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伊朗总统内贾德的三重悬念:新伊朗走向何方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15:23 青岛新闻网

  

伊朗总统内贾德的三重悬念:新伊朗走向何方

  内贾德

  2005年的伊朗总统大选,因伊朗在中东举足轻重的政治地位、不断升温的伊朗核问题以及交恶长达26年的美伊关系而备受世界媒体关注。而伊朗总统选举也确实没让好事的新

闻记者们失望,从名不见经传的新保守派代表、德黑兰市市长艾哈迈迪·内贾德在第一轮总统选举中胜出,到在第二轮投票中又出人意料地以压倒优势击败政坛元老拉夫桑贾尼,伊朗第9届总统选举可谓一波三折、悬念重重,真正让全球观众瞪大了眼球,让世界媒体排足了版面、做足了文章。而对主角内贾德,除了德黑兰市市民之外,不仅国际社会对他十分陌生,就连

  许多伊朗人对他也是了解甚少。当世界媒体突然把镜头聚焦在这位年仅49岁的少壮派政治家身上时,人们发现,从衣着、长相、处事风格到政治理念,这位“少壮派代表”实在与当今国际上的主流政治家格格不入。从普普通通的铁匠之子到伊斯兰革命时期的热血青年,从要求“男女分乘电梯”的德黑兰市长到充满争议的伊朗“新科总统”,内贾德伴随着悬念一路走来。

  悬念之一:黑马有多黑?

  依照宪法,伊朗总统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每4年一届。从1979年伊斯兰革命至今,伊朗举行过8次总统选举。本次选举是伊斯兰革命26年来历史上首次进入第二轮投票,当然也是竞争最为激烈、最具悬念的一次总统选举。在首次报名参选的1014人中,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也绝对不是一个引人注目的名字。至于挤进候选人的名单,在很多分析家眼里,内贾德不过是靠着和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密切关系才得到的,而他所争取到的,也只不过是个“陪太子读书”的角色。实际上,这场选举一开始就被国际舆论认为是拉夫桑贾尼的“独角戏”:伊斯兰革命时他就是中央革命委员会委员,然后国家部长、国会议长、总统、协调委员会主席,拉夫桑贾尼一直处于国家权力核心,而他的影响力除了最高领袖哈梅内伊之外更是无人能及。在德黑兰市,拉夫桑贾尼的宣传攻势之猛,犹如在整个德黑兰办了一个“拉夫桑贾尼狂欢节”,他的竞选办事处比便利店还多。许多伊朗人都认为:“不要问拉夫桑贾尼是左派还是右派,他是一切,这根本不是选举,拉夫桑贾尼一定赢1确实,无论从哪个角度看,有财有权有势的拉夫桑贾尼没有任何理由落败。

  然而,黑马之所以成为黑马,就是能在众人熟视无睹的情况下一鸣惊人。如果说第一轮选举中内贾德的胜出让许多国际观察家跌破眼镜的话,那么,在第二轮投票中他竟将政坛宿将拉夫桑贾尼拉下马来,则是直接让观察家们丢掉了饭碗。6月18日晚,伊朗内政部公布了前一天举行的总统选举结果,在7位总统候选人(先前有一位退出)中,呼声最高的前总统拉夫桑贾尼获得了21.1%的选票,内贾德则出人意料地赢得了19.25%的选票,成为此次伊朗总统选举的头号“黑马”。内贾德一战成名,并将在24日的第二轮投票中与拉夫桑贾尼一决高下。两人得票率相差不到2%,鹿死谁手,一下子变得难以预料。内贾德给这次似乎本无悬念的选举制造了一个最大的悬念。

  投票结果刚刚公布,内贾德在伊朗首都德黑兰城西那幢普通到连空调都没有装的公寓楼里,突然车水马龙、记者云集。记者们突然发现,这位几天前他们都懒得采访的人物,倘若在最终选举中大爆冷门、击败被大家一致看好的拉夫桑贾尼,可能自己连他的资料图片都没有,这实在是最让人尴尬的事。

