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神六”:祖国为你骄傲(“神六”追踪)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7日10:55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神六”:祖国为你骄傲(“神六”追踪)
图为费俊龙和聂海胜从太空向全国人民、台湾同胞、港澳同胞和海外侨胞问好。

  新华社记者查春明摄

  神舟六号完成预定空间飞行实验

  16日21时57分,在太空飞行近109个小时的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向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报告,神舟六号开始进行返回准备。

  至此,12日9时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的神舟六号,已按计划完成了预定的空间飞行实验,并为开展下一步载人航天计划进行了初步技术验证,积累了宝贵经验和数据。

  从12日9时10分始,翱翔在太空中的神舟六号已进行了航天员活动对飞船影响、航天员工作能力、太空环境对人体影响等多项实验,飞船各项系统尤其是轨道舱全部投入使用,食品加热、大小便收集、大气环境、温湿度控制等功能均已得到充分验证。专家说,这些实验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茫茫太空中,小小飞船像一叶扁舟,航天员活动对飞船姿态会造成什么影响?虽然已经成功将5艘飞船送入太空并安全回收,但中国人在这方面的认识还是空白。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介绍,两名航天员13日先后进行开关舱门、穿脱压力服、穿舱、抽取冷凝水四大项“在轨干扰力”实验,结果表明航天员较大幅度动作对飞船姿态影响微小,飞船姿态保持良好。飞行在太空中的航天员费俊龙获知结果后,第二天就在飞船上连续做了4个前滚翻。张柏楠说,这是航天员自己在游戏,不是事先安排的。

  进入太空前3天的急性适应期,航天员能否进行各种操作,也是科技人员关心的一个问题。此次空间飞行结果表明,从刚升空到准备返回,费俊龙和聂海胜任何时间都能正确发出指令、准确控制各种设备,舱门开关等动作较大的操作也一次成功。张柏楠介绍说,有了这次实验的基础,神舟七号时将安排航天员像驾驶飞机一样驾驶飞船。

  航天员医监医保医生李勇枝博士说,在多天的太空飞行中,航天员的各项生理指标正常,精神状态良好,睡眠质量较高,饮食、排泄、个人卫生等太空生活难题得到解决,获得了人在太空中生活的大量宝贵数据。

  费俊龙聂海胜从太空问候同胞

  北京时间16日20时,太空中传来中国航天员费俊龙、聂海胜问候全国人民,问候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的声音。

  两年前,太空中第一次响起了中国人的声音,独上九霄的杨利伟在神舟五号上向地球发出问候。短短两年后,中国实现了一人一天到两人多天的载人航天飞行大跨越。

  19时59分,远望四号“捕获”飞船。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调度员通报:“神舟六号,下面由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陈善广与你们通话。”

  从飞控大厅大屏幕上,记者看到,费俊龙和聂海胜一齐转过头来。

  陈善广手持话筒,面向大屏幕:“费俊龙、聂海胜,你们好!现在感觉怎样?”

  费俊龙大声回答:“我们感觉很好,工作很顺利,生活很愉快。”

  几天来,两名航天员的一举一动牵动着亿万中国人的心。陈善广说:“这几天,我们收到全国各界群众和世界各地同胞的来电,向你们表达亲切的问候和祝愿,期盼你们平安归来。”

  “感谢全国人民,感谢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对我们的关心和厚爱。”聂海胜雄浑的声音,从距离地面343公里的太空传来。

  两名航天员已按计划顺利完成了多项空间飞行实验,为下一次载人航天飞行积累了宝贵经验。

  面对全世界同胞的关注和期盼,费俊龙说:“我们一定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圆满完成任务。”

  此刻,神舟六号的舷窗外一片蔚蓝,正在进行第71圈绕地飞行的神舟六号正掠过南印度洋上空。在此之前,神舟六号飞船曾多次飞越台湾、香港、澳门的正上空。16日21时54分至59分,“神六”飞入远望一号测量船测控弧段,正在飞行第73圈,航天员做好返回准备。

  四大“利器”确保航天员安全着陆

  “根据此次任务的变化和特点,着陆场系统新装备了四大‘利器’。”着陆场系统总设计师侯鹰说,“首次投入使用的这四大‘利器’,将确保飞船返回舱和航天员平安归来。”

  第一大利器是大型光学实况记录系统。为了提高及时发现飞船的有效距离,主着陆场加装了大型光学实况记录系统,可对可见光、红外光进行远距离探测和记录。这一系统的主光口径为600毫米,对可见光的探测距离为70公里左右,对红外光的探测距离可达150公里。因此,神舟六号飞船返回舱在刚刚再入大气层时,就会被牢牢锁定。

  第二大利器是医监医保直升机。着陆场系统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搜救航天员,并及时对航天员实施医监医保。为了确保能及时对航天员实施医监医保,这次任务中首次将医监医保设备装载到了直升机上,确保空中搜索救援分队不用等地面车辆就可以独立完成医监医保工作。

  第三大利器是直升机红外夜视系统。为了提高搜救直升机夜间执行任务的能力,所有参与搜救的直升机都加装了红外助降系统,确保直升机能够在夜间准确降落,同时大大提高了空中发现目标的能力。

  第四大利器是应急救生辅助决策系统。“只要在电脑中输入发生应急情况的时间,系统就能自动生成救生方案。”侯鹰举例说,比如,飞船在上升段500秒时出现问题,只要启动这一系统,马上就可以在电子地图上找出飞船高度是多少,飞船到达地面需要多长时间,散布在多大范围内,周围海域哪艘打捞船离落点最近,船的航速是多少,多长时间能赶到,海况是什么情况,其他飞机能不能增援……所有这些信息都会清楚地显示出来,大大提高了救援指挥员的判断和指挥能力。“这一系统的使用,是着陆场系统具有开创性意义的一个变化。”侯鹰说。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10月17日第二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