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对政治更感兴趣(文化纵横)(组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7日08:46 环球时报 | ||||
巧合的是,品特刚刚在3天前度过了自己75岁的生日。诺贝尔奖这份生日大礼来得虽然稍迟,但足以让他大感惊喜。 品特是谁 哈罗德·品特被评论界誉为萧伯纳之后英国最重要的剧作家。1930年10月10日,他出生于伦敦东区一个犹太裁缝之家,幼年时即对席卷欧洲大陆的反犹主义耳闻目睹,印象深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时年9岁的品特从伦敦被疏散到康沃尔乡间,12岁才回城,战争期间大轰炸的场面从此挥之不去。 在伦敦上中学时,品特已在小舞台上扮演过麦克白和罗密欧,18岁入读皇家戏剧艺术学院,后因艺术见解分歧,假装神经崩溃而退学。从1954年到1957年,他以大卫·巴伦的艺名,作为演员,随剧团在全英各地巡回演出。 品特的戏剧创作生涯始于1957年的忧伤剧作《房间》和《生日晚会》,首演后遭遇恶评,随后的《哑巴侍者》却大获成功,此剧也成为他上演次数最多的作品之一。1959年《看门人》一剧,则一举奠定了他在战后英国戏剧界的地位。 品特的其他重要剧作包括1964年的《回乡》、1974年的《无人之地》、1978年的《背叛》和1996年的《从灰烬至灰烬》等。 独特的创作风格 尽管声望卓著,但品特的戏剧观念仍然存有很多争议。他的作品往往刻意回避清晰的情节、明确的人物动机、传统的戏剧冲突和剧情结构,观众要想弄清剧情,往往需从剧中人捉迷藏式的对话中寻找蛛丝马迹。但品特强调一种普遍存在的“威胁”,它们要么来自外界,要么来自自身,或是存在主义戏剧通常表现的那种人与人之间不可能的沟通与理解。他的作品因此也被称为“威胁喜剧”。 品特的创作观点是:“现代戏剧的主要任务不是塑造人物,剧作家没有权力深入剧中人物的内心深处,妄想诱导观众通过其塑造的人物的眼睛去观察外界事物,剧作家在剧中能够给予观众的,只是他自己对某一特定场景的外观和模式、对随着剧情不断变化的事物的一种印象,以及他本人对这个奇妙的、变幻中的戏剧世界的一种神秘感觉。” 在品特的剧作中,舞台布景通常只有一个房间的四面墙———不像传统戏剧那样,墙只有三面,敞开的一面朝向观众。这是剧中人让自己免受“威胁”的最低限度的保护。 品特以29部剧作,在戏剧界树立了自己独特的风格,为此甚至诞生了一个专门的词汇:“品特风格”。 政治性封笔 品特一贯积极关注政治生活,近年来更以大量时间和精力投入反对美英两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民间抗议活动。他将英国首相布莱尔称为“战犯”,也抨击美国是“一个由大量罪犯治理的国家”。2004年11月,品特还参与了左翼名人要求弹劾布莱尔的运动。 今年3月,品特突然在英国广播公司(BBC)的一个访谈节目中宣布,将中断戏剧创作,转以全部精力投入政治事务。 “我已经写出了29部剧作。难道还不够吗?我自认为已经够了。”品特说,“现在,我已找到了别种形式。我的创作能量将转往另外的方向……现在我把大部分精力都用于政治事务。我对当前时局感到非常非常忧心。” 品特还是一位诗人,他说,虽然自己不写剧本了,但写诗还“没有停止”。 当然,他所指更多的是政治诗歌。品特2003年出版的诗集《战争》(War),使他成为了当前英国名气最大的政治诗人。 延期开奖的风波 品特虽然早已声名卓著,但他获奖的结果对大多数人来说,仍属意外。在各国媒体、评论家和诺贝尔文学奖观察家对今年诺贝尔文学奖的预测中,品特之名几乎从未有人提及。此前最被看好的美国作家菲利普·罗斯,今年再次与大奖无缘。 今年文学奖不同寻常的延期,也引起了外界的诸多猜测。在文学奖得主公布前数天,评委安伦德突然宣布辞职,并强烈抨击去年瑞典学院颁奖给奥地利女作家耶利内克的决定,一时间满城风雨。82岁的安伦德称,耶利内克的作品是“全无艺术结构的文字堆砌”。 他还说,“去年的诺贝尔奖不仅已对所有进步力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破坏,亦使大众对文学作为艺术的观念陷于混乱。” 因为自称患有广场恐惧症,耶利内克没有亲往领奖,而是以事先制作完成的录像带,在斯德哥尔摩的颁奖典礼上宣读了答谢辞。 今年的颁奖典礼将于12月10日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品特还将获得1000万瑞典克朗(约合131万美元)的奖金。 《环球时报》 (2005年10月14日 第二十二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