  内贾德就这样走入了媒体的视线、成为舆论的焦点,并为人们耳熟能详。

  政治家的个性往往都能从其早年的家庭背景找到答案。现年49岁的内贾德出身很平凡:老家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东南100公里左右的阿拉丹村,父亲是村里的“中产阶级”——一个养育了6个子女的铁匠,母亲是一名传统的伊斯兰妇女。回顾内贾德的青年时代,我们不难发现,内贾德在其从政生涯中所表现出来的保守与亲民的双重“政治性格”恰恰来自于其家庭背景。

  内贾德的父亲在阿拉丹镇先后经营过杂货铺和理发店,搬至德黑兰后又当了一名铁匠。父亲是一个十分坚强而有远见的人,虽然家中经济拮据,但他一直全力支持内贾德读书。内贾德也没让父亲失望,从小学到考入伊朗科技大学,所有的老师都夸内贾德是“聪明的铁匠儿子”。内贾德也常常以“铁匠儿子”的出身为豪。19岁时,内贾德考入伊朗科技大学,毕业后又两度回母校深造,于1997年获得交通运输工程博士学位。在父亲影响下,内贾德性格坚毅,即便是面对最坏的结果时都不气馁。

  内贾德的母亲整天用黑纱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严格坚守男女隔离的戒条。内贾德的一位堂兄说:“她非常虔诚,如果不是很近的亲戚,她绝对不会坐在一个男人旁边。如果她要请客举办任何聚会,她会安排一个窗帘将男宾和女宾隔开。”受母亲的影响,内贾德在很小的时候就有了坚定的宗教信仰,“当他还是一个孩子时,内贾德就对宗教非常感兴趣,对古兰经有着不同常人的天赋。”可以说,内贾德根深蒂固的保守派思想来自于他的母亲。

  1979年爆发的伊斯兰革命给了内贾德出人头地的机会,在巴列维国王时期他的保守派思想根本找不到用武之地。两伊战争期间,内贾德在伊斯兰革命卫队服役,作战勇敢,经常主动承担危险任务,曾潜入伊拉克作战。1986年,内贾德进入最精锐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很快从一名特种兵升到伊朗革命卫队特种部队司令。经过战争的锤炼与洗礼,内贾德开始步入政坛。从1993年至1997年,他担任西北部阿尔达比勒省省长,任职期间,他因成功应对1997年地震灾害而赢得赞誉,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模范省长。2003年4月,内贾德当选德黑兰市市长。

  在当上德黑兰——伊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市长之后,内贾德的政治性格逐渐成熟。在德黑兰市民眼里,他是新保守派的代表,又是一位草根市长;而在西方媒体看来,内贾德是一位不折不扣的“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者”和“民粹主义者”。

  内贾德是一位真正的草根政治家,他极其普通的外表以及身上那件小市场随处可见的便宜西装使他即使走在伊朗贫民区的大街上,人们也很难一眼认出他。他关注德黑兰贫民的生活,经常开着一辆便宜国产的老爷车上班,曾经穿着清洁工的制服出席会议,甚至还身体力行,与清洁工们一道打扫德黑兰的街道。他迄今仍住在一套再普通不过的公寓楼里。从德黑兰南部贫民窟的小店主到中产阶层的公司职员,他的支持者一致表示:“他是我们当中的一员。”

  内贾德又是一个极端保守的人。他认为,伊朗应该建立传统的宗教统治和生活,抵御西方文化对年轻一代的“侵袭”。担任市长期间,他禁止伊朗公司在广告中使用英国球星贝克汉姆等西方体育明星的形象;要求所有男性政府工作人员必须蓄须,市政府办公大楼的电梯必须男女分乘。因此,在他获得第二轮总统选举的资格后,伊朗流传着一则政治笑话,说内贾德准备在当选总统后规定,伊朗的男女必须分单双日在不同的时间上班!这种揶揄式的玩笑,透露出伊朗社会很多人根本不相信内贾德有朝一日能成为他们的国家元首!相对于两度出任总统、有着丰富内政和外交经验、住着富丽堂皇的豪宅的拉夫桑贾尼来讲,内贾德绝对是个“下里巴人”。谁能料到,这个“下里巴人”却在第二轮选举中,以62%的得票率压倒性地击败了拉夫桑贾尼。

