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都市文学方兴未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9日04:00 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都市文学方兴未艾

  都市题材的文学创作在我国有不短的历史,而真正意义上的都市文学,还是产生于改革开放之后,或者说是在90年代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之后才形成的,真正意义上的都市作家,也是在这之后才开始完全浮现文坛。借第三届鲁迅文学奖深圳颁奖之机,中国作家协会、深圳市文联等在深圳联合主办了“中国当代都市文学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著名文学

理论评论家,围绕中国当代都市文学的现状与发展展开了研讨。

  都市文学的兴起与文学的转型

  评论家李敬泽认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流传统是乡土文学传统,在前现代,人们是以乡村为中心想象世界的,1949年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个逐渐发生、逐渐提速,非常重大、带有根本性的变化,就是中心向城市转移,城市获得了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的覆盖性的主宰地位,都市正在成为支配性和覆盖性的文化中心,一切想象都必然是从城市出发的,一切价值都在都市背景下被重估。评论家白烨认为:文学面临整体转型,过去的文学创作,乡土文学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现在该轮到都市文学了,这既是文学自身发展演进的一种必然,更是文学所依存的社会生活发生新的变异的结果。

  作家、评论家蒋巍认为:当中国的现代化影响全国每个角落时,我们的文学还处于“农村包围城市”的状态,带有明显的农业文明时代痕迹。文学需要与时俱进。面对乡村与都市的两难选择,文学的世俗化、时尚化和市场化是进步还是倒退值得探讨。城市文学包括表现白领生活、时尚生活和现代意识的文学作品的大批涌现,大大拓展了我国文学的想象、发展和辐射空间,在品类、形式、内容、话语、题材等诸多方面,大大丰富了文学的多样性,极大地增强了当代文学直面时代、直面现实的当下气息,从整体意义上说,这是我国当代文学质量的提升而非下降。

  都市文学整体尚未成熟

  第三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评出的4部作品都是乡土题村作品,在文学评奖中都市文学作品绝少胜出,这一现象引起与会者的关注。暨南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李凤亮指出:从南到北,都市文学近十年的确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其总体成就仍不足以与乡土文学相抗衡,这中间的因素不一而足,中国都市生活的不成熟、作家创作心态的不稳定、经济转型期社会文化心理的躁动及至整个文学观念的滞后,都在不同程度地阻碍了当前都市文学的快速发展。

  李敬泽认为:我们至今对复杂的都市经验未能发展出一套有效的、既反映人们真实的生存状况,又呼应着人类传统的精神关切的观念系统。比如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一谈到都市就是两个关键词:“欲望”、“物质”,这也成了一种歪曲和遮蔽。一方面,它制约了作家的眼光;另一方面,由于这些词是暧昧的,负面的,它也使人们习惯于以负面的眼光去看那些作品。都市的经验、都市中的生存是如何展开的?这个展开过程里经历了什么样的疑难?这些都有待于作家们去表现、有待于批评家去理解。我们最终还是会接触到那些人类精神生活的基本问题:意义问题、生与死的问题,我是谁及向何处去的问题。

  评论家阎晶明认为:当代中国都市文学是在乡土文学的基础上孕育和包围中生长的新型文学形态。都市文学里有一个共同倾向,即制造一个并不需要奋斗,也无所谓成功的人生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却仍然能够开出既怪异又灿烂的生命之花。无根基的消费夸张和精神的冷漠成为都市文学的一种极端主题。文学的真正动人之处无疑被不同程度地忽略了。城市人的生存挣扎和奋斗,城乡人口的高速流动和因此造成的人生悲喜剧,贫居闹市的痛苦、暴富的神话以及变革中的阵痛,这样的生活层面没有充分体现在文学作品中。

  评论家雷达认为:“都市”似乎正在取代“乡村”成为文学想象的中心,但是都市经验的表达与传统的乡土抒写之间,目前存在着某种内在冲突。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文学这样与乡土有着深刻的不解之缘。相反,中国文学的都市经验表达,根基相当薄弱。忽视和遮蔽了农民问题的巨大存在,才是严重的缺失。倘若不能写出转型时代的中国农民之魂,我们的文学将从根本上丧失力量。在从农业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过渡中,作为诗意的栖息之所,作为人类和民族的痛苦和欢欣的承受之地,文学中的乡土声音不但不会完结,还会发展和变化,它将与民族性格的现代转型密切联系,它蕴含着现代人急需的精神元素,必然要向环境主题、乡土寓言、底层意识等方面延伸。

  当代都市文学方兴未艾,还有着相当大的发展的余地和驰骋的空间。

  《人民日报海外版》(2005年10月19日第七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