇女,让她们在这两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堆一个巨大的土丘。在那一片浸满鲜血的土地上,妇女们掘下去的每一锨泥土上都有断残的武器,已经分不出这些血是法国人的还是联军的,它们已经完全融合在一起。在这儿应该竖起谁的旗帜?是失败的拿破仑的,还是胜利的威灵顿将军的?从参观者的心理看,反倒是更倾向于拿破仑。但是,今天欧洲的答案是,真正竖起的旗帜,是四十里之外欧盟总部的蓝旗。欧盟总部外面的一组雕塑让我感动:一排排围栏上,各个国家的孩子在栏杆上愉快地攀爬,爬越一道道“围栏”。欧盟总部前面,有很多国旗,那些国旗浸染过很多鲜血,然而现在,它们安安静静地在蓝旗后面列成一排,这是人文关怀的最终奇迹。现在人类所遇到的大问题已经共通,比如海啸、飓风、环保、瘟疫、能源短缺等,都不分国界。当然,弘扬民族精神是理所应当的,然而当我们成为世界上一个重要存在的时候,如果仍然是以一种非常对立的情绪来过度敏感地面对周围或远方,反而是把我们自己看小了。在人类终极原则的观照下,追求多元,才有弘扬中华文化的未来。 (选自余秋雨在中欧国际工商学院的演讲)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