  内贾德的胜出,让国际舆论一下子沸腾了。国际观察家们为合理解释他的无端成功费尽心思,其实,中国一句浅显的古话足以说明这个深刻的道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任何国家举行的公正大选中,选民关注的首要问题始终是:候选人的内政实绩及其竞选纲领中的内政取向是否有利于国内人民,尤其是对弱势人群的态度。当其他候选人大谈空洞的自由与民主之时,内贾德却开诚布公地谈论伊朗普通百姓所关心的问题,如失业、贫困和腐败。他还直言不讳地批评有钱有势的伊朗上流人士,因而赢得了工人阶层的选票。尤其是他许诺的要“斩断操纵伊朗石油工业的幕后黑手”以造福天下黎民,更是深得民心。

  准确地说,“许诺”帮了内贾德。

  悬念之二:新总统的历史问题

  就在政治黑马内贾德当选伊朗总统之际,媒体却掀起了一股清算内贾德“历史问题”的浪潮。美联社抖出一张历史照片,指证内贾德曾在学生时代参与了轰动世界的1979年劫持美国人质事件。紧接着,奥地利《标准报》报道,奥地利当局的机密文件显示,内贾德与维也纳1989年一宗伊朗库尔德领袖及两名助手遭谋杀案有关。“新科总统”竟然是绑匪和杀手?内贾德的神秘历史再次成为悬念。

  最先捅出这一惊天秘闻的是驻英国伦敦的一家伊朗新闻机构——“聚焦伊朗”。内贾德刚刚当选,就有一位自称熟知1979年美国人质事件的“深喉”向该新闻机构大曝猛料称:1979年初伊朗革命之后,当时正在德黑兰科技大学念书的内贾德成为了一家亲霍梅尼学生组织——“大学和神学院强化团结署”(OSU)的核心成员。这个OSU组织,就是1979年11月伊朗学生占领美国驻德黑兰大使馆事件中的中坚力量,内贾德本人则在那次占领中承担着安全保卫的重任。正因为如此,他才有机会与伊朗新政府的安全部门以及“伊斯兰革命卫队”密切接触,直到后来加入该机构并官至“伊斯兰革命卫队”特种部队司令。

  6月30日,美联社和《泰晤士报》等多家国际媒体曝料,5名当年曾被伊朗学生扣为人质的美国人在观看完伊朗总统大选的电视节目后,齐口声称,这位新出炉的伊朗新总统正是当年看押他们的看守!其中一位名为斯考特的人质信誓旦旦地说,“就是那个家伙!把他的头发染成金色,刮去他的胡子,给他穿上左特装,我还是能认出他。”当事人言之凿凿,似乎不由得人不信。美联社还抖出当年的历史照片,并有板有眼地说:照片上的大胡子青年男子就是内贾德!7月1日,白宫已经放话出来,一定要查个水落石出,看看内贾德是不是“绑匪”。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斯蒂芬·哈德利称,现在有关部门正紧锣密鼓地调查内贾德的一切资料,看来,美国人不会轻易放过内贾德的陈年旧账。

