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人的幕后故事:10万人日夜为神六护航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5日10:23 大洋网-广州日报 | |||||||||||
拖车驾驶员 接运飞船3小时保持同一坐姿 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大会战的序幕,是由一名有着19年驾驶经验的火车司机徐徐拉开的。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火车司机赵彦强驾驶专列一共运
赵彦强说,“神六”发射那天,他看到铁路沿线上至少有数百名警卫战士彻夜未眠。在发射前,这些战士将这条铁路的每一毫米都探测过。他们每人平均步行7200公里,相当于从海南的天涯海角走到黑龙江的漠河,再走到天安门! 26岁的卢富勋是负责接飞船的拖车驾驶员。为了体验拖车装上6吨重飞船时汽车的行驶状况,寻找让运输车一下停稳的力度,卢富勋每天要练上数百次。 那天9时10分,车队从机场缓缓出发,从挂挡开始,卢富勋就保持同一种姿势一动不动。12时10分,车辆停稳,他的脖子硬了,胳膊僵了,腿脚也麻木了。 “逃逸”指挥员“点火”空令发布后极度紧张 入伍已经10年、当了9年吊装手的石创峰,是发射前最后一批撤离发射架的人,他有个外号叫“神舟第一吊”。 北京航天飞控中心对吊装手有个独特的训练方法———在吊钩上绑一根焊条,要求一次准确无误地插入摆在地上的啤酒瓶里。石创峰练了4个月,才有了第一次的成功。后来石创峰又自创了更严格的训练方法。他在吊钩上挂了满满一桶水,在地上插了一排S形木杆,然后操纵吊车从头穿到尾,练到水都不洒一滴。 36岁的高级工程师郑永煌代号“前卫”,身兼数职的他,其中一项头衔是船箭待发段“逃逸指挥员”。 10月12日8时30分,发射塔完全打开,地勤系统开始撤离。郑永煌目不转睛地盯着火箭遥测信息。当“0”号指挥员“点火”口令后,郑永煌的紧张心情达到了顶点。此时,如果火箭出现倾倒,留给郑永煌的时间只有6至7秒,而火箭不倒但断电失败,留给他的时间也只有100秒。 不过,仅仅5秒钟,郑永煌悬着的心就落到了地面,“神六”安然启程。 软件工程师:“钉”在电脑前被尊为“石佛” 10月12日晨6时,从西安卫星测控中心三楼网管机房发出一句纯正果断的英语调度口令:“请进行语音检查,做好资源一号卫星跟踪准备!” 喊口令的是该中心的“掌门人”高惠荔,一位30岁出头、高挑文秀的女高级工程师。她满脸从容,面对显示屏表格里不停跳变着的数据,仔细核对盘查,双手如弹钢琴般优雅灵巧。 当神舟六号顺利升空、长江一号报告“船箭分离”的时候,北京航天飞控中心软件室高级工程师欧余军沉着果断地按下了发令键,向飞船发射第一条入轨指令。 在北京航天飞控中心,欧余军被称为离飞船“最近”的人。在备战神舟六号的日子里,欧余军干脆把行军床搬进了机房,除了睡觉、上厕所,他寸步不离地“钉”在了电脑旁。被同事们戏称为“石佛”。 火箭“验血人”被有毒推进剂熏成“老烟民” 推进剂好比是火箭和飞船的血液,终年呆在发射场的焦天恕就是给船箭“验血”的人。推进剂被称为五毒俱全的“魔鬼”,8年前,刚从北大化学系毕业的焦天恕走近特燃库时,老远闻到一股刺鼻的气味,心里诚惶诚恐,而现在他说自己已经是“见惯不惊”、“久闻不觉其臭”了。四氧化二氮是飞船返回时的燃料,必须化验鉴定其指标是否合格。 焦天恕说,每次试验都要花七八个小时,两个多月内他和战友们几乎天天做试验,经常忙到深夜两三点。燃料腐蚀性大,他们的双手被熏得黄黄的,像个“老烟民”。他们最后得出结论:四氧化二氮所含残渣剂量在规定范围之内,给大家吃了颗“定心丸”。 故障检查指挥做了一场“无用功”欢天喜地 目前长二F火箭的可靠性为97%,发射场故检系统指挥赵雪冰的任务是在上升段万一出现险情,确保航天员安全逃逸。 12日早上9时,赵雪冰密切监视计算机屏幕上的程序运行状态,他要观察上百个指示灯,几乎每一秒数据都会发生变化。赵雪冰的神经处于高度紧张状态,10分钟后,他虚脱一般瘫坐在椅子上,接着又兴奋了起来:“我所做的一切都没有派上用场,我真高兴做了这场‘无用功’!”(来源:广州日报) 相关专题:神舟六号载人航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