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军人,走向另一个战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4日17:18 滇池晨报

  在云南省社会经济领域的各个领域,活跃着数万之众的军队转业干部及更多的复员退伍军人,这个庞大的群体已渗透到全省的各个角落。在记者接触的近百位退役军人中,有的凭借自己出色的组织管理能力出任省、厅级领导干部,有的倚仗自己丰富的专业知识在相关专业充当学术带头人,成为退役军人中的佼佼者。但更多的退役军人离开军营后在各自新的工作岗位上默默无闻地勤奋工作,并逐渐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作为云南省接受安置退役军人“安置大户”的省市司法系统,尤其是公安战线退役军人已经接近或超过总人数的一半。据了解,云南省工商行政管理局中有超过60%的工作人员是退役军人,退役军人已成为该局不可或缺的重要群体。

  自1993年至2005年,云南省接收安置的军队转业干部达17000余人,他们中的绝大多数都接受各级政府的计划分配,其中已有60多人走上了省、厅级领导岗位,4300多人担任县(处)级领导,6000多人当上科级干部;还有1000多人跃入商海担当厂长、经理,近200人成为各专业领域的专家教授;有500多人分别被评为省级或全国劳模。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军队是“出产”强者的“加工厂”,军人也便成为坚强的“代名词”。在挫折面前,大多数军人表现出来的不是退缩,而是直面挫折,通过自己的努力从失败及挫折中走出来。

  现为太子水业及天品水屋掌门人的熊辉灿是20多年前的老退伍兵了。自1982年退伍以后,熊辉灿先后在药厂当过工人、搞过药材加工、办过培训班、经营过液化气,直到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掘得第一桶金,完成原始资本积累后,开发出太子饮用水才正式开始了自己的事业发展。不过好景不长,2001年,其投资的天泉网络超市失败,近4000万的损失几乎将他逼得跳楼。无奈之下,熊辉灿重新回到原本打算放弃的饮用水厂,依靠自己比较成熟的饮用水市场经营理念,经过近四年的努力,神奇般的得以东山再起,总算是挺了过来。几年过去,当年欠下的债务已经还得差不多了。

  在部队这个大熔炉中锤炼了20多年、现任云南唯真律师事务所主任的何锡峰转业时主动选择了自主择业。就在何锡峰离开部队,“脱离组织”不久,20多年前在战场上受伤的一只眼睛的视网膜也脱离了“组织”,导致那只眼睛失明。但挫折毕竟没能将这个巴蜀汉子击倒,很快他就站了起来:利用自己在军营里勤奋学习、在律师资格考试中取得全省第二名的成绩所获得的律师执业资格,于2003年5月与朋友合伙开办了“唯真律师事务所”,并吸纳了一批从军营走出来的律师加盟。身为一名自军营走出来的律师,转业军人及律师的双重身份,让何锡峰的正义感和社会使命感得到了充分体现。唯真律师事务所成立短短的两年多时间,先后承接各类诉讼案件300多件,并牵头成立了云南首支“义务为农民工讨工资律师志愿团”,提出为农民工兄弟提供“三免服务”,免费为农民工讨要工资800多万元,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他及他的律师事务所也多次得到有关部门的表彰和奖励。

  转业后选择承包荒山创办“山野营地”的金政全是位极具个性的滇东汉子,也是少有的跃入商海后未被“呛坏”的转业军官之一。在他递给记者的名片上,其个性彰显无遗:紧接在姓名后面的头衔是“退役军人”,名片的背面简单的列出了他的人生履历“昨天,在军营是一个老兵,从军23年战斗和奉献的生活,荣立二等战功,三等战残,三次三等功,神枪手、神炮手、技术能手、四会教练员,多次(180多次,记者注)嘉奖的光荣历史;今天,在商场是一个新兵,我是执行中央文件,团以上军官退出现役,可走自主择业的安置方式,以减轻政府安置压力,这样我开发了阳宗海边680亩荒山,创办了‘山野营地’,现已初见成效。营地被省政府授予‘云南省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创业示范园’;明天,永葆军人本色继续战斗与奉献”。

  这位在战场上立下过赫赫战功的汉子说起了转业初的感受:“刚转业的时候心态很不稳定,觉得特别委屈。当时的感觉就是被抛弃了,离开部队后没有了所谓的社会地位,有一段时间甚至连党费都不知道往哪儿交。就更不用提转业前在部队时拥有的职务所带来的舒适的工作、生活环境了。”不过他很快就调整了自己的心态,决定尝试一条没有前人走过的就业路:用握惯了枪的手去握锄头,承包荒山去种地。因为名片上的头衔,令他在社会上遭受了不少的冷遇,给他在办理各项事务时带来了不少的麻烦,同时也使他正确地审视了自己当前的状况。默默做事,发展自己的事业成为金政全劝慰自己最好的理由。在山上,拿着锄头下地垦荒、提着水桶冲洗猪圈厕所,都成了这位昔日的团长、曾经引领数千号军人冲锋陷阵的上校的日常工作。当荒山改变模样的时候,金政全的付出终于有了回报:今年6月28日,他的“山野营地”被省政府授予“云南省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创业示范园”;《云南日报》也以《宜良有个刘老根》为题对他及他的“山野营地”进行了报道。走到今天,金政全颇为感慨:“能官能民、能上能下,我已经做到了,应该说我没有辜负部队20多年的锤炼!”

