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人民币汇率调整无助解决全球经济失衡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9日09:08 南方日报

  财富时评

  余维彬

  “加强全球合作:实现世界经济的平衡有序发展”是刚刚在北京闭幕的第七届G20部长级会议的主题。对这一主题,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拉托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世界经济

不平衡的主要表现是美国经常账户赤字庞大、债务增长迅速,日本、中国和亚洲其他主要新兴国家对美国的贸易盈余;这种不平衡将导致世界经济无法实现可持续发展,并对世界繁荣产生严重威胁。在西方发达国家对人民币汇率政策施加压力的背景下,拉托的表述很容易引起歧义,即人民币汇率调整有助于解决全球经济失衡。

  笔者认为,拉托表述的全球经济失衡源于“无规则”国际货币制度;因而,失衡问题的解决需要世界各国加强合作,协调国际经济政策,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货币制度新秩序。

  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国际货币制度进入所谓“牙买加体系”时代。从本质上说,牙买加体系并没有构筑一种新的国际货币制度框架,它只是以国际协定的方式正式承认了各国在汇率方面的行动自由。在这一体系下,每个国家都有权自由选择它意愿的汇率制度;一时间,国际货币制度陷入无规则甚至混乱状态。在这种国际货币制度下,汇率长时期地大幅波动,并且不能用实体经济的基本面来解释。

  面对汇率的剧烈波动,广大发展中国家纷纷加强中央银行干预来稳定汇率,并广泛实行“钉住”某种货币或货币篮子的固定汇率制度。发展中国家青睐固定汇率制度源于货币错配。“货币错配”是指:权益的净值或净收入(或二者兼而有之)对汇率的变动非常敏感。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错配”是国际货币格局的自然产物。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以后,国际货币体系中的“关键货币”角色主要由美元和欧元(20世纪末以来)来承担,这事实上将美、欧之外所有其他国家的货币都“边缘化”了。由于国内货币无法在国际经济交往中使用,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资产/负债、收入/支出便呈现多种货币并存的局面,“货币错配”由此成为常态。

  在相当长时期内,发展中国家的固定汇率制度较好地支持了自身的经济发展。然而,20世纪90年代下半叶以来,发展中国家连续发生了发端于固定汇率制度崩溃的金融危机。接连不断的金融危机表明,在金融全球化逐步深化的背景下,在各国逐步实行金融自由化的条件下,由于国际投机资本规模异常庞大,发展中国家要想维持固定汇率制度,就需要采取新的政策组合。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在广大发展中国家和转轨经济国家中,在处理外部平衡方面,已经逐渐形成了“没有信誉的固定汇率制”(公开宣布的浮动汇率制与对汇率的频繁干预相结合)与规模日益增大的外汇储备同时并存的新的政策组合。为获取高额外汇储备,发展中国家不得不谋求经常项目顺差;与此同时,在储蓄率低下的背景下,美国动用国际货币发行国特权,在世界范围大量举债来维持贸易逆差;两者一经结合,拉托表述的全球经济失衡现象就发生了。

  上述机制表明,健全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和金融体系、改革国际资本流动体制、提高美国的储蓄率,是全球经济恢复平衡的三大要素。从这一角度看,人民币汇率调整无助于从根本上解决全球经济失衡问题。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