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重进罗马”的精神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8日04:11 四川新闻网-成都晚报

  据说罗马的尼罗王屠杀基督教徒的时候,斗兽场里充满了女人的哀号,烈火烧焦了绑在木桩上的传教者的身体,耶稣的门徒老彼得听从了信徒们的劝告,秘密地离开了罗马城。彼得在路上忽然看见了耶稣基督的影子。他跪下去呐呐地问道:“主啊,你往哪里去?”他听见了耶稣的回答:“你抛弃了我的百姓,所以我到罗马去,让他们把我再一次钉在十字架上。”彼得感动地站起来。他拄着拐杖往回头的路走去。他重进了罗马城。在那里他终于给人逮住,钉死在十字架上。绰号“黄铜胡子”的尼罗王虽然用了火与剑,用了铁钉和猛兽,也

不能摧毁这种“重进罗马”的精神。

  像这样的故事正是孤岛上的中国人应当牢牢记住的。那么为什么还有人在这里感到苦闷呢?固然在这里到处都听得见“到内地去”的呼声,而且也有不少年轻人冒危险、忍辛苦离开了孤岛。但是也有更多的人无法展翅远飞,不得不留在这里痛苦呻吟。他们把孤岛看作人间地狱,担心在这里受到损害。

  我了解他们的心情。不用说,每个人都有权利呼吸自由的空气,我们没有理由干涉他们。对那些有翅膀的,就让他们远走高飞,我也无法阻止。但是对于羽毛残缺或者羽毛尚未丰满的,我应该劝他们不要在悲叹中消磨光阴,因为他们并非真如他们自己所想象的那样:比别的人更不幸,而且他们忘记了他们的肩上还有与别人的同样重大的任务。固然可以使人呼吸自由空气的内地是我们的地方,但是被视作黑暗地狱的孤岛又何尝不是我们的土地!一直到今天孤岛还不曾被魔手捏在掌心里,未必就应该由我们自己来放弃?

  自由并不应当被视作天赐的东西。自由是有代价的。真正酷爱自由的人并不奔赴已有自由的地方,他们要在没有自由或者失去自由的地方创造自由,夺回自由。

  托马斯·潘恩说得好:“不自由的地方才是我的祖国。”参加过北美合众国独立战争的潘恩是比谁都更了解自由的意义的。唯其失去自由,更需要人为它夺回自由。唯其黑暗,更需要人为它带来光明。只要孤岛不曾被中国人完全放弃,它终有得着自由、见到光明的一天。孤岛比中国的任何地方都需要工作的人,而且在这里做工作比在别处更多困难,这里的工作者应当具有更大的勇气、镇静、机智和毅力。工作的种类很多,它们的重要性并不减于在前线作战。我们有什么理由轻视孤岛上的工作?

  我们平日责备失地的将士,那么轮到我们来“守土”的时候,我们怎么可以看轻我们的职责?撇开独岛的历史不说,难道这四五百万中国人居住的所在就是一块不毛的瘠土?谁能说匆匆奔赴内地寻求自由,就比在重重包围中沉默地冒险工作更有利于民族复兴的伟业?反之,“重进罗马”的精神倒是建立新中国的基石。这是一句实话。我们在失地中已经见到了不少的这种精神的火花。选自巴金《无题》(有删节)

  国内外大事记(1940~1945)

  战争与背判

  1940年:8月20日,八路军在华北敌后战场发动“百团大战”;12月6日,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因抨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与金融政策,被捕入狱;12月2日,察哈尔省政府主席兼六十九军军长石友三通敌叛国,被判处死刑。

  全世界都在打仗

  1941年:1月6日,国民党发动皖南事变;1月20日,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8月1日,陈纳德指挥下的美国志愿空军,正式组成援华空军部队(即飞虎队);12月9日,中国政府发表《对日宣战通告》和《对德意宣战布告》。6月22日,德军开始“巴巴罗萨”行动,以305万人、野战陆军75%的兵力向苏联发起进攻,苏军伤亡惨重;7月1日,德、意、罗、保、匈五国承认南京汪伪政府,国民党政府外交部发表宣言,与德、意、罗、保、匈断绝邦交。

  野百合与远征军

  1942年:3月,王实味在延安《解放日报》文艺副刊发表《野百合花》,由此引发整风运动;3月18日,中国远征军增援缅甸部队在同古开始与日军激战。

  台湾是我们的

  1943年:中国政府正式通告:“台湾人民原系我国国民,以受敌人侵略,致丧失国籍。兹土重光,其原有我国国籍之人民,自1945年10月25日起,应即一律恢复中国国籍。”

  欧洲开辟第二战场

  1944年:5月3日,重庆文化界集会,要求言论出版自由;10月9日,中、美、英、苏四国政府同时公布《联合国组织草案》。6月6日,美英盟军在法国诺曼底实施战略性登陆作战,开辟欧洲第二战常

  鬼子投降了

  1945年:9月2日,东京时间10时30分,在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战列舰上,日本签署无条件投降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