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身份犯理论研究的深层挖掘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5日09:20 检察日报

  

身份犯理论研究的深层挖掘
● 点评学者:许发民 武汉大学法学院教授

  ● 点评书目:《身份犯研究》 杜国强著授

  在刑法的视野中,身份不仅是一定社会关系的反映,同时也具有特定的内涵,它是影响定罪与量刑的重要因素之一,与国家职能的实现与公民人权的保障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因而一直是中外刑法学界所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国外刑法理论界,特别是大陆法系国家刑法学者对刑法中有关身份的问题研究颇为深入,不过学说纷纭,莫衷一是;1997年我国刑法修订后,身份在刑法中的重要性愈显突出,与身份相关在定罪、量刑方面出现的难题也越来越多,司法机关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感到束手无策;学术界虽然也有一些研究成果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但总体而言,我国刑法学界对刑法中身份犯的研究还缺乏系统性和应有的理论深度,远远不能满足司法机关正确适用刑法的需要,同时也影响到我国刑法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杜国强博士不畏艰难,大胆选择这一难题开展研究,并撰写了《身份犯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1月版)一书,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将我国刑法中有关身份犯的理论研究推进到了一个新的水平。在我看来,该书具有以下特点:

  第一,结构合理、自成体系。

  在本书中,作者首先分别设专章对身份犯及其核心要素——身份这两个概念加以界定,进而对身份犯的分类及其刑法表现形式进行了梳理与论证,在此基础上对身份犯的定罪与量刑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通过对现行刑法中有关身份犯的规定进行反思,提出了完善我国身份犯立法的建议。可谓是从理论到实践,从宏观到微观,层层递进,给人眉目清楚、纲举目张的感觉。同时,作者在章节内容的安排上注重研究身份犯的基础理论问题和困扰司法实践的疑难问题,如对身份犯刑事立法的理论基础问题、身份犯之核心要素——身份以及身份犯之共犯的定性与处罚等问题分别设专章或专节进行了详尽的探讨,而对一些争议不大、现有成果能够解决的问题,一笔带过,惜墨如金。

  第二,资料翔实、内容丰富。

  一部学术著作成功与否,往往取决于是否具有完整、翔实、新颖的资料和富有启迪性的思想内容。《身份犯研究》一书立基于作者对大量文献的艰辛研读和勤奋思辨,可以说是目前国内刑法学界在身份犯研究方面最系统、最全面、资料最翔实的成果。该书的引文注释多达500个,而且均有明确的出处,便于读者查找核对,表明作者具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掌握有丰富的信息量。

  第三,勇于开拓、锐意创新。

  刑法学领域的身份犯,其问题本身并非重大,但其关涉的问题众多,而且客观地讲,对该问题的研究在中外刑法学界已有了相当深度,因此要进行深层次的开掘,绝非易事,但作者知难而进,在对中外刑法中有关身份犯的规定和理论进行比较评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许多有创见性的观点:如关于身份犯的本质问题。作者认为身份犯的本质不能仅仅理解为违反义务或侵害法益,而应理解为——因为身份与一定的犯罪构成要件相联系,从而决定或反映了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及其程度,进而影响到刑事责任,这才是身份犯在刑法中存在的主要根据。

  对于传统理论研究较为薄弱的刑法中身份与身份犯之身份的关系问题,作者卓有洞见地指出,刑法中的身份是指刑法规定的决定刑事责任有无或大小的特定的个人要素,身份犯之身份是指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在实施危害行为时所具有的决定身份犯成立以及影响刑罚轻重的特定个人要素,二者是属种关系。而关于身份犯共犯的定性与处罚问题。这在刑法理论上是一个非常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对该问题的研究成功与否,是判定整个身份犯理论研究是否成功的标尺。在该书中,作者能够密切结合我国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正确运用共同犯罪行为整体性原理及借鉴国外共同犯罪理论,引入“部分犯罪共同说”,对困扰我国司法机关的一些难题作了非常深入细致的研究,提出了有价值的见解,并进行了有力的论证,可以说本部分是全书的最精华部分,也是其应用价值最大的部分。

  此外,作者对身份犯与亲手犯及不作为犯的关系以及身份犯的立法完善等问题也都提出了有创见性的观念。

  当然,由于身份犯问题研究难度较大,书中难免有些缺憾之处,但瑕不掩瑜,相信读者在研读该书的过程中会有更多的获益。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