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综合 > 正文

见义勇为要不要重奖(争鸣)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10月20日02:00 人民网-华东新闻

  正方

  别让英雄泪满襟

  从现实情况看,见义勇为者多为男性,他们往往是家庭的经济支柱,如果因见义勇为而影响了家庭生活,也是社会的不幸。因此,在目前社会救助机制还不健全、人情冷漠的

情况下,纯精神上的奖励并不现实。见义勇为的美德与回报并不矛盾,生命都敢付出的英雄最值得重奖。

  福建莆田市公安边防支队刘国志孙卫锋

  符合社会多元化要求

  从经济学上分析,对见义勇为者的重奖符合经济学上的交换理论。他们既然为社会作出了贡献,就理应得到回报,重奖见义勇为者,有激励他人的作用。在市场经济时代,对高尚行为的经济奖励必不可少。因此,由过去的单纯精神奖励发展到经济上重奖,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和多元化的要求,是社会的进步。

  山东阳信县委张圣迪

  体现道德新观念

  从表面看,见义勇为是个人行为,但却有公共影响。将见义勇为界定为公共行为,由社会承担成本,是一种新的公共道德观。重奖见义勇为者,无损于道德建设,不仅使不同的社会事件受害者的利益得到保证,而且提高了公共安全水平,也更加人性化。新的社会环境中,应该重新思考和定位见义勇为,重奖也是大力弘扬社会公德的举措。安徽芜湖市公安局张红

  是一种劳动补偿

  公民在见义勇为过程中确实付出了一定的时间、体力和精力等,有的甚至因此受伤、致残、牺牲,政府根据义举的成本和社会影响的大小,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合情合理。这如同工人做工、农民种地、科研人员搞发明创造、机关干部履行日常公务,必须得到相应的报酬一样,符合按劳分配的原则,必将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

  江苏建湖县审计局游本根许学明

  重奖不是庸俗化

  见义勇为应该受到重奖,奖励不会使见义勇为庸俗化,正如诺贝尔奖的高额奖金不会使科学探索精神庸俗化,奥运金牌不会使“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庸俗化一样。真正使见义勇为庸俗化的是个别人的阴暗心理:自己不愿去做,却认为别人去做就是为了钱,为了名。

  浙江兰溪市游埠初中徐冰

  反方

  可能引发“见义莽为”

  在不低于20万元奖金的诱惑下,可能会使个别人将见义勇为当作一条发财捷径,每天寻找“见义勇为”的机会。一旦机会出现,就用一种冒险的方式来换取奖金。如果这种情况越来越多,该如何面对?这也不利于从根本上保障人民生命安全,还是应该在强化安全教育上下功夫,让所有人掌握如何避免无谓伤害方法。

  深圳市公安局王锦南

  易产生认识偏差

  重奖见义勇为者容易产生误导,默认见义勇为是可以用金钱来衡量的。这样一来,不仅降低了见义勇为的含金量,而且容易对见义勇为产生认识偏差。要真正营造见义勇为的社会环境,以人为本的保障制度建设及加强素质教育才是关键,用不着总拿钱说事。

  福建泉州晋江机场郭起豪

  英雄形象打折扣

  扶正驱邪、救危助难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见义勇为英雄固然应受到全社会的尊重和崇敬,但若以重金对他们进行奖励,势必使英雄形象打折扣。同时,实施重金奖励制度,强化了拜金主义,不利于在全社会倡导舍己为人、甘当无名英雄的奉献精神。至于受伤英雄的生活保障,应该通过完善医疗保障制度解决。

  江西都昌县公安局江康侥

  第三方

  完善法规最重要

  要从根本上改变冷漠,不能靠重奖,也不能靠道德教育,更不能局限于对“看客”的埋怨责备,而应该从更深的层次上反思。奖励见义勇为者有必要,但最根本的还是要健全个人保障的法律法规,从中找到对策。法律法规健全了,见义勇为者的后顾之忧自然就少了,“看客”也会减少。

  南京市明故宫路6号欧阳兆标

  建立“善举档案”

  国家应加强全民的道德教育,让人们切实认识到见义勇为的重要,还可以建立“善举档案”,纪录专项分值,对不同人员分别进行奖励。如果是国家工作人员,还可纳入岗位考评范围;倘若是普通百姓,则可以在医疗、社会福利等方面予以适当奖励。不宜赤裸裸地以金钱量化见义勇为,简单的重奖方法必将导致见义勇为阵营的孤单。江苏《建湖快报》编辑部程干峰

  公共保障体系是根本

  在对公民见义勇为行为进行适当奖励的前提下,对牺牲或致残而丧失劳动能力的,应当建立专门的社会公共保障体系,对其家庭的基本生活补助、子女的培养和父母的赡养等方面给予保障。这样,不仅从制度上解决了见义勇为者的后顾之忧,而且也可以大大激发人们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保证见义勇为的实效。

  武警上海总队九支队刘贤平

  《华东新闻》(2005年10月20日第三版)


爱问(iAsk.com)

收藏此页】【 】【下载点点通】【打印】【关闭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