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阿拉伯文学,我们了解多少(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9日09:14 环球时报
阿拉伯文学,我们了解多少(图)
  提起阿拉伯,出现在读者脑海中的关键词,是沙漠、骆驼、石油、椰枣树、神秘的妇女面纱和看上去难免臃肿的男子大袍。而提及阿拉伯文学,人们一般只知道《一千零一夜》,或者马哈福兹、纪伯伦等人的名字。殊不知,阿拉伯国家的人民也创造了堪称辉煌的文学。

  《一千零一夜》是中古阿拉伯文学送给世界的礼物

  中古阿拉伯文学经历了蒙昧时期、倭马亚王朝时期、阿拔斯王朝和土耳其统治时期等几个主要阶段。

  蒙昧时期,也叫贾希利叶时期,特指伊斯兰教产生以前的年代。当时,阿拉伯半岛上的人多是游牧民族,他们过着逐水草而居的生活。伴随着悠悠驼铃和长长的吆喝声,口头文学诞生了。阿拉伯人每年要在麦加附近的欧卡兹举行赛诗会。诗人们聚在一起,朗诵自己的作品,随后进行评比,并将获得优胜的诗歌抄写在麻布上,挂到克尔伯古庙的墙上,人们称之为“悬诗”。有7首悬诗被认为是阿拉伯诗歌的不朽杰作,其地位相当于我国的《诗经》。悬诗的主题包括战争描写、部落赞美、复仇记述、情感宣泄等。直到今天,这些悬诗仍是阿拉伯各国大学和中学的必学篇目。如果文章引用了一句悬诗,立刻会文采斐然,令人刮目相看。

  倭马亚王朝时期,伊斯兰教在阿拉伯半岛站稳脚跟,文学渐趋发达。《古兰经》在7世纪问世,它不仅是伊斯兰教的最高经典,也是第一部阿拉伯散文巨著,有极高的文学价值。直到今天,它仍是阿拉伯语在修辞、语法、音韵等方面的典范,对后来的阿拉伯文学有着无与伦比的示范性影响。

  这一时期,诗歌创作更加成熟,但有着强烈的宗教和政治色彩。以哈桑·伊本·萨比特为代表的诗歌竭力赞美真主,并歌颂旨在开疆拓土和传播伊斯兰教的“征战”。征战诗中,有不少思乡之作,颇有点类似我国唐代的边塞诗。

  阿拔斯王朝时期是阿拉伯文学的创新和辉煌时期,尤其是麦蒙哈里发时期,被誉为阿拉伯文学的黄金时代。阿拔斯王朝涌现出大量脍炙人口的文学名篇,诗人、散文家、小说家无以计数。最有名的如散文大师伊本·穆格法的《小礼集和大礼集》及《卡里来和笛木乃》,他在作品中托物言志,提出一系列改革社会的想法。人们所熟知的《一千零一夜》也产生在这一时期。

  土耳其统治时期,阿拉伯文学开始衰微,除了埃及和叙利亚外,奥斯曼帝国阿拉伯区域的大片疆土万马齐喑,文坛凋敝。

  以纪伯伦为代表的现代作家创作令人刮目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随着土耳其帝国的瓦解,许多阿拉伯国家诞生了。这些国家反帝反殖斗争风起云涌,与西方的接触也与日俱增,维新求变的思想一度盛行。文学家们在继承阿拉伯古典文学传统的基础上,结合本国现实进行创作,思想和艺术都比前辈要成熟。

