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计划,苏联帮了不少忙(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08:52 环球时报 | ||||
编者按:10月11日,中共中央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这项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宏图立刻成了各界关注的焦点。50多年来,“五年计划”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整体发展规划。但在半个世纪前,制定和实施这样的规划对中国来说却相当艰难,在完成这一艰巨任务的过程中,苏联专家提供了重要的援助。 中国为“一五计划”向苏联求援 1951年春,从战争废墟中站起来的新中国为恢复和加速经济发展,开始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以下简称“一五计划”),并计划从1953年起开始执行。然而新中国的缔造者们却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难题,那就是干部文化水平偏低,许多人无法胜任专业技术领域的管理工作,编制这样一项大规模经济建设计划更是难上加难。 建国初期,新中国从国民党当局那里接收下来的各类工程师和技术专家只有2万余人,而且其中许多人尚未树立正确的政治观点。在当时的鞍钢,70名工程师中竟有62名是伪满时期遗留下来的日本技术人员。在遣返了政治立场不明的日本技术人员后,作为全国钢铁产业中心的东北,技术人员仅占全行业总人数的0.24%。在各工业领域中,全国总共只有78个设计单位,而各单位的设计人员均不超过500人。如此单薄的力量根本无法满足新中国全面恢复和建设国民经济的要求。在严峻的现实面前,周恩来总理认为,技术干部严重不足“将是中国工业化的一个重要障碍”,他感到中国迫切需要苏联专家帮助进行这一复杂的工作。 制定“一五计划”花了4年时间 早在1949年6月,刘少奇率领中共代表团访苏时,就提到了邀请苏联技术专家来华的相关事宜,并带回了200余名苏联专家,然而对于编制“一五计划”这样的宏伟巨篇,这些专家显然不够。 1952年,“一五计划”的编制进入了第二个年头。8月,周恩来总理专程赴莫斯科与斯大林商谈,要求增派专家800名,数量之多让斯大林也感到为难。此外,中方还希望苏联提供各种工业标准和技术资料,用于“一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于是,1950—1953年间,苏联专家带来了大量科学文献和技术资料,总重达600吨。 在与斯大林的会晤中,周恩来还专门就“一五计划”的编制请教了这位苏联领导人。斯大林指出,“一五计划”草案中规定工业总产值每年递增20%,太高了,应降到15%或14%。他还说,计划不能打得太满,要留有后备力量,以应付意外困难。斯大林的这些意见得到了采纳。 为讨论中国经济建设问题,苏联援华总顾问阿尔希波夫还召开了连续3天的专家会议。在会上,许多来华的苏联顾问从各自的角度反映了当时中国存在的众多棘手问题。经过热烈的讨论后,阿尔希波夫充满信心地说:“很明显,问题很多,需要一个个解决。我们来中国不是为了游山玩水,也不是为了夸夸其谈,而是为了工作,工作!中国朋友完全信赖我们。所以,我们提出每一项建议时,一定要经过周密的调查研究,弄清楚实际情况,切不可粗心大意,匆忙下结论。我们的工作不允许我们犯错误!” 尽管各方为了尽快拟定“一五计划”倾注了大量心血,但这毕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有计划地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加上受到抗美援朝战争的影响,“一五计划”几经修改,在1953年仍未最终定稿,但中国经济建设的脚步却不能再等待,于是中国政府果断地决定按预定时间表开始进行大规模经济建设,“一五计划”进入边实施边编制的状态。 1953年4月,苏联方面向中国政府通报了苏共中央、苏联国家计委和有关专家对“一五计划”草案的几点意见:工业化和发展重工业的方针是正确的;要从政治上、舆论上、人民情绪上考虑,计划不仅要保证完成,而且一定要超额完成;要注意培养自己的专家;要加强地质勘探等发展经济的基础工作;要注意农业、手工业和小工业的发展等。这些意见虽是根据苏联经验而谈的,但基本符合中国实际,成为修改“一五计划”的重要参考。1955年7月,历经4年多的编制与修订后,“一五计划”终于在第一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上通过。此时,这项计划已经实施了两年多。 “一五计划”奠定了新中国工业化基础 1956年,中国宣布“一五计划”提前实现。在“一五计划”期间,苏联总共援助了新中国150项(原计划为156项)建设项目,尽管这些援助都不是无偿的,但当时的这种援助确实是真诚的。这些项目帮助中国建立起了比较完整的基础工业体系和国防工业的骨架。有中国学者后来评价说,正是这些项目,为新中国奠定了工业化的初步基础。 除了援建项目,苏联援华专家也功不可没。据原苏联资料统计,到1956年底,在华工作的苏联专家人数超过了3000人。他们传授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技术,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做了很大的贡献。以石油工业为例,在学习了苏联的石油勘探方法后,中国石油工业的劳动生产率在3年间提高了3倍。 苏联专家的另一项贡献是帮助中国培训了大量技术人才。此外,中国还大量派遣人员到苏联学习考察,先后有近4万名中国公民赴苏学习,日后担任中国领导人的江泽民、李鹏等人都曾在这一时期赴苏学习,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 通过“一五计划”,中国建立了工业化的基础,拥有了自己的科技队伍。在此基础上,中国又相继完成了9个五年计划,逐步走上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 《环球时报》 (2005年10月12日 第二十三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