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山东胶州张应镇孤残儿童基地用心编织爱的家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9日09:41 人民网

  在胶州的西南之翼有这么一个既普通又很有点名气的地方:清澈的蓝天,一尘不染,让人寻不到一点杂念;漂浮的白云,变幻万千,流动着一种只可意会的美……这就是山东省胶州市张应镇东张应村。

  然而,东张应村的出名却并非仅限于它的自然旖旎的风光,更能吸引外界目光、也是最令张应人引人为豪的是,136名孤残儿童相继被寄养当地村民的家中之后,与村民们朝夕

相处,得到了细心呵护,获得了健康成长,发生了很多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真情故事。如今,他们之间感情深厚,早已融为一体。

  养护教育基地映像

  东张应村孤残儿童养护教育基地是全国第二家、山东省首家孤残儿童养护教育基地,自2002年1月落成以来,先后有三批共136名孤残儿童被青岛市儿童福利院选定寄养在105户家庭中。这些孤残儿童中,最大的16岁,最小的只有1岁,其中80%为残疾儿童。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三年过去了,这些孤残儿童在这些“新家”中的生活怎样?一个薄雾笼罩的清晨,我们驱车赶到这里,对此进行了采访。

  东张应村位于张应镇中部,是张应镇政府所在地。该村共有504户人家、1501人。作为张应镇的地理中心、政治中心,东张应村兼有集镇的繁华和乡村的宁静。这里民风淳朴,交通便利,人民安居乐业。该村街道整洁,环境优美,设施齐全,商贸服务业相对发达,张应镇中心幼儿园、中心小学、中心中学、中心医院及影剧院均坐落于此。

  汽车在公路上奔驰,透过车窗,隐约可见路边的树叶已褪去绿衣,周围几只觅食的鸡鸭正在调皮地嬉戏,不远处的田间,农人正弯着腰有条理地忙碌着,让人感觉到一种扑面而来的安详与静谧。走进孤残儿童养育基地,映入眼帘的是花花绿绿、一应俱全的儿童娱乐设施,几个稚气未脱的孩子正在大人的陪护下玩耍。娱乐设施的后面是一排新盖的房屋,其中一间挂着卫生室字牌的房子格外引人注目,里面摆放着各种医疗器械。工作人员介绍说,青岛为基地配备了专门的护士医生,孩子们可以很方便地就近就医。

  一个孤残儿童寄养家庭

  在张应镇宣传委员孙秀芳的陪同下,顺着乡村笔直的柏油路,我们来到了东张应村。由于正值农忙时节,记者以为村民大都会下地忙活。然而,跟想象中不同的是,全村并非家家“铁将军”把门,有不少村民都在家。

  在一排红专瓦房前,我们停住脚步。从外观上看,这是一个生活条件还不错的家庭。新盖的门楼安着比较气派的红色大铁门,四间红砖大瓦房都是大门窗。院子里铺着方砖,大瓦房的东南角是三间配房,西南角是两间厨房,看起来整洁明亮,错落有致。见有人在门前观望,一位正在院中洗衣的中年妇女微笑着走了出来。随行的孤残儿童基地负责人说,“这是董学的妈妈”。

  简短寒暄后,记者向她说明来意。她告诉记者,董学患有先天性脊椎肿瘤,手术后造成大小便失禁,无法治愈,领养董学他们没少下了工夫,吃了苦头。去年董学要入学了,由于父母不能跟着到学校换尿布,他们就教他自己换。“这孩子也很乖顺,没多长时间就学会了。”就这样,9岁的董学入学了,课间休息的时候,他就自己到厕所换上新的尿布,换下的尿布则装进塑料袋,封好塞进书包。

  正说着,邻居颜建华领着寄养在她家的9岁男孩王同力来玩。颜建华说,跟董学一样,小同力也患有残疾,他大脑严重发育不良,且双目失明。两年前刚来时坐都坐不住,在福利院已卧床7年。如今他已会走,能独自玩耍。

