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社科]用故事救赎法律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10:43 新京报

  

[社科]用故事救赎法律

  《法律的公共空间》(法学译丛)

  (美)帕特里夏·尤伊克苏珊·S.西贝尔著

  商务印书馆2005年8月版

  定价:36.00元

  □书评人 好春

  这是一本社会学家写的书。作者花费数年的时间选取访谈对象,听他们唠叨自己与法律有关的故事,然后选取细节进行分析。除故事之外,这也是一本富于理论性、充满智性乐趣的书。故事提供原始材料,让读者从中可以重新考察“法律是什么”,其中并没有用法律史或法律学科内的方法,几乎全部是社会学的。

  社会学家欲展现法律在日常生活中的情况,需要找一个关于法律的中介性的术语,于是作者安排了“法律性(legality)”这个词。“法律性”是作者的思想中,一个类似于柏拉图超验理念式的东西,指在日常生活中“与法律有关”的经验背后的法律世界,由客观存在的法律系统与人的日常意识互相构成。“法律性”是一个连接日常世界与法律的桥梁。

  法学家与社会学家眼中的事实与因果均是不一样的。

  社会学家看到的世界,是一个带着人类复杂性的世界,是当下的、非历史的。作者从记录到的大量故事中,整理出三种形式的法律意识:“敬畏法律”、“利用法律”和“反抗法律”。每一种类型对“法律性”的体现,都是建立在不同的个人、阶级、种族背景之上,表达了对法律的不同解释、理解,体现了与法律的不同关系。

  对法律敬畏的意识,并不是指心理学上的“敬畏”,而是在意识上把法律当成一种外在的、客观的、一体的、静止的体系;法律在日常生活之外,它与日常生活是对立的,而不是相连与交叉的。把法律与日常生活理解为不同秩序的存在,这样,人采取的行动是尽力去维护法律的“神圣性”,并且如同相信神话一样信任法律的正义。

  作者说,现代社会具有一种趋势,那就是将时间关系浓缩为空间关系,把法律转变为理性化、文本化的法庭、长椅、桌子、文件等。美国的法律被描述成为中立的、公平的、庄严永久的,它的娱乐机器也常常在电影、小说中宣讲这种观念。

  如果说“敬畏法律”可以解读为法律自己的故事的话,那么“利用法律”可看作是现实主义的故事。在被定义为“利用法律”者的意识里,法律被看成是一种游戏,可以被算计,而参与者非常重视自身知识、经验、能力等;法律被看作成为竞技性的领域,人被假设为一个“理性人”,根据成本收益来采取行动,或者把法律看成市场经济中的商品。游戏参与者相信法律的清晰性,相信自己可以最终掌握其中的方法,要把自己表现成为一个掌握官僚程序的能手和玩弄法律的高手。

  “反抗法律”伴随了对法律的沉默、拒绝、缺席、公开对抗、试图置换、不信任甚至幽默等意识活动。在体现这种意识的访谈者的故事中,法律往往被体现为一种权力,这种权力是异己的,它试图侵入到日常生活中去。

  “敬畏法律”、“利用法律”和“反抗法律”,这三种意识不是截然分开的,在一个事件中,这三层意识常常是互相重叠与替代掩藏的。比如,有时候“敬畏法律”者也让他们感觉到时间在无谓地消耗自己,法律的时间破坏了正常的日常时间,会让参与者转向消极对抗法律。

  被访者们通过讲述故事,运用自己独特的意向性“再生产”着法律性。把法律事件变成了日常可以讲述的故事,让其在日常生活中流传,让法律回到日常生活中化解之。作者指出:“人们讲述的故事,使个人生活与社会组织之间的联系变得清晰可见,在这一意义上,这些故事或许具有解放性的特征。通过相互讲故事,我们可以提出更好的道德诉求,而不仅仅是解释自己的困境。通过讲述故事,我们创造或重新创造了关于法律的日常经验。”

  在一个完善的现代法律社会中,公民们不会像在希腊城邦中那样热衷于政治生活,积极地创造与完善法律,而是与异己的法律共存,法律的进步变成了法学工作者职业的事情。通过讲述解放的不仅仅是那些个体,而且等待解放不也是法律本身吗?也许,作者的目的是要把法律从理性化的僵硬中解救出来,把法律放到活泼的日常生活中,或许我们可以隐约感受到一些关于法律起源与本质的新意。

  一直觉得英文书名中commonplace翻译为“公共空间”似乎不妥。因为书中多有叙述公共交往中,个人一方的“私人体验”,作者并不是在一种“公共空间(publicspace)”意义上进行研究的。如果参考commonplace这个词语,把书名翻译为“庸常琐事中的法律”或“日常生活中的法律”,是不是更加妥帖一些?

  我想起古希腊雅典对苏格拉底的审判,苏格拉底对待判决的相关叙述也是很独特的,苏格拉底首先在法庭上拒绝用献媚陪审团的方法来为自己辩护,其次他拒绝逃亡,并且临终前向弟子们讲述为什么要服从此次判决,最后说,不知道“活着与死去哪条路更好”,作为自我与他人的慰藉,这个典型案例中体现出来的“法律性”,或许可以在法的社会学中大加使用。碰巧译者陆益龙先生写过两本关于户口的书,如果抽时间做一点“户口的故事”,做做“日常生活中的户口意识”,相信一定也好看。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