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超女”平民造星的是与非(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07:08 河南报业网-河南日报
“超女”平民造星的是与非(组图)
“超女”平民造星的是与非(组图)
“超女”平民造星的是与非(组图)
“超女”平民造星的是与非(组图)
“超女”平民造星的是与非(组图)
  背景:2005年“超级女声”响彻中国。原本几个普通的女生,凭借着“超级女声”这样一档电视节目,一夜之间成了“明星”;而同时,“超级女声”也点燃了全国2000多万观众的热情。紧接着,还有刚刚落幕的中央电视台“梦想中国”和“星光大道”等电视节目,也相继推出了它们的“平民偶像”。有人说,这预示着“中国平民造星时代的到来”;也有人说,这些仅仅是大众文化的“泡沫”。近段时间,人们把它作为文化现象、社会现象、商业现象在热议。今天,我们特意请来四位文化、传媒方面的专家,谈谈“超女”及其背后所折射出来的一些文化、社会等问题。

  平民激情的点燃

  主持人:感谢各位专家参加我们这次现场讨论。“超级女声”震动了整个中国,前一段时间,几乎大街小巷,老人孩子都会谈论到它。那么,你们认为“超级女声”的成功到底在哪里?成功的原因究竟有哪些?

  韩宇宏:人都是有精神需求的。首先可以肯定的是,“超级女声”最大限度地启动和诱发了人们的文化娱乐热情,满足了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它利用电视这个直观的媒体,和其他的高科技手段结合,极其充分、广泛地调动了普通老百姓的文化参与热情。就像激情燃烧的岁月,人们心底里的“火”被点燃了。

  汪振军:长期以来,我们的文化产品是强加给人们的,就是电视演什么、人们就看什么,是以“传”者为中心的。但现在中心发生了位移,是以“受”者为中心了。就是受众爱看什么电视就播什么。这样就是产业化的问题了,群众爱看的才有市场。而且现在的大众传媒强调互动,“超级女声”就是一个互动形式,观众与歌手的互动、观众与媒体的互动,甚至是电视节目与整个社会都实现了互动。

  吴立新:我觉得“超级女声”的成功就在于它是本本分分地满足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它是社会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在人们没有更高追求的情况下出现的一种文化现象。目前,中国社会正处在转型期,文化呈多元化发展的状态,平民文化在当前应该能够代表了“市场化”,平民百姓众多,市场当然庞大。

  文艺:大家都觉得“超级女声”是一个娱乐节目,其实,我们在做的时候把它定位的是一档“真人秀”节目。它从开始的“海选”,就是要展示人们最原生的状态。第一期节目之后,效果是“爆炸式”的。许多人都觉得:“那样的人都能上电视,我也能上电视。”参与的“低门槛”和平民化让它一下子就“火”起来了。

  “一夜成名”的诱惑

  主持人:现在有人说“超级女声”开启了“平民造星运动”的序幕,紧接着的“梦想中国”、“星光大道”以及类似的“新声带”节目,都正在打造新的“平民偶像”。那么,你们觉得,这真的是场轰轰烈烈的“平民造星”运动吗?它的生命力又能延续多久呢?

  韩宇宏:我觉得这就得从大众的现实生活状况来分析了。在现实社会中,人们走向成功的途径太单一了。而人们又对于那些已经成功或者有成功迹象的人给予了过分的关注。就像“高考状元”,市里奖、县里奖、学校奖,大家都在推崇。但这种成功毕竟难度较大。“超级女声”这一类的节目,却让人们看到了“一夜成名”的捷径。只要能唱,也许你就能够成功。这对人们的心理有着强烈的刺激作用。

  另外,现在的人们自我表现的欲望比较强烈。人的自我意识,在社会发展中被激发了出来。更多的人需要宣泄和解放的舞台,“超级女声”这类节目正好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表现自己和宣泄自己的机会。即使我不能到那个舞台上去,作为观众我也能用手机短信的方式,来表达我的喜好、传达我的意图。这都是自我宣泄的方式。

  文艺:“超级女声”的最大吸引力在于:与它“入口的低门槛”相对的“出口的高起点”。“超级女声”在宣传的时候,就已经为参与者描绘了未来的“星光大道”,让大家知道参与这个节目对你的人生将会很重要。2004年“超级女声”推出了张含韵和安又琪,她们真的被“超级女声”打造成了明星。让大家都看到“超级女声”就是在制造明星、圆你的明星梦。这些对很多人是很有吸引力的。但我觉得人们更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一夜成名”也是转瞬即逝的。现在就算已是明星,更替的速度也是飞快的。

