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达德书院芝兰香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08:59 贵州日报

  达德书院是我国开办较早的新学之一,1894年,全国各地学洋文、习新学的风潮四起,地处西南一隅的贵阳也办起了一座经世学堂,在全省选录高材生,以新学来培养年轻的一代。1902年,曾在此学习过的黄干夫邀约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在贵阳城中的忠烈宫办起了达德书社,后更名为达德学堂,学校较早办了女学和新学,也较早派人出国考察和派遣留学生,有强烈的爱国精神和光荣的革命传统,造就了王若飞、黄齐生这样的人物,被称为“贵州革命家的摇篮”。

  2005年,10月8日,周末。

  此刻,书院里顾客寥寥,不过两三人而已。魏进波也捧了本书在读,空气里漂浮着书香,不时地,还可以听到沙沙的翻书声。

  在贵阳繁华的大十字,达德书院仿佛是一座界碑:门栏之外,是都市的喧嚣;门栏之内,却是久远的宁静。

  “哦,来了?新书在那边,自己看吧。”魏进波淡淡地招呼着刚进门的客人,全然没有营业员应有的那种热情,倒是像对熟悉的老朋友那般,随意,淡泊。

  读书,是23岁的魏进波来书院的惟一原因。为这,他放弃了收入丰厚的工作,在书院做了一名普通的营业员。3年过去了,昔日的同学,有的做起了生意,有的在大城市定居……

  城市的浮华近在咫尺,仅仅几步,便能触摸,拥有……

  而年轻的魏进波还在这里,读书、卖书、谈书、听书。

  3年,会有多少沧海桑田的变化?魏进波并不知道。市场上热销的是日本漫画、是人际关系技巧、是成功法宝;他的书店里摆满的,却是鲁迅、毕淑敏、是茨威格、川端康成————无论市场如何风云变幻,达德书院依旧以出售人文类书籍为主,在这里,可以找到许多在别的书店看不到的书。

  对书院经理,魏进波最大的感谢也在于此:负责进书的他,可以坚持自己的喜好,而不过多的受制于经济利益。

  他的生活是一幅凝固的图画,时光之于他,只是书籍的累积。

  从书里知道,世界很大很大。他的世界却很小很小,小到只有一扇门,供人们出入;但这世界也可以很大很大,只是一扇窗,便可以把城市尽收眼底。

  而眼里看到的,又何止一座城市!达德的眼界,一直引领着这座城市的人们。

  创立于1902年的达德书院,曾是一所著名的学堂,造就了革命家王若飞、教育家黄齐生、书画家谢孝思等众多的历史名人,无数年轻的梦想就是在这里起飞。

  达德学校主办的《达德周刊》,宣传文化教育、政治经济,在社会上产生极大影响,这是贵州最早的教育性刊物;抗战期间,学校成为贵阳抗日救亡活动的中心,贵阳教育界抗日救国会就设在该校,进步音乐团体————筑光音乐会也建立了达德支队,教唱抗日歌曲,进行抗日宣传;黄齐生访问延安归来后,曾在该校演讲、介绍延安见闻;1939年中共地下党组织在该校学生中建立了党支部……在西南偏远的一隅,达德书院里传递着时代的最强音。

  在熙攘喧闹的都市,达德书院成了不少人心灵的领地,或许,这正是魏进波的记事本上,熟客越来越多的原因。

  门外,浮华如潮,书院仍宁静如水,看书的、聊天的、喝茶的,让人隐隐的错觉,只当是多年前的某天。

  那时,年少的王若飞在看《共产党宣言》;此刻,23岁的魏进波在读《时间简史》。

  门庭之外,是文明堆砌的城市,是饮食男女的红尘。门庭之内,花开依旧;琉璃的瓦、青石的砖、木质的门,也还依旧。

  达德书院静静地伫立在城市的中央,“好学、力行、知耻”的校训,仍旧高高挂在屋檐下;周遭,世事变化。

  王若飞与魏进波,中间隔着许多年的沧桑,而在这青砖碧瓦的院落里,总还有些什么未曾改变。比如,对书籍的热爱;比如,对精神家园的执着。

  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永恒。

  作者:王琳 芦晓娟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