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航天员飘来飘去拍地球(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09:06 海峡网-厦门日报

  “神六”飞天特别报道

  “神五”飞行时绝对禁止的动作可放心进行,表明“神六”飞船“在轨干扰力”试验成功

  新华社北京10月13日电 神舟六号航天员13日先后进行了开关舱门、穿脱压力服、穿

舱、抽取冷凝水四大项“在轨干扰力”试验,结果表明航天员较大幅度动作对飞船姿态影响微小,飞船姿态保持良好,姿态控制发动机不需要启动。从此,航天员可自由进行类似幅度动作。

  试验结果让航天员敢于在太空中做一些幅度较大动作,记者从北京飞控中心大屏幕上看到,费俊龙在穿舱试验后,曾轻松地在返回舱的两个舷窗间较快地飘来飘去,拿着照相机以不同角度拍摄美丽的地球。他的这个动作在神舟五号飞行时是绝对禁止的。

  凌晨4时16分,飞船飞行第13圈,费俊龙从轨道舱进入返回舱,将两舱之间的舱门关闭,六七分钟后重新打开。舱门在太空中关闭密封和快速检漏得到验证,完全正常。

  一个多小时后,航天员费俊龙在返回舱内,在规定时间进行了穿脱压力服试验。

  14时25分,第20圈,在远望二号测控弧段内,费俊龙从座椅上起身,拉着扶手、助力绳,头先脚后飘入轨道舱,随后以原来姿势飘回返回舱。聂海胜则从轨道舱到返回舱进行了两次类似动作。航天员在太空中穿舱时,就像鱼儿在水中轻轻游动。3次穿舱试验顺利完成。此前航天员因工作生活需要,曾两次十分缓慢地在两舱之间穿行,但这两次不算正式试验。

  17时10分许,轨道舱内的航天员4分钟内连续按动抽取冷凝水开关约百次,地面人员监控了这一切。正常情况下根据舱内湿度变化情况,航天员每隔3小时抽取一次冷凝水。

  四项试验取得了基本相同的结果,飞船只有微小摆动,姿态保持正常,姿态控制发动机不需要点火,“在轨干扰力”试验获得成功。飞船系统总体副主任设计师张书庭介绍,这标志着飞船能够承受航天员舱内活动的扰动,以后就不需要再安排类似试验。

  两名航天员能够在太空成功完成上述一系列重要的空间科学实验,有赖于他们良好的身体状况作基矗

  在飞控大厅医监台上的李勇枝博士介绍说:“从昨天9时上天到现在,两位航天员已经完成了4次进餐,每个人都休息了一次。他们的精神状态非常好,血压、脉搏等各项生理指标正常,反应敏捷,没有出现任何空间运动病的反应。”

  13日凌晨4时16分,费俊龙结束了大约7小时的睡眠,从轨道舱来到返回舱进入工作岗位。随后,费俊龙和聂海胜先后进行了失重状态下的关闭返回舱舱门及检漏试验、舱内压力服穿脱试验。13时05分,聂海胜经过大约7个多小时的睡眠,两位航天员分别进入轨道舱进行科学实验。航天员和地面科技人员对各项实验获取的数据作了详细的记录。

  

航天员飘来飘去拍地球(图)

  聂海胜拿着勺子,从食品盒中舀出一块食物让它飘在空中,费俊龙用手轻轻一碰,食物飞入口中。

  太空生活

  吃饭

  时间:早晨6时10分;飞船飞行第15圈

  画面:航天员开始用早餐。聂海胜拿着勺子,从食品盒中舀出一块食物让它飘在空中,费俊龙用手轻轻一碰,食物飞入口中。然后两人冲着摄像头开心地笑了起来;聂海胜也以相同方式往自己口中送入了一块食物。飞船下传回地面的图像上,可以看到他们重复进行了多次类似动作。

  专家连线:中国航天员训练中心航天营养与食品研究室主任陈斌:“航天员用餐时,每人一套餐具,包括餐盘、勺子、叉子、安全剪刀等。”

  食物:后几天粗纤维量减少

  太空食品包括主食和副食,主食以米饭为主,每份140克,装在真空包装袋中,食用时需要使用加热器加热。副食包括肉类、蔬菜、罐头三大类,其中肉类包括陈皮牛肉、牛肉丸子、墨鱼丸子等,蔬菜类都是各种复水蔬菜,包括香菇菜心、素什锦等,罐头类以肉类罐头为主,有牛肉罐头、猪肉罐头等。

  航天员在太空吃的冻干水果,是用草莓、苹果、香蕉、水蜜桃、哈密瓜等鲜果加工成的,口感、色泽依旧,味道也相当好。同时,航天员还可以喝上咖啡、茶、果汁和奶油浓汤。

  航天员食用的食品在前3天和后几天有一些区别。后几天的食品中,粗纤维的含量明显减少,这样是为了减少航天员的排便次数,因为在返回舱和轨道舱分离后,返回舱内没有航天员的排便设施。在太空飞行中,每名航天员每天大约需要摄入2.5公斤的水。

