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e 时代的另类语言(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06:38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e 时代的另类语言(图)
  “TMD,这小子真BT,偶一脚TST。”这是南京一位家长无意间在儿子的日记本上看到的,如果不是儿子亲口告诉她,她怎么也不知道这如同江湖黑话的网络语言的意思是“他妈的,这小子真变态,我一脚踢死他”。

  近年来,一种由字母、数字、符号、汉字和脸谱共同构成的表述方式——“网络语言”在网上的聊天室、BBS论坛上迅速流行。目前网络语言基本包括四类:语音谐音类,比如“9494”代表“就是就是”;符号象形类,比如“@_@”在网上就代表一个戴眼镜的人;英汉缩略类,比如“cu”表示“seeyou ”;诙谐指代类,比如“公司总裁”其实就是“公司总在裁员”的意思。

  这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因其简洁方便、幽默诙谐、好学易懂而深受青少年喜爱,已成为青少年的日常用语,甚至被写进日记和作文,高考作文中也出现了网络语言掺杂、网络小说方式叙述的问题,让阅卷老师十分为难。网络语言走出网络,融入生活,正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目前我国的网民数量已经逼近9000万,对于这一庞大的群体来说,网络语言已不再是“自娱自乐”的小众文化。网络的流行,跨越时空的交流,让人无法抗拒网络语言的鲜活力量,这甚至已经在潜意识中影响到了我们的思维方式。

  语言学家认为,网络的快捷性、键盘的灵巧性以及网民生活节奏的加快,使得一系列带有键盘特点的网络语言符号生逢其时:简简单单几个字母、数字,甚至是数学符号,就能表达原先比较复杂的意思。这符合e时代的传播风格,是不可抗拒的潮流。

  网络语言是反映青少年独特的生存方式和话语系统的一面镜子。网络语言和外语一样,也可以丰富祖国语言。一段时间后,那些有生命力、构词能力强、具有全民性的词语将会保存下来,反之将会逐渐被淘汰。健康多元的社会应该允许存在多个言语社区,网络群体拥有自己的语言习惯是很正常的。但网络语言也有自己的范围和区域,这种语言生存和工作如果超越了网络的范围,势力就很微弱。

  当然,作为一种新锐载体,网络对文化生产形态的影响不可小觑,而且这种趋势是不可逆转的。因此,与其将它看成“洪水猛兽”的另类文化,倒不如以开放的心态正视它。但网络语言在某种程度上的确存在失范现象,必须予以引导。

  对于网络语言渗透到青少年日常语言习惯的问题,多数专家认为网络语言有一定的便捷性和趣味性,但不该混杂入书面语,学校教育也应遵循规范语言的原则。老师可为孩子介绍一些优秀的、规范的文学作品,进行正面疏导。家长也要更新观念,积极融入网络社会,了解一些网络语言,以便能和孩子更好地沟通,为积极引导创造条件。

  责任编辑:任远飞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