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开辟广阔经贸合作新天地(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8日11:11 新华网
  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于今年10月19日—22日在南宁举办。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再度成为热门话题——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步伐加快

  今年7月20日,中国和东盟按《货物贸易协议》规定,正式开始对原产于对方的7000余种产品相互给予优惠关税待遇,这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简称自贸区或CAFTA)经过数载的筹备,已经迈入全面实质性的建设阶段,一个拥有17亿人口、国内生产总值达2万亿美元、贸易总额为1.23万亿美元的大市场从此有了历史性的开局。是什么原因促使中国和东盟走到了一起?中国牵手东盟,现状怎样,前景又究竟如何?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开辟广阔经贸合作新天地(组图)
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会场(2004年11月3日摄)。新华社记者摄

  最现实的区域合作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首先是经济全球化和贸易化的产物。上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合作空前发展成为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显著亮点。美国与加拿大、墨西哥于1994年组建了北美自由贸易区,并由此启动了美洲自由贸易区的谈判,美洲34个国家宣布在2005年成立西半球自由贸易区。同时,非洲国家也要在2005年分阶段建成全非共同市场。2002年,随着欧元的正式使用,欧洲经济贸易一体化进入了全新的时代。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东南亚的区域经济合作显得有些落后。在全球区域经济联盟和自由贸易区逐步发展的背景下,人们认识到,东南亚自由贸易区作为次区域联盟只有依托东亚这个大的经济圈,而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可以为东南亚经济贸易的发展提供更大的发展空间。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设想提出的时间是2000年。当时中国完成了加入WTO的谈判,即将成为WTO的成员,这意味着中国的市场更加开放、体制更加规范,对国际资本会有更大的吸引力,经济会有更多的增长的后劲和活力。另一个很重要的背景是,时逢大多数东南亚国家的经济在金融危机以后遭到了严重的打击,尚处在一个恢复过程中,他们不由担心外资会不会更进一步地流向中国,东南亚的经济往哪走?在这些背景之下,东南亚国家希望加强和中国的合作来摆脱自己经济危机的影响,铺垫一个长期增长的环境来减少、甚至避免由于中国经济的增长而对东盟经济的不利影响。

  在加入WTO以后,参与和推动区域合作,已经成为中国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对外经济战略的重点。中国身处东亚,参与东亚合作是很重要的。如何进行合作呢?东南亚已经建立了东盟自由贸易区,但是东北亚和整个东亚还没有建成这种区域合作。中国同日韩两国的差别比较大,从短期来看,整个东亚地区建成一个自由贸易区的难度很大,而中国和东盟比较接近,建立自由贸易区比较现实,同时潜力也比较大,在这种情况下,国家把重点放在和东盟的合作上,从加强与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这个最现实的目标开始。

  近年来,中国经济一直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与东南亚国家的经贸往来也日益密切。1990年以来,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以年平均约20%的速度递增,2001年达到416.1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5.3%。东盟已成为中国的第五大贸易伙伴,中国是东盟的第六大贸易伙伴。这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出于中国与东盟双方共赢的考虑,2000年双方提出了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构想,2002年签署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并决定到2010年建成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可以说,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是中国和东盟各国领导人富有远见的战略决策,具有多重意义:一是通过建立区域合作的模式,实现参与国之间最优化的资源和劳动要素配置;二是有利于睦邻友好,解决争端,实现“多赢”局面;三是有利于提升区域整体经济发展水平,更好地参与全球经济竞争。

  特殊安排见功效

  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为此,中国与东盟把自由贸易区的建设期限定为10年,计划在10年内完成关税和非关税的削减。为了推进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中国与东盟采取了一些特殊的安排,通过实施“早期收获”、举行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积极推进湄公河次流域的开发等项目,这使得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散发强大的生命力:战略目标刚刚确定,还在谈论的时候,大家都把它当作一个事实来对待,而且发挥它的效应,给双方特别是对于东盟的发展中国家带来直接的好处。