  真正意义上的第一部阿拉伯长篇小说是埃及作家侯赛因·海凯勒的《宰奈卜》(1914)。作品描写了一对青年男女由于社会地位差异无法成眷属的悲剧故事,感人至深。其后,大小台木尔上场,穆罕默德·台木尔和麦哈穆德·台木尔是兄弟俩,专门从事短篇小说和戏剧创作。前者发表了小说集《目睹集》,后者涉猎的范围更广,被认为是“埃及短篇小说之父”。长篇小说《日子》三部曲(1929,1939,1962),是埃及盲人文学家塔哈·侯赛因的泣血之作,被认为是“全体阿拉伯世界最伟大的作品”。作者以自身经历为蓝本,描写了20世纪初,他从埃及乡村到首都最高宗教学府、最后去法国留学的生活经历,揭示了贯穿其间的新旧思想的矛盾冲突。它被认为是阿拉伯新文学的重要里程碑。就长篇而言,陶菲格的长篇小说《乡村检察官手记》、易卜拉欣的《作家易卜拉欣》和阿卡德的《萨拉》等,都是扎根于现实主义的厚重作品。他们构成了“埃及现代派”。

  与“埃及现代派”并驾齐驱、相映生辉的,是产生在南美洲阿拉伯侨民间的“旅美派”。艾敏·雷哈尼、纪伯伦和米哈依勒·努埃曼是旅居美洲的黎巴嫩“三剑客”作家,他们撑起了“旅美派”的天地。这一派别的主要特点是,抒怀对祖国和故乡的思念,表达个性追求,文笔优美而西化等。

  马哈福兹领衔当代阿拉伯文学

  当代阿拉伯文学异军突起,大量优秀作品不断涌现。就创作水准而言,埃及、苏丹、巴勒斯坦等国的作家堪与其世界同行相提并论。最享有国际声望的,莫过于埃及作家纳吉布·马哈福兹。他以长篇小说《两宫间》、《思慕宫》、《怡心园》“开罗三部曲”成为当代埃及文坛的领军人物。马哈福兹的创作基于现实,题材广泛,讲究小说技法,因此获得198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论认为,这标志着“阿拉伯文学得到了世界的承认”。

  在埃及,与马哈福兹齐名的作家太多了。阿卜杜·拉赫曼·舍尔加维以写农村题材见长,著有长篇小说《土地》和《农民》等。当过《今日消息》和《金字塔》主编的伊哈桑·阿卜杜·古杜斯共出版了60多部作品,他的小说长于刻画女性,通过大起大落的主人公命运来揭示政治、社会和道德等问题。

  叙利亚、伊拉克、巴勒斯坦及北非诸国的文学也各显神通。叙利亚现在最有名的作家是哈纳·米奈,他被马哈福兹认为“最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阿拉伯小说家”。哈纳的长篇名著《蓝灯》(1954),描写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叙利亚人民的生活,以及他们反抗法国殖民主义者占领的斗争。

  伊拉克也不乏一流的作家,阿尤布的长篇《手、土地和水》反映伊拉克农村的生活,马立克·努里的《人性的使者》和《土地之歌》、哈格·法迪勒的《彷徨的人们》和《魔鬼》等,有的由于描写政治生活还遭受迫害。顺道一说的是,伊拉克前总统萨达姆创作的小说,被多数阿拉伯评论家认为是“不入流之作”,“根本算不上是文学”。

  巴勒斯坦现在活跃的大作家、诗人达尔维希常受到巴领导人的接见。他的长诗《巴勒斯坦情人》等,抒发了对祖国的热爱,表达了作者与祖国同命运的感情。里达·霍霍是阿尔及利亚小说的先驱,长篇小说《麦加少女》反映了阿尔及利亚妇女渴望自由解放的强烈要求。狄布用法文写的《阿尔及利亚》三部曲(《大房子》、《火灾》和《织布机》),通过对城市贫民、乡村农民和产业工人贫苦生活的描写,全景式展示了阿尔及利亚半个世纪的历史。摩洛哥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家是穆罕默德·阿齐兹·拉巴比,他著有诗集《希望的歌》和《苦难与光明》等,诗人为获得独立的祖国发出赞美和欢呼。

  《环球时报》 (2005年10月17日 第二十二版)

  纪伯伦(左)和马哈福兹是世界闻名的阿拉伯文学家。

  作者:本报驻埃及特派记者黄培昭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