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唐山地震:本可避免的灾难(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09:46 金羊网-新快报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震前曾被准确地预测出来了。”

  近期,唐山作家张庆洲发表长篇调查《唐山警世录》,揭开了唐山大地震鲜为人知的内幕。

  唐山作家张庆洲经过长时间调查,最近向世人披露了这一令人震惊的消息。他的长篇调查《唐山警世录》,揭开了鲜为人知的一幕又一幕……

  遭遇:被捂住的地震警报

  当年唐山地震监测网的工作人员中,张庆洲说他印象最深的是开滦马家沟矿地震台的马希融。这位担任过河北省第六、七、八届人大常委的七旬老者,曾两次发出了临震预报。

  从1976年5月28日开始,马希融发现,一直平稳的地电阻率值出现了急速下降的现象。为慎重起见,马希融还与其他地震台站进行沟通,最后确认监测结果无误。7月6日,马希融正式向国家地震局、河北省地震局、开滦矿务局地震办公室,发出短期将发生强震的紧急预报。

  7月14日,国家地震局派来两位分析预报室负责地电的专家。他们检查了设备、线路,没有发现任何问题,之后指出,地电阻率值下降是干扰引起的。

  7月26日、27日,地电阻率再次急剧下降。思虑再三,27日18时,马希融拿起电话,向开滦矿务局地震办公室发出强震临震预报:“地电阻率的急剧变化,反映了地壳介质变异,由微破裂急转大破裂,比海城7.3级还要大的地震将随时可能发生。”此时距唐山大地震发生仅有9个小时。

  地震前的最后一个傍晚,与马希融一样焦急的还有北京地震队的耿庆国。

  那晚耿庆国正在三里屯的岳母家。家里人说屋外晾的衣服爬满了蚂蚁。耿庆国低头一看,地上一层潮。为预报此次地震已奔走多日的耿庆国立刻做出判断,这是地下水往上涨,要地震!他马上跑到三里屯派出所,借用那里的电话跟地震队进行了最后的沟通。

  7月以来,北京市地震队监测的各种异常已经非常明显了。7月14日,北京市地震队紧急给国家地震局打电话,提出震情紧急,请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立即安排时间听取汇报。

  “26日那天,国家局来了15个人,主管华北震情的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副主任梅世蓉没到。国家局的同志听取了整整一天的汇报后,传达了梅世蓉的意见。”耿庆国回忆说,当时梅世蓉的意见是“四川北部为搞防震已经闹得不可收拾,京津唐地区再乱一下可怎么得了?北京是首都,预报要慎重!”

  “国家地震分析预报室是一个决策部门,大震迫在眉睫,但我们过不了那道关。”耿庆国说,“按照当时的地震水平,虽然报不准7月28日,但7月底8月初的时间段是可以报出的;虽然报不准7.8级,但5级以上是可以报出的;虽然报不准唐山这个确切位置,但是京津唐一带是可以报出的。事实上唐山地震前6个小时就出现了地声、地光,如果给老百姓打个招呼,减轻人员伤亡是可能的。”
唐山地震:本可避免的灾难(图)
震区满目疮痍

  地震预测遭到的漠视,使唐山人付出了血的代价,也给张庆洲一家造成了灾难和痛苦。1976年7月28日,张庆洲的大姐在地震中遇难。当时,大姐一只脚被楼板卡住了,余震不断。为获一线生机,大姐夫几乎是被大姐逼着,从废墟中扒出一把锯,在没有任何麻醉条件下把脚锯了下来。后来大姐因失血过多而死。那些日子,唐山人相互见面头一句话就问:“你家死了几口?”

  原因:主管部门玩忽职守

  唐山市地震办公室的杨友宸告诉张庆洲,1968年,唐山市防震工作上马时就他一个人。上任后他就着手建立地震监测网。几年之内,他在唐山市区内先后建立了40多个监测点,各个监测点每天向他报数据。他当时虽然没有被任命,但却是唐山市地震办公室的实际负责人。

  张庆洲对记者说,杨友宸从1968年起抓地震预报,在唐山铺了一张巨大的地震监测网,从不敢眨一下眼。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眼看就要抓到这次大地震了,可不知什么原因,组织上却突然通知杨友宸去干校劳动。在大地震即将爆发的当口,杨友宸被迫离开了至关重要的地震预测岗位,只剩下两个业务不熟的人值班。

  张庆洲分析指出,杨友宸是这个监测网的关键人物。他所采访的众多当事人都表示,杨友宸不仅极为负责,而且敢说话。如果当时杨友宸在唐山,面对如此众多的临震预报,一定会跑去找市长,找书记,地震预报一定被他嚷嚷出去了。

  “如果说,杨友宸被临时调离使唐山的群防群测工作遭到致命打击的话,那么,在中央一级地震专业部门发生的地震方位的‘东西之争’,就成为漏报地震更加重要的因素了。”张庆洲如是说。

