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揭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07:07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1.神六“翅膀”

  据新华社上海10月13日电神六顺利升空之后,人们通过电视直播注意到,遨游在苍穹的飞船两侧,伸展着一对显眼的“翅膀”。它们真的是用来飞翔的翅膀吗?记者就此采访了为神六研制、安装“翅膀”的航天专家。

  航天专家介绍说,这对看似翅膀的飞船两翼,其实不是用于飞翔,而是飞船电源分系统的重要构成部分,即太阳能电池帆板,这组帆板也并非像人们所看到的仅仅只有一对,而是有分别安置在推进舱、轨道舱的两对。太阳能帆板有供电和充电两大功能,相当于一个小型发电站。它们能够把太阳的光能转化为电能,放入蓄电池。当在轨运行的飞船转到背离阳光的地球阴影区时,就由蓄电池提供电能。

  2.飞船形状

  据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宇宙飞船的形状,看上去总有些怪怪的。飞船系统结构与机构分系统主任设计师陈同祥解释说,这不是为了制造某种科幻效果,而是有它的科学依据。

  为什么是三舱

  飞船为什么不做成一个整体?美国第一个上天的格伦乘坐的是单舱式水星号飞船,前苏联的加加林乘坐的是两舱式东方号飞船。后来的事实证明,只有三舱结构才是比较合适的。

  飞船返回时,几乎以每秒7.9公里的高速,沿着十分陡的路线下降,与大气剧烈摩擦产生的高温和过载,使飞船和航天员面临着严峻考验。严酷的现实使科学家不得不进行选择:把必须返回地面的仪器设备返回,不需要的就留在轨道上继续工作或遗弃。这样使飞船返回的重量大大减轻,技术难度大大降低。

  飞船的飞行需要动力,于是必须要有个推进舱;航天员在太空中需要工作生活场所,必须要有轨道舱,这个舱将来还可留在空中继续科学实验。分舱段的飞船另一好处是,增加了可靠性和安全系数,一个舱发生故障,其他舱还可工作。

  返回舱为什么像个大钟

  返回舱返回时会在重力的作用下重新进入大气层,气流千变万化将使高速飞行的返回舱难以保持固定的姿态,因此必须把返回舱做成不倒翁的形状,底大头小,不怕气流的扰动。

  与大气剧烈摩擦时,会在舱表产生数千度的高温,如果不解决防热问题,飞船将会像流星一样,还没等落地就烧成了灰烬。返回舱表面有一层防热层,是用特殊的烧蚀材料做成的,防热原理就是通过材料的燃烧而把热量带走,经科学家试验研究发现,大钟的形状相对有利于实现防热目标。因此,返回舱就成了今天的这个样子。

  3.天地对话

  据新华社上海10月13日电“太阳帆板展开,身体感觉良好。”10月12日上午9时12分,航天员费俊龙的画面和语音,出现在北京飞控中心的大屏幕,令在电视机前目睹这一刻的人们振奋不已。

  那么,“天地对话”是怎样进行的?

  专家介绍说,神六的整个测控通讯系统是个大系统,包括在轨的飞船上的测控中心分系统,也包括地面测控系统,以及在全球海洋上行驶的四艘远望号测量船。飞船只有进入测控站或者测控船接收弧度范围之内时,飞船上的数据、语音、图像才能够被传送,指挥中心才能收到航天员在轨的图像、语音以及各方面的遥测数据,或者向飞船发送指令。

  神六全程计划环绕地球飞行约80圈,其中,10月12日的首日飞行在16圈左右。那么,在这16圈里,全球范围的数个“远望号”测控点,是怎样相继和航天员展开实时对话,并完成对飞船的监控和数据传输的?

  专家举例说,在神六入轨第1圈,进入远望一号测量船测控弧段时,在日本以南海域的“远望一号”,控制并监视神六太阳帆板展开,并计算飞船初轨根数,而分布在太平洋海域的远望二号则在第1圈内对神六进行数据注入;在神六入轨第5圈时,分布在太平洋海域的远望二号向神六发送遥控指令,控制神六完成“从椭圆形到圆形”的变轨操作;在神六飞行至第6圈时,分布在印度洋海域的远望四号发送指令,航天员在测量船的跟踪弧段内,开启返回舱舱门平衡阀。责任编辑:陈要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