  现任昆明市西山区严家地居委会党支部副书记的李维力,也是一位有着20多年军龄的转业干部。1979年国家恢复高考政策,17岁的李维力就通过高考进入原张家口通讯学院,正式穿上军装。两年后,刚刚毕业的李维力走上了战火纷飞的战场,接受炮火的洗礼。2001年正团级上校军衔的李维力转业离开部队,时逢国家试行转业军官自主择业政策第一年,在接到上级的转业通知时,这位身高近一米八、正团职上校军衔的北方汉子尽管内心也未能“脱俗”潇洒告别,尽管内心极为难舍那一身军绿,但还是“欣然接受”组织上的转业安排,并放弃政府的计划安置,选择了“自主择业”。离开部队后,李维力曾拿出为数不多的积蓄及离开部队时领到的转业费与战友合作经商,然而因为各种原因先后都以失败告终,没能坚持到最后。在生意场上他栽了算是不大不小的跟头,总结教训后,开始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在两家公司兼职,后又竞聘社区干部。几年间,李维力不仅多次无偿献血,还应征加入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队伍。

  “现在比在部队时要忙得多了,连双休日也得去兼职的两家公司工作。”李维力说到目前的状况时显得有些自豪,“在现在的三份工作中,社区这边待遇是最低的,可我在这不管是工作量还是工作时间都是最大的。因为我在这里才能实实在在为群众办事。”

  其实“能官能民、能上能下”在转业军官中大有人在。以前只在人才市场盛行的“双向选择”,如今也出现在转业军官安置中。尽管有人在对720名在昆安置的转业军官进行问卷调查的结果中赞成“双向选择”的仅占28%,一位正团职转业干部还曾经感慨道:“以前,转业干部都是由组织安排,如今却要让人挑挑拣拣,承受用人单位挑剔的目光,感情上实在受不了!”但现在“双向选择”还是成为许多转业军官从“战场”转向“职场”的捷径。

  在部队时的正营职干部秦永,当年转业时为了找到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几度托人情,却一直未能如愿。在“双向选择”大会上,他怀揣计算机专业本科文凭、获奖证书和两枚军功章,大胆参与竞争,毛遂自荐,结果同时被昆明市某电信公司等几家单位看中。他选择其中一家公司后,通过仅一年的努力,便以突出的业绩获得提升。

  在此次采访中,不少转业军官向记者坦言: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产业结构不断调整,新兴产业相继涌现,转业军官就业的门路和施展才干的机遇越来越多,大胆地走向市场已成为转业军官参与竞争、实现人生价值的必由之路,而“双向选择”的分配方式,正好为他们搭起了展示自我的平台。

  今年31岁的李安富,1990年3月从贵州老家入伍,在云南某部服役。1992年底退伍回到贵州老家。1993年春节后就返回云南,先后在昆明市五华公安分局莲华派出所、新村派出所联防队工作,现在五华保安服务公司任中队长。在莲华派出所工作时,曾同时面对匕首的威胁和数万元钱的诱惑,赤手空拳擒获两名背负数起命案的通缉犯。迄今为止,他所受到包括市政府在内的各级表彰奖励就达20余次。

  和李安富一样,许多来自农村的退伍复员军人离开部队以后,不甘心在农村老家平平庸庸地生活,于是通过自己的努力走了出来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追求与父辈不一样的生活。利用自己“当兵的历史”及在部队时所学到的知识,选择了在某种程度上与部队生活有着些许类似的联防队员或保安员的工作,因为这样的职业能体现军人身上特有的正义感和社会使命感。

  其实在昆明这座城市中大大小小的住宅区、保安公司以及巡(联)防队伍里,还有着许许多多的李安富,他们远离家乡告别年迈的父母来到昆明,在勤奋的工作中改变自己的人生,在艰辛的努力中慢慢融入春城这个美丽城市……

  离开军营,步入陌生的环境,被动地接受全新的一切;初到地方,工作经验缺乏,但现实不会因此而谅解或者照顾;军人心直口快,雷厉风行,但地方某些工作需要慢慢来;部队工作靠行政命令,地方工作需要协商共事,等等,都是退伍转业军人遇到的新问题。在这样的情况下,对他们来说,调整心态和行为,学习业务知识,尽快适应新的工作岗位显得尤为重要。

