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活在中世纪的罗滕堡(身临其境)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9日09:14 环球时报

  罗滕堡古朴的民居

  德国南部点缀着一颗中世纪的“明珠”,它就是陶伯河上的罗滕堡。这座曾在罗马帝国时期因贸易繁荣而盛极一时的古城,虽然遭受过多年的战火洗礼,依然保留下众多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这些遗迹至今还令罗滕堡散发着欧洲古城迷人的浪漫气质。

  早在学校学习德语时,从一部陈旧的德语教学片中初次见到罗滕堡。我的眼睛穿过那座建于14世纪末的古朴城门,遨游在片中黑白影像的古城里。13世纪时罗滕堡在罗马帝国的统领下商贸往来相当繁荣,到了中世纪更是盛极一时。可惜在农民战争、“三十年战争”等战乱后,罗滕堡遭到破坏几经沉浮。1802年,罗滕堡并入巴伐利亚邦。在随后而来的德国艺术浪漫主义风格时期,这个重建后的中世纪城堡成为艺术家的“麦加”。他们用自己的热忱,把罗滕堡中世纪的浪漫情调传遍了全世界。老片中的古城门就是当年的建筑杰作。

  经历多年的经济复苏,罗滕堡终于迎来她的又一个春天。当国人渐渐熟悉德国游路线里雄伟的科隆大教堂、旖旎的海德堡,以及堂皇的现代都市时,却不知被世人访问次数最多的是这座陶伯河旁的古城。

  几年后的今天,从斯图加特经安斯巴赫过来,一路尽是满眼的绿色,而我的心境如同在做一次中世纪的朝圣之旅。迎着罗滕堡和煦的微风,我信步走到当年影片中见过的那座老城门,在经过门洞阴影的刹那间,恍惚有种穿越时空的感觉。至今,许多怀旧的罗滕堡人仍保留着古老的生活方式,居住在中世纪留下的土墙房舍里。走在环绕老城的城楼上,手抚过有些冷涩的石头,目光望出去就是青翠的陶伯河谷地。遥想着最初的凯尔特人在此建立起他们的聚居点,到了10世纪中后期,才逐渐拥有了一个坚固的要塞。虽然这城墙无论从高度和厚度可能比中国一个县城曾拥有的城墙规模要小很多,但从那些狭小的射箭垛口,还是可以想像出曾经发生的惨烈战争。

  至今在议员酒馆的钟楼上,有两个会转的雕像还演绎着当年留下的一个传说:1631年,新旧宗教之间爆发的“三十年战争”时期,天主教军团的蒂利将军攻下罗滕堡,扬言要对城内居民烧杀掳掠,但承诺如果市长努什能一口气喝掉五公升的酒,罗滕堡将免于被毁灭。没想到努什果真将酒一饮而尽,全城因此得救。战争结束后的1683年,人们在议员酒馆上建造了一个钟楼,每当报时时窗户便开启,从里面转出两个雕像,一边是手握屠刀的将军,另一边则是正欲豪饮的市长。

  当下午的阳光斜照在罗滕堡那些形式各异的山墙上时,徘徊在巷陌间就如同观看一场从哥特式到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的幻灯片展示。像几乎每个德国城市一样,罗滕堡市政厅、广场和教堂组成了一个城市的中心。市政厅的一侧便是高耸的塔楼,我顺着狭窄的楼梯拾级而上,站在塔顶鸟瞰罗滕堡城外青翠的山地,薄雾似纱、陶伯河则像一条彩练,自己在此时仿佛化身为古代的守塔人……

  走下塔楼,穿梭在蜿蜒的街巷里,下午的城市少了些许喧嚣,更适合怀古幽思。在罗滕堡邮局里购得一张明信片,发给远方的家乡,如同在传递一份中世纪的残片。在我的心目中,经历了几百年的风雨,这颗中世纪的明珠不但没有变得晦暗,反而更加灿烂夺目。

  《环球时报》 (2005年10月17日 第二十一版)

  作者:本报驻德国特约记者唐鹰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