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争鸣:驳林毅夫的假“穷人经济学”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19日20:55 人民网

  什么是“穷人经济学”?我想,它应该主要研究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穷人穷的现状及其表现特点;二是穷人为什么会遭穷?其原因究竟是什么?三是怎样改变穷人穷困的面貌?怎样让穷人富起来?

  这样一看,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最近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十一五”规划》发表的“我国当前贫富差距的主要矛盾不在于富人太富,而在于穷人太穷”、“穷人大多数在

农村,于是城乡差距扩大;因为城里也出现了穷人,才有了收入分配不公”的两段话就基本上就没有回答“穷人经济学”应该回答的问题,有的观点是错的,有的是在做表面文章,有的则是在掩盖矛盾,总之,林先生所说的并不是真正的“穷人经济学”。

  贫富差距的主要矛盾是什么?就是富人太富、穷人太穷,这是矛盾的统一体,谁都离不开谁,这不是我的臆想,而是有数据支持的。譬如,2002年收入最高的1%人群组获得了全社会总收入的6.1%,最高的5%人群组获得了总收入的近20%,最高的10%人群组获得了总收入的近32%;譬如,20%的人拥有80%的储蓄,说明我国现在少量的人手中握有社会上的大量财富;譬如,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认为,中国目前的基尼系数为0.45,占总人口20%的最贫困人口占收入和消费的份额只有4.7%,而占人口20%的最富裕人口占收入和消费的份额高达50%。最近,胡润版富豪榜发布表明,上榜的400位富豪共拥有6000亿元的财富,相当于中国去年GDP的6%,前10名的门槛,已由去年的45亿上升至63亿……这么多的数据证明了当今的中国的确是“富的越来越富,穷的越来越穷”,然而林先生却说成是“不在于富人太富,而在于穷人太穷”,只承认“两极”中的“一极”,这究竟是种什么样的“说法”,这又是哪家的“逻辑”?恐怕只有林毅夫这样经济学家自己才会明白。林先生为什么这样做?是不是在故意地抹煞当前社会呈现两极分化的倾向?本人不得而知,但是从结果来看,很有点这个味道。

  中国富翁的暴富速度是世界出了名了,它用了不到二十年的时间就“赶上”(甚至“超过”)了资本主义世界几百年资本原始积累的速度,应该说,富人的这种富是富得很有问题的,靠的是什么呢?靠的是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的“农村圈地运动”,靠的是“城市拆迁运动”,靠的是“国有企业改制运动”,靠的是金融领域的“空手道”,靠的是“有权人”和“有钱人”在大规模工程中的“权钱交易”……于是就很不体面、很不公正、很不公平地富起来了。中国社会的贫富差距怎么扩大的?我想,就是这么地扩大起来,怎么能说“不在于富人太富”呢?这难道不是睁着眼睛说瞎话吗?

  林毅夫先生说的“穷人大多数在农村”这句话,谁不知道呢?这是无需大经济学家点拨的“大白话”,关键是“穷人大多数在农村”这个“历史问题”怎么改变不了?其实,这里面也没有多大的学问,多看一看调查报告就能得出来的。譬如,从上世纪开始越演越烈的“农村圈地运动”,一下子使众多人变成“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想一想,这样一来,农村中的穷人就能富得起来吗?只能是越来越穷。譬如,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农民要脱贫、要“跳农门”,其最最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受教育、上大学。然而如今的受教育、上大学却成了农民“返贫”、“致贫”的一个原因,什么原因?教育乱收费、大学学费疯涨,等等,等等。这些,才是“穷人大多数在农村”得不到有效改变的真正原因呢,作为经济学家的林毅夫怎么就回避了这一点呢?

  穷人的穷就是因为穷人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受损得太厉害,而且相当一部分是被富人侵占了。就以城市中的“穷人”来说,为什么“城里也出现了穷人”?其实这个问题是不难回答的,众多的“4050代工人”原本是不穷的,然而一个“改制”就让几千万工人下岗了、失业了,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工作,影响到他本人、他的家庭、他的子女,怎么能不穷?然而恰恰就在这种“改制”中一些“有权人”、“有钱人”却不该富地富了起来。所以,不是“因为城里也出现了穷人,才有了收入分配不公”,而实在是因为现实中的“分配不公”,才使“城里也出现了穷人”,在这个最简单的常识性的问题上,林毅夫先生却将“原因”与“结果”颠倒了过来,这么大的经济学家实在不应该啊!

  怎样让穷人脱贫?林毅夫先生提出,国家必须让他们收入增加的速度快于富人,而“穷人所能获取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劳动力”,这就需要重点发展劳动力比较密集的产业,同时带来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这个观点当然是不错的,不过,这也是经济学中的最为一般的常识,让“农民”、“穷人”在“发展劳动力比较密集的产业”多就业的道理,又有谁不懂的呢?然而如果其它“配套政策”不配上去的话,如果还像沿海发达地区“20年工资不变”的话,如果还是像矿难死伤的绝大多数是农民工的话,如果还是像大多数农民工仍在从事重污染企业、高危害作业的话,那么,我可以肯定地说,“发展劳动力比较密集的产业”也解决不了“农民工”和“穷人”的摆脱穷困的问题,仍然改变不了“富的越来越富、穷的越来越穷”的根本问题。

  “穷人经济学”应该是贴近穷人的、穷人能懂的、能通国情的经济学,而不是羞羞答答的、回避主要问题的、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假“穷人经济学”。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