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现代中药编织“飞天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7日15:17 新民晚报

  遨游太空,攻克癌症,是现代人类的两大梦想。金秋十月,“神六”飞天,再次昭示了中国人攀登科技高峰的能力。

  今天,随着我国自主研制的“神六”顺利着陆回家,中国人翱翔宇宙终得梦圆。和中国航天事业一起踏上宇宙高速公路,中国生命科学研究也在与疾病的顽强斗争中捷报频传。“有梦想,就会有奇迹”,我国现代中医药领军企业绿谷集团为人类的第二大奇迹而梦想九

天揽胜。

  从2003年首位宇航员出征,到今天神州六号凯旋,航天人走了一条并非坦途的宇宙高速公路。几乎同时在这两年中,绿谷领衔现代中药产业,紧随中国航天事业的足迹,在同样坎坷的生命科学高速公路上激情飞行,揽得了一张又一张国药的寰宇通行证。

  引子

  在这个商业主导的国际社会中,任何一个国家要想在经济上立足,都必须发展代表国家的品牌。像意大利的皮具、法国的香水、日本的电器、美国的IT、韩国的纺织、阿拉伯的石油,中国的国家品牌应该是什么?

  服装、电器、IT等等,从传统工业到新兴产业,我们都丧失了历史机遇,没有建立自己的品牌。中医药——这是我们建立国家品牌的最后一块阵地、最后一次机会。如果连中医药也被“洋品牌”把持,我们真是对不起祖先。

  在传统医药品牌中,韩国的高丽参推广得最为出色。高丽参已经成为韩国的国家名片,韩国将高丽参纳入了国家战略,在强大的科研与营销后盾的支持下,高丽参的现代化产品层出不穷,平均价格始终是我国人参产品的10倍以上。高丽参已经成为韩国的名片,成为韩国的国家品牌。

  我们的中医药博大精深,可以挖掘利用、发扬光大的应有更多更多,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工作落在了韩国等国家的后头,不过好在绿谷集团成功的典范已在眼前,将带动更多的后来人致力于这一崇高的事业。

  成就篇

  2004年7月25日 震惊国际学术舞台

  《21世纪医药国际学术大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隆重召开,中美两国科学院院士、世界卫生组织(WHO)、美国国立癌症研究基金会(NFCR)、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中国科技部的科学家和高级官员汇集中国。中国抗肿瘤药物研究的学科带头人、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胥彬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灵芝的神奇作用,中美科学家对双灵固本散的多靶点抗肿瘤作用进行了深入讨论,并专门组织了“双灵固本散抗肿瘤专题论坛”,论证了该药物的多靶点抗肿瘤机理。在西方医学主导的肿瘤学术舞台上,这是第一次将中药抗癌列为专题进行研讨。

  2005年3月14日 开启赴美快速通道

  对于绿谷来说,最大的好消息莫过于,今年3月绿谷双灵固本散通过美国FDA(美国国家食品与药物管理局)临床试验申请,获准进入美国临床试验,这是首次对中药开启新药临床试验的″快速通道″。一旦完成试验,就有望成为第一个在美国作为新药上市的抗癌中药。

  此前,由于众所周知的经济利益和观念认识方面的原因,美方对中药进入该国临床一直坚持采用其西药式的“考试”标准——精确的量化质量标准、分子结构、化学原理等,而传统中药的评价模式和综合治疗的价值观始终难以说服他们,这已成为中药进军美国乃至世界市场的最大“壁垒”。针对美国FDA为何对双灵固本散“网开一面”,中国药理学会理事长林志彬分析,目前美国所面临的西药毒副作用和耐药性的问题日趋严重,而辅助治疗肿瘤、用于改善化疗后呕吐、纳差、脱发等毒副反应的西药价格昂贵,且局限性日益暴露,使美方重新认识到中药的价值。

  同时,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际合作司司长沈志祥透露,据他近几年参加美国每年一度的肿瘤学术大会的观察,以往美方相当重视肿瘤治疗的直接效果,如手术或放化疗杀灭癌细胞的效力,而最近两年开始把目光转向带瘤支持疗法,重新认识中国中药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命方面的独特优势。

  2005年4月29日 中科院与绿谷联姻 为中药现代化提速

  2005年4月29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上海药物研究所联手我国著名中医药企业绿谷集团进军中药现代化,三家联合成立绿谷研究院。绿谷研究院通过绿谷集团的资金和产业化资源与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和上海药物研究所的科研力量紧密结合,在创新药物研发及相关领域进行全方位合作。强强联合、资源互补,将为中药现代化提速。国立研究机构和民营企业联手为中药现代化提速,这在国内中医药界尚属第一个大手笔。

  2005年6月29日 获首张海外“绿卡”

