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来自大洋彼岸的祝贺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7日10:46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纳尔逊参议员曾于1986年乘坐“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进入太空并在外空生活了6天。纳尔逊又是第一个乘坐俄“联盟号”进入太空的美国宇航员。本报记者与中央电视台记者就中国成功发射神舟六号,专程前往议员的家乡佛罗里达州奥兰多采访了这位宇航前辈。

  记者:对有机会采访参议员感到高兴,不知参议员对中国成功发射第二艘载人飞船有何评论?

  纳尔逊:对中国成功地发射第二艘载人飞船我本人向中国表示祝贺,同时预祝中国的两位宇航员成功返回。当你克服地心引力,并以17400英里的时速,即音速的25倍的速度在太空飞行时,那可不是件容易的任务。他们是在向万有引力挑战,是在向身体的极限挑战,所以我愿意向他们的成功表示祝贺。

  记者:到目前为止,中国的两名宇航员己进入太空生活的第四天,当你在1986年的太空旅行进入第四天时,你当时的感觉如何?

  纳尔逊:当太空飞行进入第四天时,我开始真正地欣赏失重的感觉。因为在第一天,宇航员的感觉是并不舒服的,体液都向上飘浮,每个人的面部都呈现红色,是浮肿的。第一天是生活在一个调整适应的过程中,第二天是继续调整。此后你才能有心情开始通过飞船的舷窗观看外面那美丽的外空景色,那景观简直美得令人不敢相信。

  记者:中国在两年时间里成功地发射了两颗载人飞船,不知你对中国的航天技术发展有何评价?

  纳尔逊:当然了,中国将两名宇航员送入太空,这标明它取得了很大的技术进步。去年,我曾邀请中国第一代宇航员杨利伟到华盛顿访问,并请他到我的办公室做客。那是个非常奇妙的访问,因为恰在那时美国第二位踏上月球的宇航员也来到我的办公室,我介绍他们相识,他们都是当代的宇航英雄。杨利伟在我的办公室里呆了一个小时左右,我给他看了我在太空拍的许多照片。

  记者:你是美国第一位登上俄“联盟号”飞船的美国宇航员,现在美俄两国在太空探索方面进行着很好的合作,你觉得中美在这方面是否有合作的可能和潜力?

  纳尔逊:噢,这正是我想要告诉中国驻美国大使和中国宇航员的:我很想看到中国和美国之间在这方面展开合作,正如我们同俄罗斯的合作一样。我们可以共同发起太空探索计划,可以让更多的国家参与进来,一起向太空进军。

  记者:数月前有报道说,美国军方有人提议在太空部署武器,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

  纳尔逊:这我并没有听说。不过在现在的卫星上已经有不少用于防务而监视地球上局势发展的防务性装置存在了。

  记者:我很想知道,太空之旅对你个人的生活、对你的思想和世界观都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纳尔逊:当然有着巨大的影响。对太空旅行的经历我没有一天不在回想。从太空看地球,它

  是那么地美丽,但又显得是那么地脆弱。这样一个多姿多彩的星球却完全是悬于虚空之中的,而这个空荡荡的空间却已存在了亿万年之久。然而就在这个巨大的虚空之中却悬浮着我们这个有人居住的星球,我们的这个唯一的人类家园。

  记者:那么你是不是觉得人类应该是团结一体的,应该是同舟共济命运与共的?

  纳尔逊:是的。从太空中我看不到所谓的政治分野和国家边界,看不到种族差别与宗教区分等等。我们只有这样一个星球,我们大家共同生活在这同一个家园里,我们应该是休戚与共,团结互助的。

  (本报华盛顿10月16日电)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10月17日第五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