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抗战书写,历史阅读中的喧嚣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10:53 新京报

  抗日战争,作为一个历史名词,一直留存在国人记忆中。今年是抗战胜利60周年,这一话题很自然地再次成为人们反思和探讨的对象。文艺界、历史学界的专家学者们,或还原历史、或寻访英雄、或反思战争,希冀从不同的角度,将整个民族在那个时代的精、气、神立体地展现。《一个时代的侧影》、《飞翔在中国上空———1910-1950年中国航空史话》、《缅甸荡寇志》、《在同一面战旗下》等一连串涌现的抗战书籍,都希冀从历史的另一个侧面来展现某种真实。

  历史蔓延在细节中

  抗战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的喧哗声中,也有人将眼光投向了不为人知的一些抗战历史。

  “1935年,在北大读书的柳存仁回忆了一次有趣的请客经历:他要了40个猪肉饺子、两碗小米粥,加一碗白糖。‘由于这一串子的菜单挺够劲,那老伙计一面大声地唱出来,一面用着谄卑的眼光瞧着我的又脏又破的蓝布大褂,仿佛在怀疑我,今天难道你的汇款又来了不成?’这顿饭花费两毛二分钱……”在《一个时代的侧影》中,作者陈晓卿将更多的笔触投向了1931年至1945年这段时期平民百姓的生活细节,更不惜笔墨地记下了当年柴米油盐的花费。

  谈及为何其视野会远离惯常的抗战战场时,陈晓卿表示:“战争离我们现在的生活已经很远了,生活在和平年代的人们可能很难体会到战争的血腥与残酷。选择百姓的日常生活作为叙述的切入点,是希望今天的人们找到体验战争的参照物,从而受到震撼,这些都是不同时期、不同人们的不同表情。”而作为国内第一部由老兵亲口讲述历史的《在同一面战旗下》,在展现当年“十万学生十万军”的爱国学生大从军运动时,也是以每个老兵的生活为重心的。“想不到吧,二战老兵在印度战场上除了浴血杀敌外,还有浪漫的异国恋。一个中国老兵与美国女护士之间擦出了爱的火花,即使在战火纷飞的岁月里,也阻挡不了两人缠绵的书信来往”,书作者邓贤这样告诉记者,尽管之前对那段历史已较为熟悉,但在与老兵访谈过程中听到此事时,心头还是为之一震:战士们也是人埃

  “抗战中百姓的生活情状,远征军、空军的历史等等,其实一直都存在着,只是以前对其的关注度不高,而我们当下所做的也只是在复原真实的历史空间。”陈晓卿表示,中国历史的传述行程中一直便有正史与野史之分,正史固然是通往过去的一个窗口,但它所忽略的东西恰恰是历史的关节点,相比于宏大的叙述,细节或许更能捕捉到某种历史的真相。

  历史书写的多面性

  “第一位在中国上空飞行的却是一位美国人———托马斯·斯科特·鲍德温,新的空军干部训练与军队军官的训练同步进行,训练地在广东郊区的黄埔军校……在广州的空军训练主要是为当时空军的建立打下基矗”美国人饶世和颇有兴致地细叙了中国的第一架飞机、第一所航空学校、第一次空战胜利时候的情景,力图还原他所熟悉的场景。

  据翻译者戈叔亚介绍,《飞翔在中国上空》一书的作者饶世和亲历了中国空军建设,曾参与飞越著名的“驼峰航线”。他对历史的挖掘,则让我们看到了另一层面的历史。“之前对1910至1950年间当时空军的建设情况,我们更多地是从自己留存下来的史料中了解。其实,当时的空军建设既有国人的奉献,也有外国人的努力。因此,对那段历史的记录也保留在外国人的记忆里,他们对历史的讲述则向我们展示了另一个角度。”戈叔亚说。

  对此,邓贤表示,当前对抗战历史的挖掘越来越深,视角也较过去有所转变,多元化、多层面是一大趋势,“当我们走近那段历史,去复原历史时,就会重新评价远征军在印缅战场上的英勇作战,为整个远东战区所做出的重大贡献。”邓贤以众多老兵的口述多层面地展示了远征军的历史,同样,亲历两次缅战的孙克刚也将自己的经历写了下来。孙克刚当时才二十出头,他震惊于战争的残酷,更为战争中的英雄人物所触动。此次,孙克刚的儿子孙善治重新拿出了其父所著的《缅甸荡寇志》来出版,他告诉记者:“父亲的《缅甸荡寇志》曾因历史的原因没有再版,一直珍藏在家中。此次重版,只是觉得当年父亲出于一种使命将印缅的历史真实地记录下来,让我们看到了众多将士的所为。作为他的儿子,有责任完成父亲的未竟之愿,让更多的人走进历史的另一个角落。”