  对美国媒体的爆炒和指控,伊朗政府和内贾德本人都断然否认,并声称这是美国对伊朗的“妖魔化”行为。内贾德多次重申自己与“伊朗门”事件绝无关联,并不断发下重誓:“如果当时我真的那样做了,世界必将吞没我们。”当年“伊朗门”人质事件的领导者阿巴斯·阿布迪如今是一位伊朗改革派人士,与立场保守的内贾德经常唱对台戏。然而,阿布迪却这样为内贾德辩护道:“他绝对没有参与学生们劫持美国人质的事件。他压根不是我们中的一分子。” 伊朗现总统哈塔米的一名高级顾问、有伊朗“活历史”之称的前情报高官赛义德·哈贾里安,也出面为内贾德辟谣。7月2日,他声称美国前人质对内贾德的指控是错误的。他们在老照片上指认的那个与内贾德相貌相似的人并非他本人,因为当时内贾德并没有蓄胡子。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就在双方争论不休之时,7月3日,美国媒体报道,内贾德在上世纪80到90年代之间曾多次策划和实施了针对伊朗反政府人士的暗杀事件。其中一位就是伊朗政府前卫生部长卡塞姆·萨米。1979年伊朗爆发伊斯兰革命后,萨米成为反对派人士,此后在德黑兰的一家诊所行医。1988年11月,一名谎称病人的袭击者进入诊所,在萨米身上连刺数刀,萨米当场丧生。媒体引用伊朗反政府人士的话说,“这起事件的策划者就是内贾德”。内贾德还被指控策划了1989年在奥地利对伊朗反对派库尔德领导人的暗杀行动。1989年7月13日,伊朗库尔德领导人卡西姆卢和两名助手在维也纳的公寓内遇害。媒体引用一位没有透露姓名的伊朗记者提供的情报说,就在暗杀事件发生的前几天,作为伊朗革命卫队高级成员的内贾德曾受命前往维也纳,向执行暗杀任务的武装人员运送武器。7月2日,奥地利绿党高级领导人皮尔茨称,内贾德可能与此案有关。

  内贾德历史是否清白,是绑匪还是杀手,真真假假,众说纷纾可以肯定的是,不管内贾德当年是否参与此事,因此事而起的这场纷争早已超出了就事论事的范畴,这件事的政治涵义已远远盖过事情真相。媒体的报道已经在公众中引起强烈反响,美国人对内贾德已经产生“先入为主”的不良印象。有人说,其实内贾德是否清白,对白宫来说只是个“历史问题”而已,务实的美国人要的是“一切向前看”的现实态度。换言之,倘若当选后的内贾德一改往日反美强硬立场,走上亲美路线,即便他做过绑匪、当过杀手,亦可既往不咎。

  美国人关心的,是这个当年的“热血青年”,如今会采取怎样的内政外交路线,新伊朗究竟会走向何方?因为,无论内贾德是不是当年的“英雄”人物之一,美国人都要和他打交道。布什也放话:内贾德是否参与过绑架人质事件不是最关键的事情,迫在眉睫要弄清楚的是英国、法国和德国怎样和伊朗谈判以阻止伊朗的核计划。美国从政府威胁到媒体爆炒,其实是想给内贾德一个下马威,“布什想让内贾德明白,美国决不容忍伊朗拥有核武器”。

  悬念之三:新伊朗走向何方?

  内贾德的胜出,被美国媒体解读为“保守势力东山再起、改革运动走向衰退的标志”,内贾德本人也被西方舆论贴上了“极端保守派”和“原教旨主义者”的标签。那么,内贾德上台后伊朗内外政策究竟如何变化?新伊朗是继续走与国际社会接触、融合之路,还是走回伊斯兰革命时期的保守旧途?美伊在核问题上会不会因内贾德的强硬政策兵刃相见?这不仅仅是伊朗政府的一个悬念,也是未来几年国际政治格局的一大悬念。

  6月25日内贾德当选总统后,向伊朗国家电台发表讲话:“我的使命是创造现代化、先进、强大的伊斯兰模范社会。”26日,内贾德就砍出其内外政策的“三板斧”:1. 伊朗政府大换血。内贾德赢得总统选举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选举失利的政治派别伸出橄榄枝。内贾德26日朝觐前宗教领袖霍梅尼的陵寝时说:“我的政府将欢迎所有人,只要他真诚地愿意帮助我实现国家的发展。”这是为了弥补大选在伊朗改革派与保守派之间造成的裂痕。2. 拟降利率发展经济。内贾德宣布的第二项措施是,准备将伊朗的银行利率从18%下调到12%,并逐步下调至一位数,以促进经济发展,增加就业。3. 伊朗核政策将不变。内贾德在选举获胜后的发言中强调,伊朗将继续和欧盟就核问题展开谈判,但是不会牺牲伊朗的国家利益,“我们的核政策植根国内,没有人能阻止我们的核发展。但伊朗不会将核技术用于军事目的。”内贾德一系列表态可谓刚柔并济,既未背离他作为保守派人士的固有强硬立场,又显示出一个政治家的智慧和风范,不卑不亢、进退有度,为其在国际社会赢得了好感。