  汪振军:大众文化产业的特点就是工业化的,可以复制的。把这些电视节目说成是“平民的造星运动”其实也符合文化产业的特点。在文化产业的链条上,“明星”也像商品一样被机械地制造出来,同时它也要像商品一样去赢得自己的市场。但它应该是不会长久的,“工业产品”本身的更新换代都是很快的。更何况现在人们的“审美疲劳”期很容易到来。

  吴立新:我觉得这还称不上是“造星运动”,因为它从产生就决定了它的生命力不会长久。就像参加《梨园春》节目的擂主,在一个时期内比那些戏曲艺术家有名、有钱,但真正有艺术生命力的还是那些艺术家。我们谈这些被短期制造出来的“明星”,不会谈到他们的艺术成就,因为“超级女声”之类的节目只能说是“娱乐了人民”,而不能称其为“创造了艺术”。

  主持人:“超级女声”在红火的同时,也有许多反对的声音,认为它是“低俗”的文化,对人们特别是年轻人没有起到很好的教育引导作用,引发了许多人无谓的“明星梦”。对这些观点各位是怎样看待的呢?但“超级女声”也好、“梦想中国”也罢,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打动了亿万中国人,这又该怎样理解呢?

  韩宇宏:在我们传统的文化里认为“低俗”的就真的低俗吗?我们的传统文化里认为“高雅”的它就高雅吗?我觉得这里面没有一个区分的界限,是见仁见智的。

  文艺:我并不觉得“超级女声”“低俗”。“超级女声”首先能让15万人勇敢地走到镜头前,这是需要勇气的。我们在“海选”的时候,有很多农村来报名的小姑娘,她们从来都没进过电视台的门,更别说在镜头前唱歌了。她们有的在镜头前紧张得全身都发抖,但她们依然来了。她们自己就说:“这对我自己就是挑战,我能来我就是成功的。”这难道不是对人自身素质的提高和挑战吗?能说它本身没有教育引导的意义吗?

  真情流露的感动

  文艺:另外,“超级女声”还有一个很关键的看点,它也最原生态地表现出了人的真情实感。我们经过海选之后,在策划和培训选手的时候,就让大家都吃住在一起,培养选手之间的友谊和情感。经过这样的一个阶段,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很自然地培养起来之后,在节目直播时她们都能够自然地流露出来。“超级女声”到最后决赛阶段,超女们之间的友谊和真情,感动了无数的观众,让无数的观众落泪。被真情实感打动,是很多人喜爱“超级女声”的理由,也是“超级女声”成功的关键,它感动了人们的心。

  韩宇宏:对。这一点非常好。现在社会发展也讲求“以人为本”。我也注意到,“梦想中国”总决赛直播的时候,也播出了主持人和残疾人歌手拥抱的场面;而“星光大道”的结果是所有参赛人一起捐建了一所希望小学。这些都是媒体关注弱势群体、关爱人性本身的体现,是感动国人的成功之处。“超级女声”也一直在强调歌手与家人、歌手与歌迷以及歌手与歌手之间的亲情、友情。人的情感,无论是博大还是微小,只要是真实的,都能感动所有的人。

  吴立新:是的。我们在做节目的时候也注意了这些。人与人之间的感情的确是最能打动人的。像我们的《武林风》节目,选手们在台上打得头破血流的都有,但一下了比武台,还是好朋友、好兄弟。这些感情的流露,不仅是观众感动,我作为导演我也很为之感动。用人性自身的真、善、美来打动人、教育人,这是潜移默化的引导,是更有意义的教育,对人的震动是最大的。

  汪振军:在商品经济日益繁荣的今天,大家都以为人情淡薄、世态炎凉。而其实,在人的内心深处,真情永远是“软肋”。也就是在这个过于现实的大社会环境中,人们的心才更容易为真情而感动。关注人、关注人的心、关注人间的真情,应该是永恒不变的真理,人也正因为此而称之为人。所以,“超级女声”也好、“梦想中国”也好、“星光大道”也好,以及目前有些近似于泛滥的这些“平民造星”节目,无论它们的生命力能有多长远,至少它们把镜头摇向了普通老百姓,记录了普通平民的喜怒哀乐。所以在目前看来,它们都是成功的,它们都还是有市场的。⑤4

  嘉宾:韩宇宏(省社科院研究员)汪振军(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吴立新(河南电视台《武林风》总导演)文 艺(2005超级女声郑州赛区总导演)主持人:贺新

  时 间:2005年10月11日

  责任编辑:陈要逢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