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台湾与大陆比拼发展装甲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9日04:20 青年参考

  近日,大陆媒体传出解放军已建成亚洲第一、世界第三的装甲装备试验场的消息,标志着大陆的装甲车部队建设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就在此时,从台湾岛内也传出消息,台军将大规模生产自行设计的新型装甲车,欲与大陆在此一领域一比高低。

  五角大楼

  关注中国装甲车部队

  近年来,大陆解放军装甲车部队发展迅速。仅今年公布了多项成果。年初,石家庄机械化步兵学院将一套装甲车辆实弹射击综合训练系统,送交总参谋部鉴定并获得通过。据透露,这套系统的研制耗时3年。该系统的最先进之处是可有效解决弹射击消耗人力、物力过大的问题,可远距离遥控目标和自动报靶等。

  不久前,中国北部草原地区进行了一场激烈的实战对抗演习。演习中,解放军某装甲旅完成炮群占领、射击和撤出阵地都只用了60秒,且炮群覆盖率达到了98%。据悉,该旅发明的“坦克潜望镜宽视仪”、“坦克发动机防倒爆装置系统”和火炮快速反应系统等全部在这次演习中得到检验。

  8月,解放军某新型两栖装甲车进行海上定型试验。据解放军报披露,这款装甲车装备有“海上测试定位系统”,标志着中国装甲战车试验实现了远程数字化测控。据负责人员透露,该车可在1秒钟内采集10万个数据。

  军事专家认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支防御性部队,其装甲车部队更以防御为主。然而,它在一些人看来,却充满了“威胁”。在美国国防部今年7月公布的《中国军力报告》中,报告撰写者忧心忡忡地说:“在(中国)东南沿海地区,中国人民解放军配备了两栖装甲车和坦克等武器。”

  台湾宣布

  建造大批量新型装甲车

  让人颇感不解的是,与此同时,台湾当局掀起了建造新型装甲车的热潮。

  10月9日,有台湾媒体报道说,台湾军方已作出决定,不久就将开始大批量生产自行设计的装甲运兵车,目的是提高台军的防卫作战能力。报道引述英国《简氏防务周刊》的文章说,台湾军方高层决定,2007年开始生产“云豹”装甲车,数量为1400辆。

  实际上,《简氏防务周刊》的消息并不准确,据来自台湾军方内部的消息,“云豹”装甲车不仅明年就要生产,而且一造就是853辆。今年1月11日,它首次亮相,就在台湾引起了“轰动”。

  陈水扁对“云豹”装甲车的研制、建造乃至命名都极为重视,甚至亲自参加、主持了该车型的命名仪式。长期以来,台湾岛内流传说,“云豹”装甲车是专为陈水扁设计的——供他和家人在危急时逃难之用。对此,陈水扁一口否认。

  但军事观察家认为,“云豹”装甲车的确是陈水扁心肝宝贝。陈水扁上台后不久,很快推出“万钧计划”——让陈水扁在形势危急时安全撤离的应变计划。在这一计划中,“云豹”装甲车将是决定他能否顺利逃脱的第一个环节。按照台军的计划,未来他们将为陈水扁制造一辆经过改装的“云豹”装甲车,全天24小时停放在台湾“总统府”秘密出口处。一旦出现险情,陈水扁及其家人将在特勤队的护送下登上装甲车,全速驶往松山机场。而此时,松山机场已经有一架逃生飞机在等着他。

  台湾试图

  以装甲车部队对抗大陆

  陈水扁重视“云豹”装甲车,另一个“秘密”就是对抗大陆。

  据台湾媒体报道,今年6月中旬,台军一辆M60A3型坦克在一次长途行军中“不慎”坠落山谷。这一意外使台军秘密进行的“兵力东移计划”露出了马脚。据悉,台军在花莲县东部的“防卫司令部”已决定增加两个反装甲连,以攻击直升机和导弹来对付未来解放军发起的登陆作战。同时,台军将裁减驻扎在花莲的步兵部队,改由火力更猛、机动更快的装甲步兵营进驻。“云豹”装甲车批量生产后,将优先装备花莲驻军。

  此外,原部署在澎湖防区的M60A3战车和CM-21装甲运兵车,也已经由运输船秘密运送至花莲港,未来将分发给台湾岛东部沿海各军事重地。

  台军将装甲车部队向东部移防,原因何在?台湾媒体分析认为,自蒋介石兵败大陆而逃居台湾后,台军一直把金门、马祖和澎湖等面向大陆的一侧作为防御重心,军队主力也大多不属于此。相较之下,台湾东部的防御力量非常薄弱。而随着现代作战样式和战争理念的改变,这一军力部属各局被台湾当局认为成了“致命伤”——虽然台湾岛东部地形不适于解放军大部队登陆,但此处的大洋水深洋宽,利于大陆战舰和潜艇活动,致使这里有可能成为解放军突破台湾防线的缺口。而将重装甲部队主力部署于此,加上台岛东部临海地形陡峭,有助于台军构筑一道坚固的防线。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