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回扣成“绝症”暴露行政不作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5日00:05 红网

  据新京报10月14日报道:据新华社电 商务部提供的资料表明,在全国药品行业,作为商业贿赂的药品回扣,每年侵吞国家资产约7.72亿元,约占全国医药行业全年税收收入的16%。

  近些年来,“医疗、住房、教育”费用过高,远远超过百姓承受能力,被人戏称为“新三座大山”实不为过。为了真正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我们的政府相

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比如:,政府介入药品公开招标、阳光采购,先后17次药品降低等等。不过,这降归降,但有老百姓总说,好象并没有感受到这降价所带来多少实惠,相反到医院就医,费用不降反而又攀升的感觉。政府的好心为什么得不到好报,换句话说,为什么老百姓对政府的行为不领情。我想简单地归结为老百姓“不讲情”“忘恩负义”实有偏激。

  不可否认,眼下市场上雨后春笋般的平价药房、百姓药房的出现,对抑制药品价格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尤其是药品先后17次品降价后,一些常规药价较以前比有了大幅度的降低。但老百姓在医院就医,甚至可以说在一些大医院就医,费用为什么较以前比不降反高呢。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过,笔者认为:这与一些医院的开单提成、开药提成不无关系。

  政府出政策降药价,一些医疗机构却在找对策相对付。当药品价格一次次降低后,有人就提出了把降价的药品赶出医院。言外之意就是你降你的,我不用降价药不就是了。更让人不可思议地是;眼下,一些药商、甚至药品生产厂家的销售人员已进住了一些大医院,为销售药品、医疗器械,以“宣传费”“新药推广费”“处方费”等名目,向医院领导、医院药剂科以及临床医生等大肆行贿,这一成为行业潜规则,“地球人都知道”了。这些所谓的新、特药品根本不经过正规的药品招标渠道,往往采取抬高价格、账外经营、逃避财务制度监督等方式,直接打入医院。这些药品较一般同类药品的价格要高几倍、十多倍,甚至更高。加之医务人员在对病人治病时身份的特殊性,说话的权威性,病人求愈心切等原因,于是,这些所谓的“新、特药”很容易被患者所接受。难怪,有不少药品三天两头地在更换名字,其中的奥妙,普通百姓有多少知道?难怪有一些医院的医务人员光每月药品提成要远远高出自己工资收入的10多倍、数十倍也就不言而语。

  眼下,一提及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说有关管理部门不问不管实有冤枉之嫌,不过,他们的管往往只注意做“面”上的工作,如:大张声势地降药品价格,而忽视了医疗机构内部更深层次的东西。不可否认,降药价可以减轻百姓就医负担,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或者说掩下葫芦浮起瓢的现象也是存在的。你降你的,我不用这些降价药,可以用不降价的药品取代降价药不就是了。管理部门不是规定了药品费用与医疗总费用之间有个比例吗,我就开大型医疗设备检查,这样药品的分子与总费用的分母同时增长,药品费用与总费用的比还是在你规定的范围之内。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道是:卖得永比买的精。这就是为什么一次次的降低药品价格,百姓为什么感受不到降价带来的实惠的“病症”所在。

  由于目前我国药品生产、流通企业数量众多,导致医药流通领域中“回扣”等不正当竞争行为盛行这是“祸源”。在全国药品行业,作为商业贿赂的药品回扣,每年侵吞国家资产约7.72亿元,约占全国医药行业全年税收收入的16%。面对这样高的数额,其实业内人士早不感到惊讶,这是“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只是以前权威部门没有真正地统计、发布而已。看来要想真正地降低百姓就医费用,减轻百姓就医负担,窃以为:从源头抓起,也就是从规范生产、流通企业“开刀”,从规范进货渠道做起,从加强对医疗机构的严查严管严罚严惩管理起,我想只要我们的政府、我们的管理部门能真正地心里装着百姓,把百姓的事当作自己的事,遏制药品回扣之风不应成为多难的问题,更不是办不到的事情。看来,百姓看病难、看病贵,说到底还是一个想管不想管、愿管不愿管的事。

  (稿源:红网)

  (作者:安永杰)

  (编辑:潇湘行)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