  对于很多转业军官特别是师团职转业干部来说,原来在部队时钻研的怎样更好的带兵打仗,转业到地方后,原本精通的战略战术几乎无用武之地。来到新的工作单位,由于年龄偏大、专业知识的匮乏导致业务生疏,尽管依据国家相关政策转业军官所应该享受的待遇及行政级别一样也不少,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而脱离实际工作的转业军人还是大有人在,这也成为不少接收单位和转业军官同时面临的尴尬:对接受单位而言,具备专业知识且年轻的大学毕业生所受的欢迎程度要远远大于那些年过不惑又身背不低的行政级别、而专业知识严重缺乏的转业军官。可依据国家相关政策又不能拒绝接受计划分配的转业军官,因此许多接受单位,特别是国家行政机关在安排转业军官工作岗位及职务时不得不选择一个折中的办法,依据转业军官的行政级别将其安排为没有任何实际业务工作的“调研员”,试图以此种安排给转业军官一段学习专业知识、熟悉业务的时间。但对于在部队里做惯了实际工作、且一直当主官、“唱主角”的师团职转业军官而言,转业到地方时大多胸怀抱负欲在地方成就一番事业,突然成为“配角”,甚至没有任何职务及实际工作,而年龄又不大不小正处于不惑至半百的尴尬阶段,留给他们学习业务、施展抱负的时间和机会都非常少,如果不能在极短的时间里迅速掌握业务,抓住非常难得的机会施展才能,就只能在“调研员”的岗位上等待退休,面临这样的状况,他们的心理落差之大可想而知。

  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标处副处长李福明(正团职)在1998年是带着“换个战场大干一番”的抱负转业的,然而来到省工商局后,因为缺乏专业知识,没有被安排在具体的业务处室工作,局里将他安排为正处级调研员,很长一段时间无法接触具体的业务工作。巨大的工作及生活落差使李福明心理上出现了强烈的失落感。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他迅速摆正了自己的位置,寻找各种机会学习业务知识:到直接受理业务的部门学习、连续四期参加业务培训、跟着领导下基层调研工作直到2003年底,已基本掌握业务知识并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的李福明被任命为商标处副处长(正处级)。尽管还是个“括号干部”,李福明依然非常珍惜这个难得的机会,因为他知道自己能有今天,除了与自己刻苦钻研业务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努力有关外,还与局领导对自己的信任、不失时机的给他提供施展抱负的舞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有些十几二十年前退伍、当时分配安置进入各个企业的老退伍兵,如今或因企业改制、自身年龄较大等原因而下岗,或因企业经营不善面临破产倒闭而失业,生活也因此陷入窘境。

  对此,从中央到云南省各级党委政府都非常重视,先后制定出台了许多帮助、扶持复退军人再就业的优惠政策。而面对窘境的复退军人们也显露出不屈不挠的军人本色,面对自己的第三次人生抉择。

  老刘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退伍兵,退伍时分配到在当时经济效益不错、位于昆明市黑林铺的某工厂保卫处工作。但随着社会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老刘所在的企业很快就在体制及经营等方面出现问题,不久便陷入停产困境。2001年企业改制,一无技术二无学历,且已年过40的老刘被作为分流对象离开了工作近20年的单位。

  下岗以后,老刘有一段时间非常消沉但也无可奈何:自己要技术无技术、要学历没学历,老大不小的年龄又摆在这,加上妻子又没有工作,实在不知道一家今后的路应该怎么走。但生活还得继续,孩子也还得上学。为了生计,老刘放下了以前所谓“保卫干部”的架子和面子,每天骑着单车出去找工作。后来干脆买下一辆人力三轮车,在某市场帮人拉货成了老刘全家的主要收入来源。即便这样,老刘一个人的收入也仅够维持一家人的基本生活。“孩子一天天长大,现在的学费也一天天的往上蹿,以后的日子还真不敢想象……”不过一向乐观的老刘并不焦虑,现在他打算找亲朋好友借点钱做启动资金,和爱人一起开一间便利店。他相信只要自己勤奋,好日子并不像“海市蜃楼”那样可望而不可及。

  目前,退役军人的就业途径相对过去有所增加,但由于军队工作生活环境的特殊,经过数年乃至数十年军营生涯的军人们在重返社会后都或多或少地出现了工作技能的缺失,求职难也几乎成为所有复退军人以及选择自主择业军转干部共同面对的问题。近年来,部队和地方都开始对此予以了高度的重视,许多部队在即将退伍的老兵中开办起各种职业培训班,让军队干部战士在离开部队以前能够或多或少地掌握一些能在地方上施展拳脚的职业技能。此举,使退伍转业军人就业竞争力大大增强。

  从中央到我省各级党委政府,先后出台了许多帮助、扶持复员转业军人再就业的优惠政策。而复退军人们也显露出不屈不挠的军人本色,面对自己新的人生选择。

  高 明(滇池晨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