  用餐:一名航天员当“厨师”

  在微重力条件下,用普通的叉子和汤匙可以从开口容器中取食食物,特别是具有黏性的食品,用汤匙取出后可以轻易送入口中。另外,用匙比叉更可靠,如果用匙盛牛奶,即使拿匙的手左右晃动,牛奶也不会被晃出。因为在微重力条件下,液体的运动只受表面张力、内聚力和黏着力的控制。

  航天食品通常制成一口大小的长方形、球形和方形等,如肉块、鱼块、点心块,食品表面涂有一层可食的保护膜,航天员进食时一口一块,既方便简洁,又不会掉屑,从而避免食物碎屑撒落在舱内飘福

  神舟六号航天员的食品需要加热和复水,而且种类较多,这就需要一名航天员担任“厨师”,在就餐前30至60分钟,负责准备食品。如果航天员不喜欢吃菜单上的食品,而要吃配餐食品,准备工作就要复杂得多。按照作息制度安排,航天员需要一天就餐三次,每餐均配有主食、副食、复水蔬菜、点心、水果、饮料、餐巾纸等。两名航天员轮流就餐,1人就餐时,另1人值班。

  用餐时,航天员将餐盘束缚在航天员一侧大腿上,勺子、安全剪刀等吸附于餐盘上,利用餐盘上的尼龙搭扣,将食品固定在餐盘内。航天员取食食品后,要闭嘴咀嚼,防止残渣外泄。复水食品具有相互粘连性,用勺子食用,饮料用吸管吸食。

  洗脸

  时间:9时17分;飞船飞行第17圈

  画面:费俊龙坐在返回舱的舷窗边,从一个绿色帆布包里面拿出一张湿纸巾,把包装袋撕开,取出里面的纸巾。只见他一松手,绿色的袋子就飘了起来,费俊龙把包装抓住以后,开始擦脸。

  专家连线:航天员首席医监医保医生李勇枝博士介绍,科技人员为航天员准备了一种类似口香糖的清洁剂,餐后使用,可以达到清洁口腔的效果。用来“刷牙”的还有用无菌纱布做成的纸套和一种能吃的牙膏,既除味又增白。俄罗斯航天员则用生理盐水浸泡的纱布擦拭牙齿。太空中无法沐浴,神六航天员携带了一种专用的纸巾,出汗后可以用来清洁身体,还有特制的擦脸油用于护肤。据悉,在飞行期间,两位航天员还要换一次内衣。

  睡觉

  时间:12日晚;13日6时左右

  画面:13日凌晨4时16分,费俊龙结束了大约7小时的睡眠,从轨道舱来到返回舱进入工作岗位。13时05分,聂海胜经过大约7个多小时的睡眠,两位航天员分别进入轨道舱进行科学实验。

  专家连线:航天员首席医监医保医生李勇枝博士介绍,在太空中睡眠,航天员一般不需要床。只要在居住舱内找一个角落,不影响别人行动,没有噪音干扰,便可以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在微重力条件下,航天员睡觉不受姿势的限制,可以躺着睡、坐着睡、站着睡,甚至倒立着睡。神舟六号飞船为航天员准备了睡袋,挂在轨道舱的舱壁上。睡觉时,航天员一定要将手臂放进睡袋里,把双手束在胸前,以免无意中碰到仪器设备的开关。同时由于在失重的环境中,睡眠中的人会有四肢脱离躯干的感觉。一名前苏联的航天员就曾在朦胧中把自己放在睡袋外的手臂,当成向自己飘来的“怪物”,吓出一身冷汗。

  睡觉前,航天员需要用一根带子将自己和睡袋固定在某个地方,否则睡着之后,呼吸气体产生的推力会将航天员的身体推到空中,在舱内飘来飘去。但也有航天员有意将固定在舱壁上的睡袋放松,只用一条绳子牵着,任其飘动,在睡觉中真正成了“夜游神”。

  航天员在刚上天的24小时内由于情绪激动,一般很难入眠。3-4天后,这一状况会有很大的改善。

  据新华社电

  

航天员飘来飘去拍地球(图)

  ▲聂海胜在飞船上度过了自己的41岁生日。

  

航天员飘来飘去拍地球(图)

  ▲10时50分,费俊龙戴上耳麦与地面通话。

  今日看点

  14日,飞船处于稳定的在轨飞行状态,有两个方面值得关注。清晨,飞船将在第30圈进行变轨后的首次轨道维持。飞船飞行近两天,轨道高度会衰减。轨道维持是指,根据轨道精测参数进行微量调整,使飞船回到预定的正常轨道,以便返回时能够准确降落在预定地点。

  另外,飞行第3天,飞船的各分系统可靠性将继续受到考验,如果一切正常,将又是一个新的纪录。两名航天员会根据计划轮换休息和工作,与地面保持联系畅通。

  据新华社电(厦门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