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假冒记者的黑手 郑州市打击非法记者站纪实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16:07 中国新闻网 |
记者是个光荣而神圣的职业。有人曾用“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词句来形容这个群体。在人们眼里,记者理应是怀抱做人的真诚理想,秉承良知、探寻正义、扶正祛邪的历史见证人和时代记录者。 然而,近年来全国各地假记者急剧增多,他们行走于社会各个角落,无孔不入、招 摇撞骗,行骗手法多种多样,不仅严重败坏了新闻工作者的形象,而且对党和政府的威信构成严重威胁。 作为新闻媒体发达、新闻资源丰富的郑州市,目前同样也有假记者在行动,一些粗通文墨的不法分子利用新闻出版管理力量暂且薄弱、老百姓对记者大多真假难辨等因素,擅自设立记者站或假冒新闻出版单位,以记者面目出现,非法从事新闻采编活动,有的甚至干脆撕下斯文的面纱,专门从事敲诈勒索等违法犯罪活动,他们的目的简单而明确———敛财。 假记者挑战党和政府威信 今年8月的一天,郑州市新闻出版局来了一位不速之客。此人30多岁,姓崔,是河南省漯河市某贫困乡镇的一名普通工作人员。他说,半年前他接待了一位自称总部在北京、发行部门设在郑州的教育类刊物的记者,承诺可以帮他在刊物上发表稿件,并当场索取了900元现金。时间过去了半年之久,这位李姓记者音信全无。于是小崔找到这家刊物的编辑部,却发现这位所谓的记者已离开这家编辑部去向不明。而这家刊物的负责人表示,由于那位记者已经离开,所以本刊物概不负责。 为此事,崔某多次往返于郑州与漯河之间,仅路费已花去了400多元,他也找过公安部门,但因种种原因没有得到解决。在找到郑州市新闻出版局后,满腹委屈的崔某不禁潸然泪下。他说:900块钱对有些人来说可能算不了什么,可是这是我们全家一年的积蓄啊! 郑州市新闻出版局版权处的韩湘仁处长接待了崔某。执法人员顺藤摸瓜,找到这家教育类刊物,负责人程某拿不出任何能证明这个记者站合法存在的依据,记者站因此被依法予以取缔。 “防火、防盗、防记者”这句广为流传的俗语形象说明了这些所谓记者在老百姓心中的位置。近年来,以国内报刊社名义在郑州擅自设立的记者站、工作站、联络处、编辑部、编委会、办事处、发行站等名目繁多的非法组织大有日益增多之趋势,这些部门及人员所进行的业务活动五花八门,有相当一部分已超出了新闻出版法律、法规允许的范围,严重干扰了本地新闻出版工作秩序,影响了新闻出版工作者的形象。这些部门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组织松散,以拉广告、搞经营为目的,一些不法分子借机大发不义之财。而那些以挣钱为目的的假记者能量之大、脸皮之厚,非一般人所能理解。他们在所谓的采访中,敲诈勒索,少则几百元,多至上万元,数目不等,大小通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那些被查获的非法杂志社、记者站,大都向总部缴纳一定数量的费用,用来购买站名、社名,除此之外,每年还要上缴数目不等的管理费。而总部对设站或建社没有任何资质要求,只要缴钱就给刻公章做匾牌。 有了大旗作虎皮,那些不法分子就利用社会群众对新闻舆论工具和新闻记者的信任,蒙骗群众从事非法活动。而我们一些单位和部门,对于工作中的失误要想方设法遮遮掩掩,如果此时假记者闻风赶来,那么结果肯定是“一拍即合”。前不久记者就接到某煤矿领导打来的电话,说是某某报社的记者来采访,要曝光。如果不想曝光也可以,必须拿出5000元来摆平。这位负责人想通过记者打听一下有没有这家报社。对于这种假记者或者说是记者中的败类,唯一的做法只有举报。 如果说一些单位和部门面对舆论监督,不敢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错误,助长了假记者气焰的话,那么一些非法期刊社、记者站的存在则为假记者提供了滋生的外部条件,他们利用非法期刊和记者站进行敲诈勒索,并通过卖站名、社名,卖假记者证、调查证非法敛财。 重拳出击假记者无藏身之地 2004年,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领导亲自带队,分六路同时分赴全省各县市区开展打击假记者行动,一举取缔了32家非法记者站。然而,不间断的检查和整顿并没有遏制住非法记者站的发展趋势。 今年9月14日下午,郑州市新闻出版局执法人员根据有关方面提供的线索,对位于金水大道15号省外事办2号楼703房间的《西部时报·中原崛起》编辑部进行检查。