  由中国与东盟各国领导人共同确定的,在广西南宁举行的一年一度的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是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全面深化双方战略伙伴关系的一项实际行动,为中国与东盟各国加强经贸联系、为地区的企业家进行商品交易、投资洽谈、经济技术合作,提供了重要平台。

  经过精心的筹备,2004年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一炮走红,吸引了参展企业1505家,共设展位2506个,境内外参展商、采购商1.8万余人,其中境外采购商4000多人,共签订合同金额近1000亿元人民币。对此,东盟副秘书长马苏尔·阿赫马评价道,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顺利成功的建设铺平了道路。这次博览会为不同领域内大大小小的公司提供了展示自己的产品和服务的机会,同时通过商业交往和各自的私人交往,增进了认识和友谊。

  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于今年10月19日—22日在南宁举办,设国家、商品贸易、投资合作和旅游四个专题,引导双边贸易额较大、相互有市场的五大类商品参展,即机械设备、电子电器、五金建材、轻工工艺、农产品和食品。广西国际博览事务局常务副局长张晓钦表示,中国境内有3300多个展会,但还没有任何一个展会如此紧密地与区域合作和更加自由便利的贸易投资机制安排结合在一起。正因为如此,今年的博览会深深地吸引了世界参展商和采购商的目光,据最近统计,境内外报名参展企业达到3300多家,申请展位4400多个,超出博览会预备展位2倍,火爆程度远胜于去年的首届博览会。

  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是中国与东盟各国开展经济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倡议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实际行动。中国是东盟—湄公河流域开发合作的积极参与者和推动者。大湄公河次区域合作第二次领导人会议通过《领导人宣言》并签署有关次区域合作成果文件,规划未来合作方向和重点合作措施。湄公河流域开发等重点领域合作,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进一步走向融合。

  企业挑起大梁来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设,离不开中国与东盟各国政府的协调、推动作用。随着这个世界上人口最多、范围最大的自由贸易区不断形成和向前发展,企业愈来愈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区内大部分企业充满信心,纷纷结合自己的实际,“赶搭自贸区顺风车”,踊跃参与到自由贸易区发展的进程中去,分享其带来的好处。

  在这方面,东盟企业行动迅速。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不是概念,而是商机,我正在考察中国的食品市场,希望伺机将集团的产业链拉长。下一步,将考虑通过重组、收购、投资等方式,扩大集团的商贸网络。”泰国泰世界集团董事长陈克齐对自贸区兴趣盎然。

  印尼林文光的金锋集团分支机构遍布印尼全国,并延伸到中国、新加坡、加拿大、日本等国。早在上世纪的90年代,金锋集团就分别与上海牙膏厂、上海制皂厂和上海油墨厂等中国企业合资,目前一些投资得到很好的回报。目前,他正筹建“中国城”,专门卖中国的家具、服装、家电、鞋子等商品,为将来的10+1大市场做准备。

  如今,像陈克齐和林文光这样嗅到自贸区商机的企业家变得越来越多。为抢得先机,一些企业已经着手酝酿经营领域多元化、经营区域国际化,来分享相关利益。

  值得关注的是,东盟地区聚居着2000多万华侨华人,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进程中,华商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东盟华商在东盟各国有巨大的经济实力和影响力,他们凭借与中国的血脉关系、语言、文化相通等优势,一马当先,成为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先头兵。

  随着CAFTA启动紧锣密鼓,好戏连台,中国对东盟出口产品的主要优势诸如零关税和低成本逐渐显露。东盟市场结构不仅在很多方面适应中国,东盟国家不同的发展状态,恰恰为不同档次的同类产品提供了商机;更重要的是作为一个整体市场,东盟内部存在自由贸易区,到东盟投资生产可利用零关税使产品在所有成员国市场进行销售。一旦反应过来,中国企业不甘落后,纷纷赶上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快车。

  作为广东省的出口大户,美的集团年出口额达9亿美元。集团负责人告诉记者,关税降低后,出口东盟的成本随之降低,有利于集团的产品形成价格竞争力。“以前集团更多关注的是欧美市场,现在,随着一个个有利于双方发展的政策逐步实施,我们的焦点已经落到东盟这个巨大市场里。”