  不过,内贾德一些迎合保守派基础势力的讲话也着实让美国和西欧国家倒吸了一口凉气。据法新社6月29日报道,内贾德29日在庆祝选举获胜时说:“在烈士鲜血的协助下,1384年伊斯兰革命的新浪潮,将就此切断世界不公不义的根源。”今年正是伊朗历的1384年。在对美关系上,内贾德在自己的网站放言:“美国可以自由地切断与伊朗的关系,伊朗政府也可以自由地决定是否与美国恢复关系。”内贾德还说:“如今不法霸权的气数已尽,伊斯兰革命的浪潮即将席卷全球。”内贾德所说的“不法霸权”,显然指的就是伊朗的大敌美国。西方一些政治评论家就此惊呼:内贾德要重走“反西方和对外输出伊斯兰革命”的老路!

  伊朗真的要走回伊斯兰革命的老路?内贾德究竟要将新伊朗带向何方?这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国际因素。美欧在伊朗核问题上对伊朗的围堵,已使伊朗除了与欧洲继续走和谈之路外别无良策。就连伊朗一位妇女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都说,如果“内贾德一味与美国作对,打断与欧洲就核问题和谈之路的话,处境将极其危险,那样,会让美国师出有名。”这一点,恐怕内贾德更为心知肚明。二是国内因素。首先,改革派在大选中一败涂地并不意味着伊朗的改革事业功亏一篑,现在伊朗的社会结构已发生了巨大变化,就算是保守派,也都是新一代的保守派,他们还是能容忍一定程度的多元化。事易时移,历史不可能复制,重回老路缺乏深厚的社会基矗其次,伊朗特殊的政教合一的体制决定了内贾德的内政外交还要听从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意见”。这些年伊对外政策改头换面,尽管哈塔米发挥了显著作用,但最终决策者仍是哈梅内伊。哈是一个清醒的现实主义者,自称是“改革的保守主义”,主张改革,发展经济以及改善与外部关系,走出国际孤立。这也是伊朗社会不可阻挡的主潮流。第三,对于内贾德而言,他的首要任务还是落实自己竞选时对人民的“许诺”,先解决人民的生活和就业问题。否则内政不举、外交不畅,内外交困之日,就是他下台走人之时了。

  支持内贾德的人认为,时代在进步,内贾德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知道如何审时度势,“他不会在社会风俗等问题上开历史倒车,他只会更好地把伊斯兰传统和现代社会的要求协调起来,他的保守绝不是僵化”。一句话,内贾德的上台并不意味着美伊关系走上万劫不复之路,在核问题上伊也不会一味寻求对抗,妥协与合作仍将是内贾德的选择。

  如果我们单就理论层面讨论,对于社会结构改革派与保守派严重对立,经济社会改革尚处于初始阶段,在国际社会既面临和平机遇、头顶又时刻顶着战争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的伊朗国家来说,两度出任总统、政治中立、有丰富外交经验的拉夫桑贾尼无疑是最佳人眩然而,手中握有选票的伊朗底层百姓似乎既没有耐心等待哈塔米的改革派旷日持久的改革“开花结果”,又不愿看到年逾古稀的老拉夫桑贾尼继续在国际政治舞台上与美国“委曲求全”地打拼,内贾德喊出的“创造现代化、先进、强大的伊斯兰模范社会”也许仅仅是个振聋发聩的口号而已,但这个口号足以让伊朗人民激动了,这就是伊朗大选给予国际观察家们的现实启示。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