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韩国盯上华商资本(热点聚焦)(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08:54 环球时报
韩国盯上华商资本(热点聚焦)(图)
十月十日,第八届世界华商大会在汉城开幕。

  徐宝康 摄

  金秋十月,韩国首都汉城迎来了被誉为“世界经济奥运会”的第八届世界华商大会。全世界30个国家与地区的华商3300多人云集汉城,使韩国人感到振奋。在韩国的历史上,能够把如此众多的世界华商巨富迎进韩国,这还是第一次。韩国《东亚日报》激动地评说,“这是‘韩流’与华商资本的相逢”。

  韩国曾限制华商在韩国的发展

  10月10日,韩国总统卢武铉在世界华商大会开幕式上高度评价遍布全球的华商创造了“经商成功的神话”,华商已成为对“全球经济影响最大的经济体”。在韩国,“华商”这个词是这几年才被关注的。以“出口立国”并创造“汉江奇迹”的韩国,几十年来一直把目光盯在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上,未重视华商经济群体。1962年至2004年,强大的华商资本对韩投资只占韩国吸引外资总额的10%。旅居韩国的华侨,早在100年前就在韩国创业,不仅将中国的“炸酱面”等传统美食传到韩国,而且在韩国兴建了纺织、贸易、制造、建筑等企业。上个世纪60年代,韩国开始经济大开发时,曾出台了一系列限制在韩华商发展的措施,迫使旅韩华商不得不大批离开韩国,人口由10万人锐减到不足2万人。昔日曾一度辉煌的“仁川、釜山唐人街”也逐渐衰落。目前,旅居韩国的华侨基本上没有经营企业的,只是开饭馆,搞些小额贸易及行医度日,经济实力弱小。

  看到全世界华商的崛起和在世界经济发展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韩国近几年来开始反思限制华商的措施,并加强了对世界华商和旅居韩国华侨的重视。韩国产业资源部长官李熙范说:“华侨在东南亚的人口虽只占6%,但却在该地区拥有很多资本。中国在引进外资中,60%是华侨华人资本,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李熙范还说,“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以及中国与东南亚华侨经济圈合作的不断深入,加强同世界华商的合作,已成为韩国企业最重要的战略。”

  想尽各种办法扩大“韩流”在华商中的影响

  为弥补昔日对华商政策上的失误,韩国开始把目光投向华商资本。韩国中华总商会成立不久,势单力薄,韩国政府不但全力确保了本届华商大会的申办成功,而且全额出资1000万美元举办本届大会,并确定了本届大会的主题“与华商共成长,与世界共繁荣”。

  韩国希望通过本次大会提高韩国在世界华商经济圈的知名度,并推出了自己的“三大强项”,即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和文化信息技术。可以说,这次韩国把自己的家底都亮了出来,想给世界华商一个惊喜,他们邀请华商到三星电子、现代汽车等世界一流企业参观。这些著名企业如三星电子、浦项钢铁、SK公司等派遣了200名代表与会。在本届大会上,韩国方面推出了600场次的“一对一”贸易洽谈会,预计将达成9亿美元的贸易意向。韩国LG电子公司总经理李熙国在大会上提出了“电子产业的未来和韩中合作方案”。在生命科学领域,韩国著名生物技术权威黄禹锡介绍了克隆胚胎干细胞的世界领先技术。会议期间,卢武铉总统还告诉华商,目前韩朝之间和解气氛浓厚,合作频繁。韩朝合作项目“铁路、公路的连接”以及“开城工业园区的开工”,将为华商提供新的商机。

  本届大会还有一个特点,即韩国借“韩流”热风,将大批知名的明星推上舞台,在展示“韩流”风采的同时,还邀请华商到电视连续剧《大长今》的拍摄现场进行体验,以扩大“韩流”在世界华商中的影响。韩国艺堂娱乐制作公司董事长边斗燮认为,韩国无所不在的儒家文化思想,是韩剧风行中国的重要原因。但他同时也表示,“单向的‘韩流’时代已经结束”,要保持“韩流”的影响力,唯一可行的做法就是加强合作。韩国方面希望能与中国同行及华商建立良好合作,共创新的‘亚流’———亚洲潮流,创造全球文化新的格局。”

  中韩合作将扩大到海外华商

  过去一提到“华商”,人们想到的多是在海外经商的华侨华人。这些年来,大量中国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崛起并走出国门,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他们成为华商的重要组成部分。记者在华商大会会场上看到,来自中国的企业家和各经济领域的代表是本届大会人数最多的。中国联想控股有限公司总裁柳传志说,联想在韩国的发展战略是,在笔记本电脑领域形成三星、LG和联想的三强时代。上海汽车公司总裁陈祥麟向韩国方面透露,上汽收购韩国双龙汽车后,发展势头很好,今后将追加10亿美元的投资,扩大生产能力。

  在第八届世界华商大会上,韩国总统卢武铉发出了一个明确的信号:“韩国需要将韩中合作的领域进一步扩大到海外华商的范围。”中韩自1992年建交以来,在贸易、投资、文化等领域的合作关系飞速发展。中国已成为韩国最大的贸易对象国。韩国政府和媒体认为,把中韩合作领域扩大到海外华商,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也是韩国必须解决的课题。所以韩国十分珍惜这次与世界华商建立合作的机遇,希望“韩流”与华商资本相逢。

  《环球时报》 (2005年10月12日 第二十四版)

  作者:本报驻韩国特派记者徐宝康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