面对检查人员的询问,这个编辑部负责人无法出示任何合法、有效的证明文件,并承认没有经过省新闻出版局批准。执法人员在现场查出这个所谓的编辑部有“新闻采访证”30份;有已经填写的“《西部时报·中原崛起》专刊部证件核发表”若干;还有《西部时报》社开具给河南某广告文化传播公司的收据,共计3万元。执法人员在检查中还发现《西部时报·中原崛起》编辑部的广告发布合同、简介、初级阶段发展纲要、工作人员自律守则以及采写的部分稿件。根据我国有关法律法规,执法人员依法取缔了这家编辑部。 今年9月7日上午,郑州市新闻出版局的执法人员在位于经一路与金水路交叉口的文物大厦408房间的《检察风云》杂志社河南采编部进行突击检查。当事人黄某称他于2004年5月25日被《检察风云》杂志社派到河南组织采编并搞发行,目前已完成河南区每期发行298份的发行任务。同时还帮助杂志社征集稿件,为工作人员办理加盖有《检察风云》杂志社公章和钢印的特约记者证,检查之日前已办理了3份。这里的当事人与《西部时报》一样,无法提供相关部门的任何有效批准文件,当然结果也与《西部时报》相同。 事隔不到10天,同样是《检察风云》。9月16日,执法人员根据举报,又对位于金水路6号省反贪局西楼405房间进行检查。现场又查获“《检察风云》杂志社中原新闻部”和“《检察风云》杂志社河南理事会”公章各一枚、《检察风云》杂志120本、定额发票以及通讯录、还有记者名单及采访证等。当事人仍不能出示新闻出版行政部门的有关批准文件。负责人郑某称,自己是被《检察风云》杂志社派到河南联系工作的,《检察风云》杂志社河南记者站设立于2004年9月10日,2005年6月6日改为《检察风云》杂志社中原新闻部,是以驻地记者的名义主要从事组稿和发行业务,新闻部共有7个工作人员(均未取得合法的新闻记者证),但他们都有《检察风云》杂志社发的采访证和工作证。根据有关法律,这一新闻部当即被取缔。 执法人员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设立非法记者站居然也“扎堆儿”。比如在郑州市金水路105号大楼的二楼西头竟然藏匿着三家非法记者站,分别是《河南省情参考》、《河南政务参考》、《河南法制经济参考》记者站。而在同一座楼的三楼,一家名为《中国日报》专题部记者站的非法记者站也在此办公。还是金水路105号的附1号,《经济要参》河南工作站也设在这里,同样属非法性质。 值得欣慰的是,从今年6月开始,郑州市新闻出版部门对设在郑州的非法记者站进行了为期三个多月的专项治理活动,中国诚信杂志社河南办事处、《西部时报·中原崛起》编辑部、《检察风云》记者站、《河南省情参考》、《河南政务参考》、《河南法制经济参考》记者站、《中国日报》专题部记者站、《经济要参》河南工作站等10家非法记者站、编辑部被取缔,这些所谓的记者站均无法出示有效证件来说明其存在的合法性,有的还利用境外注册刊号在境内非法出版,或者假冒国内合法报刊,招聘“记者”卖假记者证。还有的被查出从事广告、向有关单位收取调查费、采访费等行为。 大规模的查处行动,无疑有效遏制了非法新闻活动,维护了正常的新闻秩序和社会秩序。 有关方面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些非法期刊社和记者站,一是拉大旗做虎皮,二是假事真做、装模作样。很多非法出版物往往冠名“中国”,如《中国诚信》、《中国日报》专题部等,而且办公地点常常设在党政机关或公检法机关的招待所,具有很大欺骗性。另外,这些非法期刊装帧“考究”,多为“赠阅”,以便在受到查处时,以没有经营收入为借口逃避打击。三是以敲诈为主,兼做其他勾当,敛财容易。他们敲诈的对象主要有四类:一是煤矿;二是其他私营企业;三是政府和个别有执法权部门的不作为行为或作为不当行为;四是各类事故的当事人或单位的法人。 有意思的是,这些非法记者站的冒牌记者或负责人在被执法过程中的表现似乎是不谋而合,执法人员总结为“三部曲”:一是首先对检查人员大吵大闹,威逼谩骂,扬言自己的后台有多硬,背景有多强;如果第一招不能奏效便第二招:或百般抵赖,装痴装傻,或是过分热情,以图蒙混过关;当执法人员依法取缔这些非法记者站后,对于暂扣用于非法活动的物品,理应在一定时间内到新闻出版部门办理相关手续,一般来讲,这些非法记者站负责人大多是溜之乎也,再也不露面。 为此,郑州市新闻出版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无论任何单位和个人,如遇到记者采访有敲诈嫌疑时,可拨打举报电话:0371-65730425。 (来源:郑州日报 作者:张晓波 牟新 张瑞坤 李陆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