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民日报:政府企业社会 青岛三招壮大品牌经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7日15:04 青岛新闻网

  截至目前,青岛拥有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品牌海尔,全国驰名商标11件,中国名牌产品44件,获得全国质量管理奖的企业4个。获奖总量位居国内同类城市首位。这些名牌产品和企业已经成为推动青岛经济发展的主要力量。据统计,2004年青岛工业名牌企业经济规模已占到全市经济总量的50%以上,其利税更是占到整个青岛市利税总额相当高的比重,成为全市经济发展的脊梁。

  纵观青岛市品牌经济发展的历程,政府的引导、企业的努力和社会的支持,共同构成青岛品牌经济发展三大因素。

  根本保障———政府引导加支持

  政府通过创建公平、有序的法制环境、市场环境,顺势引导,运用市场手段和社会力量,营造和优化着品牌成长的硬环境和软环境。

  加大对名牌企业的技改力度。青岛市政府充分利用国家政策,通过财税杠杆,加大对名牌企业技改支持,提升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和生产能力。“八五”以来,青岛市每年都根据企业的申请,排出30个名牌企业重点改造项目,给予资金和政策扶持。从立项实施,到投产达产,实行一条龙的服务。比如青岛啤酒集团,1978年产量只有4万吨,通过增加技改投入,1992年集团的产量达到24万吨,去年青啤年销量已达到370万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12%以上。它的出口量占到全国啤酒行业的50%以上。

  发挥名牌的优势实行强强联合。青岛市政府通过资产划转,整合、重组,先后组建了海尔、青脾海信、双星、澳柯玛等一批名牌企业集团。比如利用海尔的名牌效应,原来的海尔电冰箱厂,吸收进青岛冷柜、青岛空调柜、青岛洗衣机等企业,在短短的时间内,海尔的整体规模和效益大大提高。

  此外,青岛市政府始终将优秀企业经营者,作为发展生产力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市政府在加大监督力度的同时,率先在名牌企业实行年薪制等改革措施,从根本上调动企业家的积极性,推动名牌企业的发展。

  根本动力———发挥企业主体作用

  青岛的名牌企业,在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和制造技术的时候,始终瞄准国外的先进技术。青啤集团1979年就开始大规模引进国外先进设备,使先进设备与企业独具特色的生产技术相结合,推动产品质量稳步提高。海尔1984年从德国引进最先进的冰箱技术,海信引进日本松下彩电的生产技术,澳柯玛则是和瑞典的丽度公司合作,使其主导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积极实施资本运营,保证名牌的规模优势。“九五”以来,海尔、双星、海信、澳柯玛这些企业,充分依靠名牌技术和管理的优势,实施资产重组和资本运营,实现了品牌和经济规模的互动。在扩张的模式上,海尔集团主要突出企业文化无形资产,盘活了一些休克的有形资产,向世界500强冲击;海信、澳柯玛主要是通过控股扩大自己的实力,依托品牌优势不断进入新领域;青啤集团主要利用技术和国际品牌,实行高起点发展,低成本扩张,拓展了市场空间。

  实施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增强名牌的活力。青岛名牌企业不断调整和完善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建立起决策科学、反应迅速、管理高效的技术创新决策和管理体系,构建了充满活力的研发系统。目前青岛市有10个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这些中心不仅每年为企业研制开发高新技术产品,而且承担了国家级的重点技术攻坚项目。青岛的名牌企业还与国内外著名高校和科研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国内外专家不仅参与企业新产品研制,而且还承担企业决策咨询和重大项目的评估。

  建立国际跨国公司的战略联盟,逐步跨入国际品牌行列。青岛的名牌企业加快了和国际跨国公司合作的步伐,目前海尔和日本的三洋,澳柯玛和美国的GE公司,青啤和美国的AB公司,黄海橡胶和香港科技黄埔以及意大利的公司,青钢集团和韩国的铺下建立了战略联盟。

  重要基椽——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名牌的创立和发展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在品牌经济的发展中,青岛市号召每一个企业都要把目标定位在创名牌产品上,把宣传名牌、保护名牌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建立争创名牌的激励机制,表彰和奖励创国家奖项的有功人员。政府充分发挥各有关部门的作用,利用法律保护名牌产品,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不断加大力度,为名牌企业的发展创造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建立和完善品牌经济发展的服务体系,利用国内外各类媒体,加强对品牌企业的宣传和推介,动员全社会争创品牌和保护品牌。建立市场化的人才选定机制,建立企业家信息库,逐步形成市场化配置职业经理人。通过建立人才激励约束机制,来激发名牌企业经营者的全能和活力。此外,积极发挥名牌经济专家咨询委员会的作用,为品牌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品牌经济给青岛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让青岛更加明晰了发展的思路。目前,青岛进一步加速品牌培育,开始多层面、全方位构筑城市的品牌集群,实现品牌经济向品牌城市的跨越。

  来源:《人民日报》 (2005年10月17日 第十五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