  更多感人的寄养故事

  “妈妈,我饿了”———听到孤残儿童赵桐第一次用语言表达他的愿望,“妈妈”陈兰梅先是愣了一下,然后激动地一把抱起了孩子,欣喜的泪水夺眶而出。赵桐是先天语言障碍的孤残儿童,去年被寄养到东张应村陈兰梅家中后,“妈妈”陈兰梅天天用录音机、图片和拼图板,一字一句地教他说话,并经常带他到幼儿园感受小朋友的童真乐趣,寄养两个月后,赵桐逐渐能够比较准确地发音,并终于在一个清晨清晰地叫了一声:“妈妈”。

  爱的温暖会汇成希望的河!如赵桐一样,随着越来越多热心家庭的涌现,更多温暖的怀抱向这些孤残儿童张开,让他们重新有了“家”,享受着父母亲情,体会着兄弟姐妹手足之情。

  初来时,小黄英不会自己吃饭,大小便失禁,不会走路。领养她的新爸爸新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虽然我们有心理准备,但当初真有点担心养不活她,当时我跟丈夫连着好几宿都没睡觉,愁得我把眼睛都哭肿了。但后来一想,孩子已领养过来了,我就不能放弃。就这样,我们慢慢挺过来了。”小黄英的妈妈感慨良多地说。

  她还告诉我们,通过与小黄英的长时间接触,逐渐摸清了孩子的脾气。为了教她学走路,学吃饭,陈爸爸为小黄英制做了一套特殊的辅助工具。一个简单的动作往往要重复几十遍甚至上百遍。现在,黄英不仅学会了吃饭、走路、上厕所,而且比原来胖了十多斤。

  2002年2月1日,青岛市儿童福利院将两个残疾女童寄养到了东张应村村民陈兰华的家中。一个叫刘圆圆,7岁,患有脑瘫,不会行走,智力低下,大小便总是解到炕上和裤子里。另一个叫周春燕,年仅1岁半,也患有严重脑瘫。当时,陈兰华和妻子许爱秀直担心孩子养不活。

  在陈兰华家里,我们看到了刘圆圆、周春燕姐妹俩。圆圆已经10岁,个头长得较高,虽右肢仍活动不便,也不会说话,但行走自如,能自己吃饭,能听懂别人说话,大小便前也会示意。谈到孩子进步的原因,陈兰华说:“黑夜白天地给孩子锻炼。”陈兰华直夸圆圆模仿力强,让圆圆上炕。圆圆即翻身上炕又下炕,如此反复几次。陈兰华抓了把花生米放在炕头,让圆圆一粒一粒抓着吃。陈兰华解释:这样能锻炼手指。

  在采访中,我们还听村民说,虽然没有事先约定,但每月大家都会在一起探讨如何与孩子们沟通的问题,比比谁家的孩子身体恢复的好。这种超越亲情的关爱,使失去双亲的孩子们又有了一个至亲至爱的家。

  社会各界情牵孤残儿童

  2005年5月26日,对于东张应村养护基地的孤残儿童来说,是个阳光灿烂、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一大早,东张应村就被一种非同寻常的节日气氛所包围着。

  为了提前给孩子庆祝六一儿童节,青岛市民政局、青岛市儿童福利院及胶州市副市长李军梅带着党和政府的亲切关怀,专程赶到这里,和孩子们联欢。副市长李军梅对所有关爱孤残儿童的好心人表示由衷的敬意,祝愿小朋友健康快乐。发之于心、东之以情的讲话感染了在场的每个人。之后,青岛市民政局分别向张应小学、张应镇幼儿园捐赠了1万元,青岛肯德基有限公司和青岛博威事业有限公司还带来了好吃的和好玩的礼品。

  东张应养护教育基地成立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支持。在青岛市民政局领导和胶州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关怀支持下,经过青岛市儿童福利院领导及保育人员的具体指导,养护基地逐步形成了制度健全、管理规范、养育科学、运转有效的机制。三年来,张应镇党委、政府也不断加大对基地的财力、物力投入,先后筹建基地活动中心、改善教育办学水平,为孤残儿童的成长提供良好的生活、教育环境。同时还协调民政、老干部、教育、医院、工会、青年、妇女等部门与寄养家庭结对帮扶,定期走访探望,并邀请专家培训寄养家长,提高了他们的保育水平。(人民网青岛10月19日电)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