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前辈严文井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5日01:46 舜网-济南时报

  最近读了涂光群的回忆文章,才知道1977年我那篇《班主任》得以发表的过程,远比我以前所知道和想象的还要曲折艰难。其实发表以后,那作品究竟该不该发表,以及究竟是鲜花还是毒草,争论还继续了颇久。

  记得1978年初夏,我忽然接到《人民文学》的通知,让到中华总工会的招待所去参加《班主任》的讨论会。那地方不好找,我骑着自行车赶到时,讨论会已经开始好一会儿了

。我气喘吁吁地坐到椅子上,努力凝神,一环顾,吃了一惊——在座的有那么多文学界的老前辈!

  老前辈之中,有严文井。他的发言,给我印象最深的,是以反问的语气,特别指出我那小说里所写到的小流氓宋宝琦和团支书谢惠敏,他说:“难道不是我们在生活里都见到过的吗?”他和陈荒煤、冯牧、朱寨等,都从真实性上为我那篇作品辩护。

  记得开会的那天,上海《文汇报》正好发表了卢新华的《伤痕》,会场上有人拿着报纸皱着眉头看,虽然没发言,却使我隐约感觉到有种忧心忡忡的情绪。严文井等人的支持性发言,也就不仅是在维护一篇《班主任》,实际是在为逐渐引起国人乃至世界注意的“伤痕文学”的浪潮护航。

  1978年我在北京人民出版社当文艺编辑,参与了《十月》的创办,筹集第一期稿子时,我拿出了一篇《爱情的位置》,开印前在东兴隆街开了一个征求意见的座谈会,许多文坛宿将与会,大家都很兴奋。那次严文井也来了,他拿起拟定的目录一看,大声说:“好呀!爱情又有了位置了1现在的年轻人恐怕听不懂那句话,不理解《爱情的位置》那么一个题目,在那个年月怎么会让专家和一般读者都那么激动甚至震动。

  一般人都知道严文井是杰出的儿童文学作家,有些人还知道他曾是中国作家协会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的负责人,但似乎很多人都不大知道,在他晚年——最后二十年的生命历程里,他对为数不少的文学晚辈和文学探索者,给予了许多宝贵的支持与温馨的鼓励。而这一切都是在私下里,春雨润物无声,和风轻抚无迹,不求感谢,不需回报,默默进行的。有时候,我去拜访文井前辈,会遇到那样的探索者,旁听他们的交谈,对我来说,是难得的享受。从文井前辈那里,我学会了对新观念新探索新作者新现象的宽容,学会了从中汲取营养,体验到了理解人和相互学习、慰藉的人生乐趣。

  至今还记得,二十年前,我住在劲松小区,一位跟我同辈的作家在家里进行新婚后的私宴,文井前辈伉俪应邀出席。大家畅饮畅谈,在座的全是他们的晚辈,文井比我们要大差不多30岁,但那天他真像个青年人一样,谈笑风生,幽默潇洒,全无一点老资格、老权威、老领导、老头子的影子。我们也跟他没大没小起来,我说他长相挺像波斯人,他笑说自己血统确实“可疑”,倘仔细查九代,很可能祖上有跟西域人通婚的情形,“恐怕是丝绸路上一段佳话”,大家听了都欢笑不已。

  那天文井伉俪去劲松时,已经下起小雨,后来雨下得越来越大,主人就留他们等雨小了再走,其实也真是愿意跟文井前辈在轻松闲聊里,多得到些人生感悟的浸润。没想到欢聚到接近午夜时分,雨还是很大,实在不能不让他们回去歇息了,就由我打伞出去,好不容易找到一辆出租车,把他们送进了车里。

  二十年前文井前辈那弯身进车的身影,现在宛在眼前,古人有句“莫放春秋佳日过,最难风雨故人来”,我改几个字,以作永久的怀念:“莫忘廿年佳日过,最难风雨老人来1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