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持民办教育,还须降低门槛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8日14:45 信息时报 |
贺贝媒体从业员 广东省日前召开民办教育工作会议,要求加大规范管理,促进健康发展;每年拨款3000万元,建立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资助和鼓励民办教育;研究制定民办教师在户口迁移、档案管理、教龄计算、职务评聘和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保障政策(《信息时报》9月15日A17版)。政府旗帜鲜明的支持,增强了民办教育的希望。 然而,从开放改革至今民办教育的几起几落来看,促进民办教育不光要有政府的政策支持,还须在实际操作中破除不恰当的“高标准、严要求”;不光要维护民办教师的合法权益,还须在原则政策下扩大民校(园所)的办学自主权,还其“民间”特色。这牵涉到对民办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对民办教育,国家支持鼓励的政策一直不变,但民办教育至今仍举步维艰,这与实际操作中过分强调“规范”和“规模”,有很重要关系。民办学校在投资、师资、教学质量和学生规模上,除极个别外,是很难与公办相比的。而我们的教育评价系统,许多方面并没有给民校以区别对待,而是设计过高的门槛。不少民校因在资金投入、学生规模和场地设施等的“达标”上疲于应付,增大了办学难度甚至倒闭;有的民校连“低收费”,也会受到地方部门的干预。 其实,民校招收的主要是外来工子女,而现时绝大多数民校的设施和师资,比起这些贫困学生户籍地的学校,不知要好上多少倍,而民校自负盈亏,背着公校所没有的教育质量风险和投资风险。因此,与其设计过高的标准、要求,让它们在高成本下惨淡经营,不利于外来工子女就读,不如放宽规定让其自主办学,让外来工子女们更多、更轻松地获得受教育的权利。统一的教学大纲和升学考试,自然会让民校优胜劣汰,在竞争中逐步扩大规模、走向规范。 有报道披露,我国落后地区文盲、半文盲人数,近十年来有所上升;城市的托幼教育,公立园所严重不足;职业教育更是任重道远。因此,要普及国民教育,做到人得其学,离开民办教育是不可能的。而从实际出发,降低民校的办学门槛、在原则政策下扩大民间办学的自主权,是民办教育极为盼望的扶持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