  面对历史,还有遗憾

  邓贤花了近半年时间,全球寻访二战老兵,让他们亲口讲述自己的故事,“二战老兵是历史的活化石,将他们对历史的记忆用文学的样式表现出来,能使我们更加接近历史真实,更为重要的是他们的讲述比我更有分量。”时隔60多年,当年的青年将士们已不再年轻,而今他们也分散在世界的各个角落。“现在这些老人年龄最大的97岁了,最小的也有78岁。作为那段历史的见证人,却正逐渐离我们远去,这便意味着那段历史正渐渐地远离我们。有一次,我们在成都采访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兵。

  老人回忆起当年的经历异常兴奋,仔细地回味着当年的桩桩事情。没想到采访结束没多久,他便发生了意外。“邓贤的话语中有几分遗憾。

  亲历者的缺失给完整地展现历史留下了遗憾,而这种缺憾感同样也反映在抗战期间百姓生活资料的缺乏上。抗战期间,萧红与萧军怎样辗转到上海;北京大学校长蒋梦麟在学校南迁时经历了什么;上海亭子间的文人周立波是怎样创作出了《暴风骤雨》……这样的故事在《一个时代的侧影》中,并不鲜见。但书中种种对历史关节的叙述、种种生活细节的展现,往往都是人们熟知的名人,而作为大多数的百姓生活却得不到全景展示。

  对此,陈晓卿表示:“我们也感到了这种遗憾,我们的出发点是尽量真实地还原生活细节,但所掌握的历史资料更多偏向名人,当然在这过程中,我们也找到了类似《长工日记》的平民化记录,但那毕竟占少数。因为抗战期间的百姓根本就没留下他们生活的记叙,平民做记、立传的意识太弱了,我们只能找到零星记录。”这,不可不谓抗战书籍中的一大缺憾。

  采写/本报记者李健亚

  

抗战书写,历史阅读中的喧嚣

  《一个时代的侧影》

  陈晓卿、李继锋、朱乐贤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8月版

  定价:38.00元

  此书由中央电视台同名纪录片的文案整理而成,全书采用编年体方式,截取了1931年到1945年的时间段,来展现抗战期间的历史。作者陈晓卿、李继锋、朱乐贤尽量选取每一年最重要的事件、人物,构成一部抗战史的独特见证,将一些人们未曾见闻的历史场景呈现出来。因而此书所描述的不单单是抗战史,也是抗战时期的社会史、生活史和民间史。

  

抗战书写,历史阅读中的喧嚣

  《缅甸荡寇志》

  孙克刚著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版

  定价:18.00元

  书作者正是孙立人将军之侄孙克刚,他全程随军入缅作战。全书资料大部分为其亲眼所见,一部分取自战斗记录和实地作战官兵的谈话,力求以原始资料来展示历史。该书以孙立人将军率领的驻印军主力新三十八师的作战历程为主线,详述了战斗实况。新三十八师与日寇惊心动魄的激战、关山丛莽的万重艰难、印缅的风土史故、侨民之间的鱼水之情,都得以一一展示。

  

抗战书写,历史阅读中的喧嚣

  《飞翔在中国上空》

  (美)饶世和(M.Rosholt)著戈叔亚译

  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9月版

  定价:39.00元

  历史已在中国上空“飞翔”过去,中国上个世纪上半叶的飞翔史又是怎样?本书即是那个时代的“中国航空史话”,它讲述了当时航空事业从无到有、曲折发展的故事,尤其是抗战历史个点中的英勇作战。作者饶世和对那段历史既是当局者又是旁观者,他如数家珍般地记叙了第一位飞上中国天空的外国人和中国人,第一个飞机制造厂……

  

抗战书写,历史阅读中的喧嚣

  《在同一面战旗下》

  邓贤主编

  五洲传播出版社2005年6月版

  定价:40.00元

  此书由60多位中国二战老兵的回忆录组成,老兵们讲述了中国军队通过“驼峰航线”从重庆空运物资到印度北部等鲜为人知的史实,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同时,老兵们还纷纷回忆了战争中这种特殊的文化交流,美国的电影、美国的音乐……

  就在这种生活的细节里,中美双方的军人开始了相互理解,形成了合作的基础,这也是中美友好交流的源头之一。

  

抗战书写,历史阅读中的喧嚣

  《抗战现撤

  沈弘编著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10月版

  定价:28.00元

  《抗战现撤是《伦敦新闻画报》1937年到1938年关于抗日战争图片和文字报道的合辑。此间,《伦敦新闻画报》的记者在中国华北、上海、杭州、广州、南京等地,在战场的第一线,采写、拍摄抗日战争的现常出于西方记者的独特视角,他们所记录的抗战现场,有许多之前不曾注意的细节,例如上海遭空袭期间小贩卖“防毒口罩”的场面等;照片和报道都有珍贵的史料价值。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