  与此同时,浙商投资东盟的热潮正不断升温。去年7月,娃哈哈与法国达能集团共同投资在印尼建立合资公司,生产娃哈哈乳酸饮料;今年5月,吉利集团已在马来西亚启动与IGC集团的CKD项目合作计划。按计划,吉利汽车2006年将向马来西亚出口1万辆整车、3万辆成套散件。在中缅边境姐告边境贸易区内,由浙江伯乐集团投资2.5亿元的当地惟一一座大型综合性贸易商城中缅伯乐国际商城于今年8月中旬正式营业。在曼谷,由中国宏建集团投资30万美元兴建的综合市场将成为浙江产品的又一集中展示地。服装、日用百货、工艺品等浙江传统特色产品,将源源不断地由此输往东盟各地。

  提速驶上快车道

  在“早期收获”等诸多特殊安排的催化下,在区内企业的积极参与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经过蹒跚学步,一再提速,终于驶上了快车道。

  区内贸易额获得大幅增长。近年来中国与东盟之间的经贸关系日益紧密,相互经济依存度不断提高,在过去10年中,双边贸易保持年均超过15%的增长速度。产品开放将带来积极的效应,进一步改善中国与东盟之间的整体贸易氛围,使东盟和中国相互之间取消贸易壁垒,降低了成本,促使贸易规模不断扩大。2002年启动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进程以来,两年间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额增长了500亿美元。东盟连续12年位居中国第五大贸易伙伴,2004年双方贸易额达到1059亿美元,比上年增长了35%,提前一年实现双方领导人提出的到2005年双边贸易突破1000亿美元的目标。

  根据海关总署提供的统计,今年上半年中国共进口享受“早期收获”优惠的商品货值4.66亿美元,税款优惠4.16亿元人民币。自2004年1月1日《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期收获”方案开始以来,中国共进口享受“早期收获”优惠的商品货值11.53亿美元,税款优惠总额10.16亿元人民币,极大地促进了东盟商品对中国的出口。今年上半年,我国与东盟双边贸易额就接近600亿美元,东盟首次成为我国第四大贸易伙伴。

  以上海口岸为例,今年上半年,上海对东盟进出口159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6.3%,其中进口81.8亿美元,增长25%;出口77.2亿美元,增长27.8%。东盟首次成为欧盟、美国和日本之后的上海第四大贸易伙伴。

  自贸区给我国纺织业带来新的出路。

  浙江省出口的三分之一集中在纺织服装方面,现在由于欧盟、美国设限,该省纺织企业出口的压力很大,而东盟与中国建立自由贸易区,关税下调则是利好消息,浙江纺织企业可以投资东盟国家的纺织业,在那里兴建加工厂,进行转口贸易,可缓解欧美配额的压力。目前,该省已经有纺织企业在柬埔寨投资设厂。与此同时,服务贸易作为中国—东盟贸易的一种形式,其发展也是扶摇直上。

  银行合作发展迅猛。今年5月,中国银联与泰国PCC公司签署了银联卡合作协议,银联卡从此可正式在泰国ATM机上使用。目前中国银联还准备发展与东盟其他国家的业务工作。今年4月,中国建设银行代表与越国家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代表在河内签订了边贸结算合作协议。根据协议,越农业和农村发展银行老街分行与中国建设银行云南分行于今年6月15日签订了首个关于双方边贸结算合作协议,继而展开了双边边贸结算试点。

  在中国的银行积极开发东盟国家市场的时候,东盟国家的银行也瞄准了中国这个大市场。泰国最大商业银行———盘谷银行的北京分行今年7月1日开业,泰国总理他信还亲临出席了揭幕典礼。在过去的两个月时间里,新加坡淡马锡分别承诺斥资31亿和10亿美元购买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的股份。马来西亚金融巨头丰隆集团主席郭令灿一行在9月10日对成都银行业、工业和房地产业进行了考察,他也表示,希望在成都投资国际型的银行业和工业。