  据原国家地震局分析预报室京津组组长汪成民回忆,1975年1月,在国家地震局召开的一年一度的全国地震趋势会商会上,专家对我国东部1975年、1976年地震形势分析出现了严重分歧。分析预报室的权威们认为,中国东部自1969年渤海地震后,地震活动已趋减弱,问题不大了。今后一两年,主要危险在中国西部,战略上要转向川滇一带,抓8级大震。以汪成民为代表的一些青年专家则反对忽视东部的看法。1976年5月,云南发生了7.4级地震,结果使权威们更加坚定地认为原先估计的“主要危险区在西部”是正确的。从此,工作重心转向了西部。

  当年唐山地震监测的主要负责人20多年后打破沉默“我总有一种犯罪感”

  刘占武,这位当年唐山地震监测工作的主要负责人,1976年任河北省地震局唐山监测中心台业务组组长。从1979年起,担任中心台台长,直至2002年退休。事隔20多年后终于说出埋藏心底的秘密。

  记者:请介绍一下唐山大地震之前,唐山地区的地震监测情况。

  刘占武:当时唐山地区监测地震的机构有两个,一个是我们唐山监测中心台,还有一个是唐山地震办公室。我们中心台是专业队伍,唐山地震办公室管辖唐山市市区范围内的地震台,是业余地震监测队伍,负责人是杨友宸。我们两家是平行机构,两家上面还有一个机构,是唐山地区地震办公室。

  记者:地震前,你们掌握了哪些情况?

  刘占武:我们管辖的昌黎后土桥地震台的地电阻出现了明显变化,特别是到了1976年上半年,地电阻率值下降得相当快,很不正常。我们先后到昌黎后土桥地震台检查了3次,线路没有问题,也排除了干扰。

  记者:听说杨友宸下辖的地震台站很多出现了异常,而且有的台站还作出了明确的地震预报?

  刘占武:是。唐山二中的地震台、唐山八中的地震台、马家沟矿地震台都和我们交流过震情。山海关一中的吕兴亚老师、乐亭红卫中学的侯世钧老师还发出了地震警报。

  记者:接到他们的预报之后,你们是怎么做的?

  刘占武:我们向上级机构,就是唐山地区地震办公室作了汇报。当时我说,第一,应该肯定他们的大胆预报,这种探索精神是可嘉的。第二,从科学的角度来说,现在地震预报尚处于探索阶段,不能说人家的预测结果完全不对。第三,我们认为应继续观察。这样做延误了战机。

  记者:你觉得当年唐山大地震漏报的原因在哪里?

  刘占武:没有做好专群结合。当时对于吕兴亚和侯世钧的预报,我也是将信将疑,有点看不起群测群防的土方法,觉得他们用的是土地电,只能打到地下几米深,而我们专业台用的地电能打到地下1000多米深。另外就是国家地震局的作用没有发挥好。

  记者:如果唐山大地震发生在今天,唐山灾难能够不再重演吗?

  刘占武:很难说。记者:为什么?

  刘占武:地震预测要靠两条腿走路,专群结合。可唐山大地震以后,群测点都撤了。

  记者:这些事当年你说过吗?刘占武:没有。记者:那你为什么20多年后又讲出来?刘占武:我总有一种犯罪感。

  《唐山警世录》问世不久,2005年9月12日,国家保密局新闻发言人沈永社宣布,自今年8月起,因自然灾害导致死亡人员的总数及相关资料解密。

  ·唐山大地震预测倒计时表·

  1976·7·28 3时42分53.8秒

  唐山发生里氏7.8级大地震,超过24万人在地震中遇难。

  1976·7·2716时 距唐山大地震11小时

  吕家坨矿地震办公室的赵声和王守信两人通过电话向开滦矿务局地震办作了紧急震情汇报:第二个峰值一直在上升、上升、上升……

  1976·7·26 距唐山大地震2天

  国家地震局汪成民等一行15人到北京市地震队听取汇报,北京队提出,发现临震七大异常。

  1976·7·16 距唐山大地震12天

  乐亭红卫中学向唐山地区地震办公室、河北省地震局唐山监测中心台发出书面地震预报意见:7月23日前后,我区附近西南方向将有大于5级的破坏性地震发生。

  1976年初 距唐山大地震不到半年

  唐山市地震办公室负责人杨友宸,在唐山防震工作会议上作出了中短期预测:唐山市方圆50公里内,1976年7、8月份或下半年的其他月份将有5到7级强震发生。

  1976·7·14 距唐山大地震14天

  唐山二中田金武老师郑重发出地震警报:1976年7月底8月初,唐山地区将发生7级以上地震,有可能达到8级。

  1967·10 距唐山大地震9年

  时任地质部部长的李四光,在国家科委地震办公室研究地下水观测的会议上指出,“应向滦县、迁安地区(属唐山地区)做些工作。如果这些地区活动的话,那就很难排除大地震的发生。”

  据《中国新闻周刊》

  (紫/编制)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