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市长拍板”背后的“4200次对话”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07:22 大众网-大众日报

  《重庆晨报》10月13日报道,在重庆举行的第五届亚太城市市长峰会上,韩国首尔市市长在介绍城市改造时坦言,开始时,市民强烈反对,最后,政府与市民作了4200次的对话沟通,才得以进行。主持人杨澜提议:“市长们在会后可以向首尔市长好好讨教一下这4200次的沟通经验。”

  政府代表人民管理城市、经营城市,所不同的是,政府具有行政职能,而群众具有

参与职能,群众和政府一样享有平等的参与权。从这个层面来分析,这4200次对话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既然是对话,这肯定是市长已将市民声音当作了城市发展的必然需要,将群众的意见当作了必不可少的谏言。既然对话有4200次之多,讨论气氛肯定是针锋相对、据理力争、气氛友好,政府没有利用权力要求群众服从,而是从政府角度协调双方意见,让对方满意,达成一致。所以,这种对话也是亲民政府、重视民意的政府行为。

  这种“亲民行为”让人想到了我们的一些“市长”,不能说他们不注重民意,但在对待群众建言献策面前,恐怕很少有能做到“4200次沟通”如此耐心的。在一些地方我们所看到的是,在事关城市发展的大事情面前,多是市长和行政长官“拍板”,而群众的意见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更有甚者,还会对群众意见“一棍子打死”,前段时间,嘉禾县的“谁影响嘉禾一阵子,嘉禾影响他一辈子”的暴力拆迁就是明证。

  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这是宪法赋予公民的参政权。现在一些地方对群众意见的重视不够足以说明,群众的知情权和参政权还是受到了忽视,这不利于决策的科学性和执政效果的优化。

  当然,政治体制不同,笔者不是要求我们的市长们一定要照搬西方,但他们的“勤勉恳谈”至少给我们这样的启迪:“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等执政行为不能忽略了群众的声音。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