  旅游和交通运输业合作发展也极为迅速。据统计,2004年,中国公民首站赴东盟国家旅游人数达276万人次,同比增长45%,占同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总人数的1/3。同时,东盟国家的游客也成为中国重要的入境游客源市场。在交通运输方面,中国和东盟发展速度也很快。目前,在中方参与的有关合作项目中,由中国出资并承建的昆曼公路老挝段1/3路段,已于去年开工建设,预计明年6月可以完工。《亚洲公路网政府间协定》于去年已在上海正式签署,东盟相关国家共同签署了这一协定,中国正在加快亚洲公路网中国境内公路的建设进度。我国与东盟国家的主要城市均已开通了直达航班,国际航线达111条,建立了覆盖中国与东盟国家各主要通航点的国际航空运输网络。

  最具潜力的自由贸易区

  今年7月20日,随着《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货物贸易协议》正式实施,中国与东盟将开始对原产对方的约7000种商品相互给予优惠关税待遇,至此我国对东盟部分国家平均关税税率为8.1%,比最惠国平均税率水平9.9%低1.8个百分点。专家认为,此次降税计划的实施将显著地促进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并将对双方经贸关系的未来发展产生积极和深远的影响。

  在货物贸易谈判结束后,将是投资和服务类谈判。服务领域涵盖广泛,包括劳务、运输和金融等。一旦谈判完成,此前已有合作协议的旅游业也将实现更大自由度,比如我国可多方开办旅游公司,直接办理旅游业务。投资谈判有三个重点:一是开放保护领域;二是投资保护;三是贸易便利条件。这方面的谈判仍在进行准备,估计需要1年时间。开放投资领域意义重大,目前中国对东盟的投资额非常少,投资谈判主要是为促进投资创造一个更有利的环境,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资源成本较高的产业投资将大幅增加。社科院亚太研究所研究员王玉主为记者描述了一幅中国的“雁行战略”,国内东部沿海较为发达地区一些劳动密集型、资源成本较高的产业有向两翼转移的迹象,一面是中国的西部,一面是东南亚地区,而后者具有双重作用————可以带动中国西南边陲的云南、贵州、广西从改革的“末梢”变成“前沿”。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创造一个拥有17亿消费者的经济区域,其国内生产总值为2万多亿美元,贸易总额估计为1.23万亿美元。按人口计算,这无疑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贸易区;按现有经济规模计算,它仅次于北美自由贸易区和欧盟,是发展中国家最大的贸易集团。虽然在短时间内,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仍然难以达到与北美自由贸易区以及欧盟抗衡的程度,但从发展后劲来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必然是全球最具潜力的自由贸易区。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逐步加强,到2010年该自由贸易区有望在进出口总额上超过北美自由贸易区,到2020年在GDP总量上超过欧盟自由贸易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将和北美、欧盟自由贸易区一道成为世界三大经济支柱。中国—东盟经济合作专家组的研究分析表明,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成后,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将增加106亿美元,增幅为55.1%,东盟对中国的出口将增加130亿美元,增幅为48%。将促使东盟的GDP增加0.9%,促使中国的GDP增加0.3%。今年4月份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应邀访问东南亚时曾表示:“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不断推进,我们完全有信心在2010年前实现中国和东盟年贸易额达到2000亿美元的目标。”

  泰国商业部部长他侬非常看好中国

  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他表示,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悬殊很大,但由于中国市场广大,东盟各成员国几乎都能在与中国实施自由贸易的过程中结合自身特点开拓发展机遇,为各国百姓带来切实利益。文莱工业和初级产品资源大臣拉赫曼认为,中文两国经济互补性较强,中国在人力资源、市场、技术方面具有优势,文莱资金雄厚、油气资源丰富,两国经贸合作前景十分广阔。

  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前景,东盟其他各国政府官员均抱有极大的信心,纷纷认为,降低直至取消关税壁垒,是挑战更是机遇,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建立将推动东盟各国的经济发展,也必将为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合作双赢开辟广阔的新天地。周骁骏李志雄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开辟广阔经贸合作新天地(组图)

  近日,为迎接10月19日在南宁举办的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南宁市在市内各广场、公园、街道摆满了各种鲜花、盆景和园艺品。新华社记者摄(来源:经济日报)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