  双灵固本散以中成药的身份在新加坡注册成功,获得由新加坡卫生局颁发的第一张海外“绿卡”,据不完全统计,这很可能是中药在海外获得的第一个药品批文。

  据介绍,双灵固本散以英文名Sunrecome在日本、菲律宾、泰国、南非、欧洲等地的注册工作已进入受理阶段,而新加坡是最先发放药品批文的。对于该药品以中成药身份在新加坡注册成功,拿到海外“绿卡”,权威人士的评价是:“全国中药界获得海外药品‘身份证’的至今为数极少,这是上海抗癌中药首次在国门外恢复正身。”过去,中国中成药出口海外一直以营养增补剂、食品补充剂等食品形式入市,名不正言不顺,因此多数企业对中药国际化心有余而力不足。

  2005年7月26日 海外上市紧锣密鼓

  继云药集团等国内主要医药企业先后宣布将在海外上市后,国际知名券商美林证券向绿谷集团抛出了“渡海绣球”。如果这一计划得以实现,绿谷集团将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第一家在海外上市的抗癌中药企业。

  美林证券在近期致绿谷的上市邀请函中表示,经过8年的跟踪后美林发现,在抗肿瘤中药的巨大市场潜力和天然药品成国际药品新趋势的背景下,绿谷集团已经成为全球极富影响力的天然抗肿瘤药品企业,其中仅抗癌中药双灵固本散就已坐上中国肿瘤市场单一品种销售的头把交椅,其在欧美市场的销售额正以200%的速度急速上升。“我们诚挚地希望作为中医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代表,绿谷能够在美国挂牌上市”。

  2005年8月16日 自主知识产权新药上市

  中科院上海药物研究所和绿谷集团联合开发的丹参药品上市。至此,中药现代化的一个里程碑式的产品进入市场。这是我国近年来中药现代化取得的一项可喜成就,将大大促进中药和天然药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对于形成宏大的现代中药产业,推动我国医药产业在新世纪的发展,必将产生重大的作用。目前这项产品的相关技术已获得中国专利和美国专利的授权,是一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现代化中药。首先,它创新性地提出了新的质量控制标准,建立了拥有专利的提取精制工艺,引入高科技的指纹图谱技术,对药材、原料药和制剂的质量进行全面控制。第二,它从分子水平上阐明其中的有效成分,新的质量标准与原有的丹参制剂存在本质上的不同,符合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的要求。第三,采用运动平板试验评价临床疗效,使中药站在了“国际评价标准”的标尺下。

  梦想篇

  抗衡国际巨头

  世纪之交,位列世界500强的国际医药巨头纷纷扑向上海。在有“药谷”之称的上海张江国家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基地,更是巨头林立,罗氏、葛兰素史克等世界排名前十位的医药集团纷纷涌进张江。

  在世界医药巨头的迅猛攻势下,中国药企该如何作为呢?上海绿谷集团的职工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是作为第一家中国药企悄然进驻张江的。当时是上世纪90年代末,素来崇尚“低调作风”的他们并没有引起国外同行的注意,可在2003年却突然让来中国淘金的医药巨头警觉起来:据统计,2003年,它的拳头灵芝产品一举登上了中国抗癌市场单一品种药物销售的冠军宝座,在欧美市场的销售额同时翻了两番!一些国外同行惊呼:注意上海绿谷!它已经成为世界最重要的中药抗肿瘤企业,它似乎获得了一种神奇的魔力,正在滚雪球式的扩张。

  实现三个“领先”

  绿谷的魔力来源于三个领先:

  研发平台领先。不但荟萃了中国顶级的科研机构,也成功吸引了国外一流实验室的参与。绿谷先后与北京大学医学部、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毒物药物研究所、中国中医研究院成立了五大联合实验室,并且与美国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等国外科研机构建立了以“课题”为核心的战略合作关系。

  药物水准领先。除了双灵固本散,2002年绿谷又以3000万元受让了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的国家一类新药“沙尔威辛”,这是一种全新结构的化疗药物,有望成为全球天然化疗药物第一品牌。

  服务体系领先。绿谷已经建立了独特的专家服务体系,拥有600多位肿瘤专家,绿谷的专家大部分都有30年以上大医院临床经验,许多在肿瘤界赫赫有名。

  绿谷集团董事长吕松涛先生一语道破天机:“聚焦产生生产力”。现在世界上还没有哪一个医药企业专做抗肿瘤产业,绿谷的定位就是做世界最专业、最权威的抗肿瘤企业,做现代中药的领跑者。

  绿谷集团简介

  坐落于上海浦东张江“药谷”的绿谷集团成立于1997年,是目前国内中药研发、生产的大型企业,该集团为“上海市工业集团50强企业”,是上海市首批高新技术企业。目前拥有员工4000多人,硕士、博士数十名。该集团在上海和西安拥有两座现代化的GMP制药厂。位于上海青浦的GMP药厂也是全球最大的中药提取基地。该集团控股、参股20多家子公司,国内设有126家分公司、300多个办事处;海外在美国、澳大利亚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销售机构。该集团目前拥有国家一、二类新药等药品数十种。

  本版撰文 肖叶子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